服贸会释放利好,但电影行业接得住吗?


作者 / 小保


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今天闭幕啦。


作为全球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的服务贸易平台,本届服贸会因其站立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个重要节点上而备受瞩目,展会期间更是重磅发布了将会成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的信息。而情报君约莫估计了一下,本届服贸会中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内容(文娱、文体、文旅)占比约为五分之二以上,光在首钢遗址公园分场就占据了大大小小共七个展馆。夸张来说,实在是令人逛到“走断腿”。


服贸会释放利好,但电影行业接得住吗?


无疑,从本次服贸会就可直观看出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其中,影视产业又占据了相当高的比重和任务。正如不久前中宣部所言,“未来十五年将是影视文化飞速发展的黄金期。”


不过,大型展会年年有,今年的服贸会又有什么不同?而在电影市场颇为不达预期的今年,服贸会又将起着怎样的提振作用?


其一,北交所成立,中小影企及其配套关联服务商或将迎来投融资春天;


其二,强调数字科技和数字贸易,进一步大力推动影视制作工业化和产业化;


其三,展现文化产业、影视行业的整合体特性,让普通民众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明晰。


然而,面对这些信心注入和利好信号,当前我国影视行业中的经营体和从业者,又都准备好“撸起袖子加油干”了吗?



服贸会释放利好,但电影行业接得住吗?

技术和应用,到底谁走在前列?


NFT剧本交易、5G高清电影、4K/8K分辨率技术、裸眼3D、AI电影修复……从本届服贸会中所展示的影视服务项目来看,几乎没有一项不与数字科技相关。


比方说,中国电影博物馆就带来了包括现场裸眼3D技术体验、LED大屏拍摄体验和AI数字修复技术体验,以展示数字技术在电影领域的最新应用场景。


具体而言,光一个AI数字修复技术,就让我们看到了除老电影修复之外的其他应用场景——电影、戏曲、音乐……相关展商向情报君分享,如今企事业单位对数字资料修复的需求是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了。


服贸会释放利好,但电影行业接得住吗?


不过,尽管与电影语言相关的技术革新近年来一直备受扶持和推广,距离其能真正得到广泛应用始终还存在着较大瓶颈。


比如,为探索超高清、高帧率视听所能带来的全新体验,李安接连用4K 120FPS HDR技术拍摄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然而,在面对这种观影体验的时候,不少观众却提出了“电影感丧失”的批评。


又比如,如今的电影修复技术不仅迭代到AI智能修复的水准,而且还在不断优化;但据情报君在服贸会现场了解,这项技术的供需两侧却颇为局限。当前,国内对电影修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政府、高校、博物馆等企事业单位,供应商也主要通过招投标来获取项目;然而,修复完成后的成果却还未能广泛推向市场,更不能像欧美那样通过教育发行来回收一定量的成本。


因此,在能应用到电影行业的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的现在,相关的应用却似乎未能尽数推广和实践,不禁让人产生疑惑:技术和应用,到底谁走在前列?


像这样的疑惑进一步体现在了当下火热的NFT(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技术应用中。再往大了说,如今国内的大文娱行业也正吹着一股充满未来感的“科技新风”,诸如“NFT、元宇宙、无限流”等应用概念产品或场景层出不穷。


比如,在服贸会现场,情报君就看到了“版权链与剧本交易”和“剧本NFT”这样的案例示范。


据供应商介绍,如今的技术应用已做到可以向影视机构、从业者和投资者推出基于版权链的影视剧本“出版发行与版权交易”模式,以通过分享版权交易收益来反哺影视剧本创作。而像“剧本NFT”这样颇具理想色彩的应用,更是点明了要“让编剧成为自己作品的主人,享有财产权”和“让影视公司更便捷地找到好的项目”。


但是,最新《著作权法》才刚落地不久,对编剧重要性的提及仍未达到与导演同等程度,即使NFT能为编剧提供新的展示和收入渠道,我国大多数影视制作公司又是否能拥抱变化、与时俱进呢?


服贸会释放利好,但电影行业接得住吗?


由此可见,要想电影技术革新能适配行业实际应用,除了产品推广以外,用户和受众的观念转变更需时日。



服贸会释放利好,但电影行业接得住吗?

产业化和工业化,说来容易做来难


那么,暂且放下新新科技,国内谈论多年的电影产业化和工业化又有什么新的进展呢?


首先,得益于今年是主旋律题材大年的红利,我们在服贸会上看到了不少与主旋律题材相关的产品展示,围绕主旋律题材影视IP的产业链正在加速形成。


比方说,从形象创作、品牌授权、异业合作等形式出发,大热电视剧《觉醒年代》就在IP塑造和变现上玩起了多种花样:文具、背包、巧克力,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据悉,像这样为红色题材影视剧系统开发文创产品的尝试在国内还是头一回,无论是站在IP主控方央视、歌华集团、北广传媒的角度,还是站在各家文创开发商的角度来看,都为国内影视IP的衍生品开发提供了新的实践经验。


又比方说,电影领域中的《1921》《革命者》《长津湖》等作品也成为了服贸会上的大体量展示项目,与其配套或关联的文旅路线也已列入开发日程。


服贸会释放利好,但电影行业接得住吗?


其次,与几乎只关注单一项目的电影节展不同,我们还能从服贸会上看到其他与“电影”相关的旁支产业。虽然它们不经常被影迷或创作者关注,但也是电影行业产业化和工业化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环节。


具体而言,食品服务板块中有与电影院卖品相关的内容,金融服务板块中有与影视投资相关的借贷指南,供应链服务板块中则有与影视出口相关的保障(比如国际投资贸易争端仲裁)。


其中,最令情报君印象深刻的是爆米花供应商所带来的产品和技术展示,从口味研发到包装设计都让人刷新了对“爆米花研发产业”的认识。同时,情报君也了解到了这一颗颗爆米花的背后竟然也承担着出口任务。


服贸会释放利好,但电影行业接得住吗?


不过,以上的产品或服务展示实际上都只属于电影产业链条上的一环,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和工业化发展不能光靠它们零散地在自己的垂直领域上突破创新,而需要更为强有力的调动和整合。



服贸会释放利好,但电影行业接得住吗?

要让法律法规等后勤配套跟上脚步


因此,有了技术、有了应用,更要有推广和落地,也更要有为其配套的后勤服务。从本次服贸会所释放的利好信息来看,中小影企或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国家也将为后疫情时代的数字版权贸易发展提供更多的规则保障。


对此,站在第一位、起到行业提心针作用的消息莫过于北交所成立了。虽说影视行业鲜有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直接关联的特征,甚至很难将影视公司划入到北交所重点扶持的对象中去,但必须要看到,影视行业进步和工业化已经和科技创新紧密相连。


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影视产品相关的数字贸易服务则成为了另一重要议题。


其一,行业要面对数字版权的界定问题。以一部电影为例,当它以数字文档的形式进行发行和传播,一共需要被拆分成多少大项小项的版权内容呢;当它被拿到海外传播的时候,同一版权内容的界定范围又该如何更新?


其二,行业要研究数字环境下的集约和垄断问题。放到电影领域,这一点或将对当前国内流媒体抢夺资源的现象产生重大影响。此前,腾讯音乐已被指名道姓地要求放弃独家版权,相关部门也说腾讯“很配合”;那么,这一把警示之火会将烧到视频内容吗?


其三,行业还要关注数字版权资产的管理和保护问题。诚如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科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版权局原副局长阎晓宏所言,在网络环境下,已有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愿意在保留署名权的情况下放弃获利权。所以他建议面对这些版权资产所引起的纠纷,应该“抓大放小”,而非“从行政处理上升到司法处理”。


服贸会释放利好,但电影行业接得住吗?

阎晓宏


关于这一点,不由得让人想起今年频繁被拿出来讨论的“影视二创问题”。在数字版权资产未能得到明确划定和管理的情况下,不少“用爱发电”的非商用UCG创作无辜“躺枪”;所以,行业确实需要更科学明确的规则引导。


而在电影行业中需要让法律法规等后勤配套跟上脚步的,当然也远不止数字贸易服务一项。从近日“影院误导消费者买3D眼镜被罚5000元”的话题新闻便可看出我国当前电影行业的服务水平还有很多亟需优化的地方。


就以购买3D眼镜这项服务为例,2019年时中国消费者协会便已发声表明这一行为是影院转嫁了自身义务,违背公平诚信,属于典型的“不平等格式条款”,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但时至今日,影院3D眼镜的使用还没能得到规范。



服贸会释放利好,但电影行业接得住吗?


所以,尽管新华社评述本届服贸会的意义在于“传递希望与信心”,但对于影视行业来说,要想接下这样的希望和信心,仍需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行业   电影   会上   利好   爆米花   题材   剧本   情报   版权   数字   内容   国内   影视   贸易   产品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