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探讨:为何《图兰朵:魔咒缘起》深陷争议?


作者 / 刘浪


奇幻爱情电影《图兰朵:魔咒缘起》上映一周,争议不断,这部电影真的有那么差吗?


从首日排片20.6%位居单日第二便可看出,市场对《图兰朵》还是抱有期待的,只是这部电影似乎还是没能逃过中国奇幻大片的宿命魔咒。


理性探讨:为何《图兰朵:魔咒缘起》深陷争议?


质疑也好,争议也罢,有声音总归说明观众是关注的。对于理性的批评,相信片方也是愿意接受的,而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也将对之后的奇幻类型电影创作有借鉴作用。


回过头来再看这部电影,虽然多少有瑕疵,但有些优点也着实被选择性忽略了,不免有点可惜。我们应当看到,影片在东西方文化元素的融合上是有用心的,独特的世界观构建、恢宏的场景呈现、激烈又不失美感的动作打斗等,都证明《图兰朵》并非评论说的那么一无是处。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市场对影片的评价两极分化?我们不妨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来分析。



理性探讨:为何《图兰朵:魔咒缘起》深陷争议?

国产奇幻类型大片的市场困境


需要认清一个现状,目前的国内市场国产奇幻类型大片依然举步维艰。


一方面是观众习惯了好莱坞的奇幻类型大片,而好莱坞奇幻大片又是相当成熟的类型电影,工业化程度高,以绚烂夺目的特效技术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效果。相比之下,国产奇幻类型由于先天不足,缺乏工业土壤,显得相形见绌。


在《哈利·波特》《爱丽丝梦游仙境》等好莱坞奇幻大片的熏陶下,国内市场对此类电影的审美门槛在不断提高,观众对奇幻大片的观影诉求,首选就是要有非同一般的视觉奇观。而国内奇幻类型大片仍属于探索阶段,之前不少影片想学好莱坞却“画虎不成反类犬”,营造出来的观影体验自然难以让观众满意。


理性探讨:为何《图兰朵:魔咒缘起》深陷争议?


另一方面,此类奇幻类型大片在国内市场还是基数太少,缺乏真正有影响力的优质内容。爆款往往能带动一个电影类型的发展,如《战狼》系列之于战争类型、《流浪地球》之于科幻类型,但国产奇幻类型电影尚未出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民爆款,自然对观众的吸引力存在不足。


加之近年来不少以“东方奇幻大片”为口号的同类电影屡屡翻车,让观众和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信任危机”,往往影片还未上映就被冠以“烂片”差评,如此“偏见”更让国产奇幻类型大片的发展雪上加霜。


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中,《图兰朵》面临的困境可谓不小,既要破除同类电影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又要用创新让观众眼前一亮,顶着双重压力。如此困境之下,影片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争议,很难受到客观地看待。



理性探讨:为何《图兰朵:魔咒缘起》深陷争议?

拍“吃力不讨好”的电影有多难?


从主观层面的内容创作来看,《图兰朵》也是难点多多,从立项开始这件事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


首先是没有很好的先例作参照。目前国内市场的国产奇幻类型大片创作一般分两种,一种是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为蓝本进行重塑,另一种是结合西方文化作中西结合的国际奇幻大片,无论是哪一种挑战都不小。相比之下,后者的难度更大,因为前者尚有本土观众基础,后者则完全需要从零开始。


《图兰朵》选择了最难的一种创作模式,这类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奇幻大片本身对故事剧情的要求很高,且此前尝试者皆未取得显著的效果,因此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这无疑有着很高的风险性。


其次是背负着原著的压力。《图兰朵》的故事起源于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同名歌剧,讲述了元朝公主图兰朵与鞑靼王子卡拉夫的爱情故事,是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中国传奇故事。原著在国际上流传甚广、影响力较大,如何将西方原著进行合理本土化、本土化后又能保持国际影响力,是电影《图兰朵》改编的最大难点之一。


理性探讨:为何《图兰朵:魔咒缘起》深陷争议?


再次是对观众的喜好判断的偏差。显然创作者知道本土化的重要性,也在创作时就考虑到了国内观众的喜好,为此在原著的基础上,影片删繁就简,将1078页的小说压缩到一个半小时的片长中,力求让观众看懂。


然而大量的删减工作也牺牲了丰富的支线剧情,连同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线也因故事篇幅收缩而稍显仓促。比如在王小平的原著中,蓝眼睛与图兰朵冒死答题的动机有很长的铺垫,电影里删去了前因,让观众误以为是一见钟情,在观众看来,便变得些许俗套,无法共情。


最后是视觉特效的“时间差”。众所周知,奇幻类型大片除了故事,最大的看点就是视觉特效,观众期待进入奇幻世界有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看得出来《图兰朵》的视觉特效上有想法,如对大气的古代宫殿、绚烂的烟花以及古法纺织工艺的匠心独运的呈现等等,都相当有设计感,如果是在几年前观众可能会为之惊喜,只不过因疫情积压的三年,观众对于视效审美的评判早已更新换代,三年前的视觉特效今日再出现时已不显得那么惊艳。



理性探讨:为何《图兰朵:魔咒缘起》深陷争议?

《图兰朵》并非毫无可取之处


客观上面临市场的严峻形势,主观上内容创作难度较高,种种因素下导致《图兰朵》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图兰朵》就真的没有可取之处吗?


需要肯定的是,创作者的初心是好的,想拍出融合东西方文化的奇幻大片,探索一条西方IP本土化改编的合理路径。这本就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但他们还是努力去尝试了,这种探索精神正是行业稀缺的。


理性探讨:为何《图兰朵:魔咒缘起》深陷争议?


影片虽然有外国演员参演,但它并不是网友所说是中外合拍片,而是一部实打实的国产片。古代丝绸、烟花等文化符号的细节处理,让影片处处都有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立意上,中国自古喜爱和平,也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以烟花绽放的古典东方美学传递的正是这种和平理念,而以纺织用作武器,也暗含着“铸剑为犁”、以柔克刚的东方哲思。这也意味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始终是电影的内核。


复古的电影质感和童话般的电影滤镜,也让这个故事充满浪漫色彩,不仅体现在男女主的爱情上,战斗、动作场面也流露出了独特的东方美感,让观众感受到东方语境下情感的美好,某种程度上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虽然故事上可能因为“时差”而变得不够出彩,但也绝称不上烂,情节上的起承转合在情理之中,整体完成度较高,至少能让观众看懂这个故事,而不是故作高深、不顾观众感受。


总体来看,《图兰朵》的市场反馈其实折射的是整个国产奇幻类型大片的现状,它们顶着压力负重前行,一味指责不能促使其进步,多给点时间和包容,或许才能让国产奇幻类型大片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图兰朵   好莱坞   吃力不讨好   本土化   原著   缘起   中国   奇幻   特效   大片   理性   观众   影片   类型   故事   电影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