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之上》代表内地角逐奥斯卡,胜算如何?

作者 / 无念


今年3月,《少年的你》代表中国香港冲击第93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的荣誉,意外进入最终的五强名单,这一结果令国人意外且兴奋。毕竟,这是中国电影继《英雄》之后,时隔18年再次入围该奖项。


就在今天,中国内地终于公布了角逐第94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的选送影片,来自张艺谋的《悬崖之上》。


《悬崖之上》代表内地角逐奥斯卡,胜算如何?


单从这个选送结果来看,其实是挺靠谱的。《悬崖之上》在艺术和商业上都做到了比较好的平衡,票房近12亿不仅是今年度国产片票房榜上的第六名,也是张艺谋导演个人票房的最好成绩。同时,影片口碑出色,虽有一定的意识形态色彩,但相比前些年的《大唐玄奘》《战狼2》等片,政治意味又不是特别浓厚。简单来说就是,选它,并不跌份。


借着这次的机会,我们也不妨再来回顾一下中国电影在奥斯卡上的辉煌时刻,顺便也看看今年《悬崖之上》的对手们都有哪些?今年的“冲奥之路,胜算几何呢?



《悬崖之上》代表内地角逐奥斯卡,胜算如何?

张艺谋第九次“冲奥”,无人能及


《悬崖之上》是张艺谋导演的作品第九次冲击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的奖项,这个成绩在中国的所有导演中遥遥领先,无人能打破。


前八次中,七次代表中国内地,分别是1988年的《红高粱》、1990年的《菊豆》、1992年的《秋菊打官司》、2002年的《英雄》、2004年的《十面埋伏》、2006年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以及2011年的《金陵十三钗》;还有一次则代表中国香港,是1991年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而当年中国内地选送的是黄健中的《过年》。


那么张艺谋的影片总共入围过几次呢?


答案是三次,分别是《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和《英雄》。这个入围成绩在国内也是最高的,和李安导演并列第一。


《悬崖之上》代表内地角逐奥斯卡,胜算如何?


在奥斯卡的历史上,总共有八部华语片入围“奥外”的最终名单,分别是张艺谋的三次,李安的《喜宴》《饮食男女》《卧虎藏龙》(入围并获奖),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和《喜宴》同一届),以及今年初曾国祥的《少年的你》。


其实,回顾中国内地选送“冲奥片”的策略,不难发现这其中经过了几个阶段。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发展,选送的影片几乎都具有比较明显的政治意味。


《悬崖之上》代表内地角逐奥斯卡,胜算如何?


1979年,改革开放的第二年,中美正式建交,中国电影人们就开始了漫漫“冲奥”的征程。


在那之后的整整20世纪内,中国内地选送的影片,大多都是彰显时代性、民族性的作品,且意识形态的色彩较为浓重。比如展现时代创伤的《芙蓉镇》,记录建国历史的《开国大典》,展现专制社会及历史洪流对个体摧残的《菊豆》《霸王别姬》,具有宏大叙事主题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等等。而且,由于政治原因,即便《菊豆》入围了最佳外语片,张艺谋本人也没有出席当年的颁奖奖典礼。


进入21世纪之后,2001年,《卧虎藏龙》横空出世,在奥斯卡上笑到最后,这无疑让内地影人刮目相看,也让当局因此转换了策略。因而,新世纪的前几年,内地“冲奥片”进入了“大片时代”。


《悬崖之上》代表内地角逐奥斯卡,胜算如何?


对西方评审们而言,《卧虎藏龙》里的那种东方武侠意蕴无疑是十分新鲜的。轻功、飞檐走壁、竹林打斗,这些更是难得一见的场面。《卧虎藏龙》的成功,不仅带动了武侠片这一类型的又一次兴起,同时也启发了内地电影人的思路。在这样的基础上,《卧虎藏龙》的背后推手江志强,协助张艺谋拍摄了《英雄》冲奥,果然得到了西方人的青睐。


不过,套路用多了也会疲倦,再独特的美学风格看久了也会腻。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天地英雄》《十面埋伏》《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等片陆续上阵,但都有没有成功入围。即便会有零星的技术性奖项获得肯定,比如《十面埋伏》入围了最佳摄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入围最佳服装设计,但再也没有影片达到过《英雄》甚至是《卧虎藏龙》的高度。


这条路走不通,内地选送标准很快又回到了21世纪以前的那种“政治正确至上”的老路子,“冲奥片”也回到了那种展现大国的时代风貌,弘扬积极正能量和价值的特点。


甚至,相比此前的选送策略,自2010年以来,如今的影片就连展现历史伤痕和时代创伤这一点,都已经较少涉及,基本上成为了某种文化输出的代名词,比如中法合拍片《夜莺》,讲述“一带一路”的《大唐玄奘》等等,这种倾向性在《战狼2》上达到了一个顶峰。


也正因如此,近几年当局选送的“冲奥片”在网上也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像是《大唐玄奘》等片,口碑甚至都没有及格。而且,近两年随着舆论的收紧,以及中美关系的变化,不少网友吐槽道,中国内地选送影片“冲奥”,无非是重在参与罢了。



《悬崖之上》代表内地角逐奥斯卡,胜算如何?

悬崖之上》有哪些对手们?


目前,已经有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确认了本届奥斯卡的“冲奥片”,我们也不妨来看一下,这次《悬崖之上》将会遇到哪些强有力的对手们。


首先,华语地区,中国香港选送的是《妈妈的神奇小子》,本片根据残奥冠军苏桦伟真实事件改编;而中国台湾则再次选送了钟孟宏的《瀑布》,本片入围了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地平线单元,这也是钟孟宏继《失魂》《阳光普照》后第三次冲击奥斯卡。


《悬崖之上》代表内地角逐奥斯卡,胜算如何?


亚洲范围内,日本选送的是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来自滨口龙介的《驾驶我的车》;韩国则选送了柳昇完导演的《摩加迪沙》。泰国则选送了前阵子具备极高热度的伪纪录恐怖片《灵媒》;印度选送的是今年鹿特丹电影节金虎奖获得者《鹅卵石》;新加坡选送的华语片《今宵多珍重》;伊朗又一次选择了法哈蒂的《一个英雄》;以及柬埔寨选送了《白色大厦》,本片由贾樟柯担任联合制片人。


《悬崖之上》代表内地角逐奥斯卡,胜算如何?


再来看看欧洲地区。可以说欧洲的各个电影强国几乎都拿出了本国在今年范围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其中有不少都出自今年的国际三大影展。


比如,法国选送的是今年的金棕榈得主《钛》;德国选送的是入围柏林主竞赛的《我是你的人》;意大利选送的威尼斯主竞赛单元的《上帝之手》,导演索伦蒂诺曾凭借《绝美之城》拿下过最佳外语片的荣誉;波兰选择的同样是今年威尼斯主竞赛的《不留痕迹》;芬兰选送的是《六号车厢》,获得今年戛纳的评审团大奖;比利时选送了《童一个世界》;俄罗斯选择了《松开拳头》;挪威选送了《世界上最糟糕的人》等等。


《悬崖之上》代表内地角逐奥斯卡,胜算如何?


拉丁美洲地区,实力同样不容小觑。比如哥伦比亚选择了由本国出品,阿彼察邦执导的《记忆》;墨西哥选择了《火之夜》,在今年平遥国际影展上获得好评;巴西选送了《私人荒漠》;阿根廷的是去年柏林主竞赛的《入侵者》;智利选择的《白上加白》则是一部2019年的作品。


另外,加拿大选择了《醉鸟》;澳大利亚选择了《石榴的怒号》。非洲地区,埃及选送了《苏阿德》,这是一部去年入围戛纳首映的影片;摩洛哥选择了今年入围戛纳主竞赛的《高昂响亮》;索马里选择了今年入围戛纳影评人周单元的《掘墓人的妻子》;阿尔及利亚则选择了《太阳城》,这是本片代表该国第二次“冲奥”,去年由于疫情,影片未能在国内公映,不符合选送标准,曾在选送后被撤回。


综合看来,截至发稿前,共有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选送了今年的“冲奥片”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去年的97部,也是近五年内参加国家和地区最少的一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后疫情时代各个国家电影产业的生态现状,包括不少国家都拿出了几年前的“存货”,这也证明疫情对于全球电影行业的影响,仍未散去。



《悬崖之上》代表内地角逐奥斯卡,胜算如何?

奥斯卡还重要吗?


奥斯卡奖还重要吗?在情报君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始终是一致的,当然重要。


《悬崖之上》代表内地角逐奥斯卡,胜算如何?


或许有人会说,奥斯卡无非就是美国人自己办的奖项,我们已经在去年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今年的《长津湖》更是朝着《战狼2》的影史记录迈进,市场体量不断壮大,票房成绩蒸蒸日上。既然已经取得了这么高的成就,为什么还需要别人的认可呢?


这么说当然没有错,我们应当有这样的文化自信,不论市场体量还是影片的口碑质量,都应当有一个电影大国该有的风度和信心。


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无论如何,奥斯卡所代表的全美乃至全球范围内最优秀的一批影片的标准,依然是我们需要去学习并努力靠近的。更何况,好莱坞影片之所以能够在全球市场拥有如此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真正做到文化输出,这其中自然有很重要的经验值得学习,这些都应该是我们放下成见,跨越国别,在电影艺术领域互相交流学习的重要动因。


诚然,考虑到东西方的审美差异,以及奥斯卡会员制评奖规则的不同,中国电影想要在该平台上笑到最后,的确并非易事。但韩国电影《寄生虫》在奥斯卡舞台上的大放异彩,取得了无与伦比的至高成就,这种喜悦乃至羡慕的背后,的确是我们的电影人需要去思考的。


《悬崖之上》代表内地角逐奥斯卡,胜算如何?


就拿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这一奖项来说,有人曾总结道,那些历史题材的、二战、犹太人、展现第三世界人民苦难,以及政治正确的影片,往往更容易获得青睐。而我们选送的这些具备比较浓厚意识形态色彩的片子,往往离奥斯卡的评委们口味相去甚远。


政治性有错吗?其实不然。韩国近两年选送的《南山的部长们》《摩加迪沙》等片,都是一定程度上具有政治色彩的影片。包括去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的五强名单中,罗马尼亚的《集体》,以及波黑的《艾达,怎么了》,也都可以看作是展现本土历史国情的影片,但同样获得了学院评委的青睐。


究其原因,在情报君看来,最重要的是,在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如何真正讲好中国故事,既能满足中国观众自己的口味,同时也能让西方人感受到其中的普世价值情感,而且在类型和艺术上取得一定的平衡。我们当然没必要刻意迎合西方观众及评审的审美,但是好电影,必然是有一定标准的。另外,歌颂功绩和展现苦难也不该成为对立面,即便是要彰显主旋律色彩,在题材选择上我们也依旧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无论如何,不管中国电影还需不需要奥斯卡,至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对于能够引起共情,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反思和时代风貌的好电影的追求,是不应该停下脚步的。上一届《少年的你》的入围,证明了令人动容的故事和情感是能够跨越种族、国别和语言的,而这种肯定对于我们来说,不也是一种莫大的振奋和鼓励吗?


《悬崖之上》代表内地角逐奥斯卡,胜算如何?


希望华语电影的下一次入围不会再等18年,也祝愿《悬崖之上》的“冲奥”之旅,一路好运。


本届奥斯卡的最终入围名单将于明年2月8日揭晓,最终的颁奖典礼为了避开明年2月的超级碗和北京冬奥会,将于明年3月27日举办。又一年颁奖季大幕拉开,谁又能笑到最后呢?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奥斯卡   悬崖   华语   卧虎藏龙   胜算   中国电影   中国   中国内地   奖项   导演   影片   内地   政治   英雄   代表   时代   国际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