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亏1.5亿元,不靠“卖房求生”的海马汽车还有救吗?

售空房产后,海马的汽车业务仍无突破。

10月14日,海马汽车披露了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1-9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约1.53亿元-1.78亿元。

对于企业亏损,海马给出的解释是,“由于三季度以来郑州基地遭遇疫情及极端暴雨灾害天气,给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了一定影响。”

而对于这套说辞,想必懂得人都懂。毕竟这已不是海马第一次亏损,在过去两年其净亏损金额就超20亿元。


又亏1.5亿元,不靠“卖房求生”的海马汽车还有救吗?


因“卖房求生”,扬名汽车行业。

提及海马汽车,如今市场上留下更多的是“遗憾”。

成立于1988年,那时候吉利汽车的创始人李书福还在卖冰箱、长城汽车掌门人魏建军还在改装厂,长安汽车也还没有正式进入到汽车领域。在乘用车相对匮乏的年代,海马汽车留下了一代人的回忆。

彼时,海马汽车还是海南汽车,因与马自达结缘,两者携手推出了323,在市场上一炮而红,与当时的别克凯越、北京现代伊兰特组成了业内的“新三样”,风头一时无两。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马自达将橄榄枝抛向了实力更强的一汽集团与长安集团,并带走了马自达3与马自达6两款畅销车型。同时失去了靠山与主要利润来源的海南马自达,正式更名海马汽车,走上了自力更生的道路,并推出了福美莱、骑士、海福星、海马王子等车型。不过,产品却始终没有摆脱马自达的影子。

因此,在2016年,取得21.6万辆的短暂辉煌后,其业绩一路下滑。数据显示:2017年,其全年销量14万辆,同比下滑35.13%,这导致了海马汽车在2017年亏损达9.94亿元;

2018年,销量再度腰斩为6.76万辆,同比下跌51.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达16.37亿元,同比扩大64.65%。这一数值几乎等于亏损掉了海马汽车2010年-2016年全部利润总额。

由于两个年度的连续亏损,海马汽车于2019年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股票简称变更为“*ST海马”。


又亏1.5亿元,不靠“卖房求生”的海马汽车还有救吗?


自此,一场“卖房求生”之路,在汽车江湖传开。

2019年,得益于变卖401套房产和部分房地产物业、剥离汽车研发业务,海马汽车当年净利润转正,得以“保壳”。2020年,其再度出售145套房产使得海马汽车成功在同年6月顺利“摘星”,从“*ST海马”变为“ST海马”。

除了变卖资产,海马汽车还甘愿充当代工角色。

2017年,小鹏汽车在没有生产资质的情况下与当时业绩下滑的海马汽车牵手合作,由海马汽车代工生产其首款量产车——小鹏G3;2018年,海马汽车帮助小鹏汽车成为从产品上市到第10000辆下线最快的造车新势力企业。据了解,代工车型采用净额法核算,这也给海马汽车的营业收入带来了正面影响。

此外,为了“回血”,海马汽车还选择了出售股权。公开信息显示,今年2月份海马汽车以3.29亿元的价格,向中国铁路投资出售了其持有的海南银行7%的股权。

而一系列操作之下,今年5月,海马汽车成功摘帽,股票简称也正式由“ST海马”变更为“海马汽车”,股票交易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为10%。


又亏1.5亿元,不靠“卖房求生”的海马汽车还有救吗?


几乎倾其所有,海马汽车将自己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但一纸休书,却快速打破了短暂的“喘息”。今年7月,小鹏汽车明确表示,其与海马汽车的代工合作关系年底“到期不续”。与此同时,海马汽车也在互动平台对投资者表示,公司目前与小鹏汽车为合作生产关系,根据协议约定,合作将于今年年底到期。

实际上,从小鹏自建工厂开始,双方的“分手”就只是时间问题。今年7月9日发布的小鹏G3改款车型,尾部已由“海马”标识变更为“小鹏”。这也意味着新车已经在肇庆工厂顺利投产,而非郑州海马工厂生产。

然而,看似一场简单的合同到期,却成为了海马汽车的又一场生死考验。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2021年上半年,海马汽车累计售车1.65万辆,其中1.12万辆来自代工小鹏汽车,占比高达67.95%。如果剔除小鹏汽车的影响,海马汽车月销量不足900辆。可见,为小鹏汽车代工这些年,海马汽车自身产品却寥寥无几。

扉旅汽车查询官网显示:海马目前在售主力车型分别是海马8S、海马7X以及海马6P,两款SUV车型一款七座MPV车型,另外海马新能源汽车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但尴尬的是,这里面没有一款车的销量拿得出手。数据显示,2020年,海马8S销量为3885辆,海马7X全年仅售出1153辆。和同时代的车企相比,海马汽车已经“掉队”。

然而,好容易熬到今时今日的海马汽车,显然是不会轻言放弃的。


又亏1.5亿元,不靠“卖房求生”的海马汽车还有救吗?


另一则分手事件,让海马看到了“转机”。

7月20日晚间,海马汽车连发两则公告,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拟将持有的公司控股子公司一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49%的股权、海南一汽海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50%股权无偿划转给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

这意味着,与海马合作了17年之久的一汽集团,终于决定抽身而退了。

“除了生产资质,什么都没得到”,这么多年,海马汽车内部人士对于一汽是颇有怨言的。海马汽车董事长景柱也曾坦言,一汽海马股东和董事会很少正常召开过,对产品、投资、研发等战略决策慢、效率低、效果非常差。在他看来,最致命的是体制制约。

如今,海马“单飞”了,也开启了转型之路。


又亏1.5亿元,不靠“卖房求生”的海马汽车还有救吗?


与其他车企布局的纯电、混动不同,海马汽车采用“优先智能汽车、合作电动汽车、死磕插混汽车、深耕氢能汽车”的战略。

“这可能是其翻盘的契机,但也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从目前反馈来看,并不乐观。其中,“死磕插混汽车”:今年3月份,海马汽车插电混动SUV海马6P上市,查询销量该车仅在上市当月卖出了27辆。

至于“深耕氢能汽车”,更是遥遥无期。今年年初,海马7X氢燃料电池试制车在海南亮相,海马汽车表示该车满氢下续航里程能到达800公里,之后将以海南为试点推广海马7X氢燃料电池车。然而到了6月份,海马汽车在投资者活动平台上却改了口径,“公司氢燃料电池汽车正在研发中”。


又亏1.5亿元,不靠“卖房求生”的海马汽车还有救吗?


“从卖房到代工,再到死磕氢能。”

一直处于自救的海马汽车,却始终忘记车企的生存根本在于“产品”,自身销量的翻红,才是自救成功的秘诀。

今年8月,海马汽车成立出行公司,经营范围包含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道路旅客运输经营等。而这一举动,依旧是“无效”自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汽车   长安   海南   郑州   代工   销量   股权   燃料电池   车型   业绩   工厂   正式   股票   数据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