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转卖、人事调任,北京现代“僵局”难解

全面沦陷。

10月18日,本是北京现代顺义基地第一工厂十九周年厂庆,但就在两天前,这座合资工厂却迎来了新的主人"理想汽车"。

而这似乎只是一个开端,据传闻称,现代汽车还将准备出售北京第二工厂,并与包括小米在内的国内多家电动汽车制造企业接洽。

虽然北京现代“澄清”表示并无相关计划,但如今的他早已没了“挽留”的底气。

另一则消息,也诉说着北京现代的“无能为力”。

10月23日,有媒体报道称,北京现代副总经理樊京涛正式出任北汽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此前,业内就曾传出,樊京涛将调往极狐,升任常务副总经理一职,目前内部已经发布调令文件。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调任并不意外,早前北汽集团已经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整,将资源向极狐集中。樊京涛身上的市场营销经验,以及终端渠道管理能力,也是极狐所急需的。”

从工厂到人事,北京现代似乎正在被抛弃。


没有拐点的抛物线


“北京现代第一个1000万(销量)我们用了16年,我预计第二个1000万不会超过8年。”


工厂转卖、人事调任,北京现代“僵局”难解


曾经的期许,如今变成了难以企及的奢望。在北京现代的走势图上,赫然勾勒着一个大大的向下抛物线。

扉旅汽车梳理时间线显示:2013-2016年,依靠高性价比的标签北京现代迅速占领市场,年销量连续突破百万辆,新增产能也随着销量节节高而快速攀升。

但此后三年,北京现代销量开始雪崩。2017-2020年,北京现代销量分别为82万辆、74.6万辆、70.3万辆和50.2万辆,同比降幅为28.07%、9.02%、5.76%和28.60%,堪称滑铁卢。

如今,在所有车企的销量排名榜单中,这个曾经创造过百万级销量的韩系合资车企,也早已跌出车企销量前15名。排在北京现代前面的,不但有几大主流合资车企,还有近几年迅猛发展的多家自主品牌。


工厂转卖、人事调任,北京现代“僵局”难解


在合资下压、自主上攻中,北京现代渐渐失掉了“速度”,但让其站在悬崖边的,或许离不开他身上的两大标签:第一,“多代车型同堂销售”,北京现代是玩的最早,也玩的最多的车企之一。以伊兰特为例,很长一段时间里,悦动、朗动、领动都是同时销售的。老旧车型修修补补后继续发挥余热,在其他选手全力以赴之下,显然缺乏诚意。

其二,在“降价-促销-卖不动-再降价-再促销”的路子上徘徊,始终无法走出“以价换量”的怪圈。

在经历2017年销量"腰斩"之后,北京现代采取了"以价换量"的方式稳定市场。比如全新索纳塔、新ix25降价1.5万元,全新瑞纳4.99万-7.39万元的售价一度被称为"没有底线的合资车"。正所谓费力不讨好,大幅降价并没有在销量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反而使得北京现代烙下了个"低端合资"的标签,进一步降低了它的品牌格调和保值率。


工厂转卖、人事调任,北京现代“僵局”难解


连年销量下滑,也让北京现代的产能闲置率飙涨。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现代的库存深度时常进入车企前三位,甚至网传,“目前北京现代沧州工厂中的滞销车型库存堆积如山,部分车型就是原价7折放出也无人问津”。

卖不动的产品,让北京现代不得不“断臂求生”,将线下4S店以及工厂“转让他人”。

不久前,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家北京现代经销商将展厅的大部分转租给了特斯拉。该经销商自己则搬到了该店此前的售后区域继续运营。据悉,该店的售后区域要小得多,只能勉强摆放3辆展车……

而更为讽刺的是,如今,北京现代第一工厂已被理想汽车接手,而第二工厂也被爆出转让的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现代汽车正与中国的几家电动汽车制造企业就出售工厂进行协商,其中包括小米。一边是发展了几年的新势力造车品牌,一边是曾经年销百万辆的合资品牌,这样被吞食的结局,着实令人唏嘘。

曾经有多辉煌,现如今的北京现代就有多落寞。依靠性价比迅速走上巅峰的北京现代,最终被自己曾经的“疯狂”反噬。


无效的拯救


为挽救连续下跌的局面,近年来北京现代高层调整频繁。

今年3月,履职仅一年的现代中国副总裁向东平卸任,北京现代再度“换帅”。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在过去的19年里,北京现代更换了八任掌门人,除了“开宗立派”的首任总经理卢载万掌舵北现长达10年外,其余七位任期最长的只有一年零四个月。

“临阵换将本就是兵家大忌,不仅会致使品牌缺乏稳定的战略和前行方向,也会加剧品牌内耗风险。”总经理频繁更换,与总经理搭档的副总经理近年来也是频频换人。近日,北京现代副总经理樊京涛的“调任”,对北京现代而言,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工厂转卖、人事调任,北京现代“僵局”难解


一边是寄托人事未果,一边是产品投放扑街。

自去年以来,北京现代先后推出了第十代索纳塔、途胜L、新一代名图等新产品,但均未挽救北京现代持续下滑的局势,甚至惨遭刚上市就扑街的境遇。

销量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索纳塔市场销量为400辆,全年累计销量为4948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86.12%;而菲斯塔市场销量更惨,9月销量仅为个位数,3辆,全年累计销量为6775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场销量下滑99.90%。

“尽管轰炸式接连投放新品,但尚无爆款车型,很难拉动整体销量。”有业内人士指出,低端车型新款伊兰特上市后成为走量主力,但售价较低,很难为厂家和经销商带来可观利润,而中高端车型第十代索纳塔滞销,也很难带领北京现代重回百万辆阵营。


工厂转卖、人事调任,北京现代“僵局”难解


除了没有产品优势,品控也是一大拦路虎。

2019年,菲斯塔在中保研“一撞成名”,在25%偏置碰撞中,菲斯塔A柱弯折,车头溃缩严重,仅获得“P”评价,这不仅给了菲斯塔销量上的致命一击,也再度让消费者置疑北现的品控。

但这似乎并未给北京现代敲响警钟,今年,第十代索纳塔再度“折戟”。

自国内上市以来,索纳塔核心宣传点就是i-GMP平台对车身的强度比上一代增加了10%以上。北京现代信誓旦旦地告诉外界,索纳塔的安全性能更高了。

然而,在被网友们戏称为“五星批发部”的C-NCAP测试中,却惨遭打脸。根据测试显示,在侧面碰撞及正面40%偏置碰撞中,车体钢材强度并不尽如人意,后门侵入量过大,A柱甚至出现了弯折。


工厂转卖、人事调任,北京现代“僵局”难解


而翻车之下,“双标减料”也随之浮出水面。据悉,作为全球车型,去年第十代索纳塔在美国NCAP碰撞测试中,获得五星的成绩。同时在更为严苛IIHS(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测试中,第十代索纳塔进入TOP SAFETY PICK+(最佳安全选择+)榜单。

国内外不同测试结果的出现,让北京现代陷入了“双标”的旋涡之中。倘若处理不好,其品牌形象将会在消费者心中大打折扣,只是,北京现代的品牌力还有多少能够挥霍?


工厂转卖、人事调任,北京现代“僵局”难解


在传统的燃油车市场,北京现代身上的光环早已褪去;而站在新能源市场上,其前景也不算光明。

众所周知,现代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无论锂电池还是氢能燃料电池,现代都具备国际领先的技术储备,集团旗下的E-GMP纯电平台,连苹果都想让现代为其代工。

但在国内市场,北京现代却仅拿出了两款油改电车型:菲斯塔纯电和名图纯电。不但造型谈不上有多大的创新和变革,就连最核心的续航、性能和安全方面,与同级别车型相比也没有多大优势。在面向未来的新能源领域,北京现代的如此举动,实属费解。


工厂转卖、人事调任,北京现代“僵局”难解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9月,北京现代市场累计销量为26.0万辆,距离56万辆的销量目标,仅完成了46.4%。由此可见,今年北京现代的Flag大概率又将“泡汤”,而这已是第5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北京现代   工厂   抛物线   销量   僵局   难解   新能源   小米   去年同期   车型   总经理   身上   人事   经销商   标签   集团   品牌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