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中一个重要疑点细节,各家媒体中为何独有《南方周末》提及

饱受关注的“互换人生”事件吸引了全国多家媒体参与采访,但其中唯一获得网友和读者广泛肯定的,当属《南方周末》,这家报刊以理性和公正的视角对社会热点事件客观报道,始终恪守着新闻工作的真实底线。

在诸多新闻稿中,权威媒体《人民日报》唯独引用了《南方周末》文中的重点,向公众介绍“互换人生”案庭审具体情况,这也侧面说明这家报刊具有的口碑和公信力。

庭审中一个重要疑点细节,各家媒体中为何独有《南方周末》提及

当年的医护人员和当事人


《南方周末》的文章提纲挈领,将长达13个小时的庭审情况详实而又凝练地进行有条理的介绍,控辨双方争论的要点层次分明,围绕交锋的问题清晰透彻,孰对孰错,读者可以从这些系统的介绍中做出自己的判断。

不知何故,《南方周末》文中提及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重点细节,在其他许多媒体当中,却完全被忽略了。

许敏和“克敌制胜”律师组合在5月8号进行的庭审中提出申请追加杜新枝为原告,就是质疑其当年涉嫌隐瞒乙肝病情,由此,杜新枝和淮河医院医护人员究竟是哪一方存在问题,就成为这次庭审当中辩论的焦点。

庭审中一个重要疑点细节,各家媒体中为何独有《南方周末》提及

《南方周末》报道一


法院里几位当事人各执一词,杜新枝承认当年住院患有乙肝,不过她完全否认隐瞒病情的事情,她给出的理由是自己根本无法隐瞒,因为按照例行程序,必须要进行抽血的检查化验。

如果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患者来说,杜的话不无道理,不过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她在医院没有任何医护熟人,以及涉嫌偷换孩子动机,倘若具备了这两点,就完全可以通过关系隐瞒。

而接诊的王社莲则婉转否认了杜新枝的说法,她说如果杜当年如实反映自己病情的话,一定会在病历上如实记录,既然病历上找不到记录,就说明当时杜没有陈述。

庭审中一个重要疑点细节,各家媒体中为何独有《南方周末》提及

《南方周末》报道二


到了执行护士耿艳玲的嘴里,又给出了一个新说法,她完全否认给杜新枝曾经做过抽血化验。至于病历上的显示为自己的签名,她也不置可否,以“看不清”搪塞。

事实只有一个,但现在这三个人嘴里却成了不折不扣的“罗生门”。

若耿的话为真,就意味着这个病历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伪造。执行护士压根没有操作,凭空冒出来的病历,不是伪造又是什么呢?

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当年医生郑引开了乙肝表面抗原检查的医嘱,耿为什么又不执行呢?如此重要的可能导致责任事故的工作被刻意忽略?

王社莲说的也听起来没有问题,按照常规,患者交代传染病情况,她没有理由不如实记录,毕竟这也属于可能造成担责后果的事项。

庭审中一个重要疑点细节,各家媒体中为何独有《南方周末》提及

原告和被告


除非受人所托,替患者“保密”。

这个非常重要的疑点细节,是无论杜撰任何理由都绕不过去的,要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首先就意味着在此前杜新枝所获得的淮河医院的百万赔偿无理无据。医院是基于对姚策患病有责的基础赔偿的,可现在连杜当时住院时究竟有没有隐瞒,有没有检查,她本人究竟有没有责任,都无法认定,这个赔偿又从何而出呢?

有人一直用“年代久远,管理混乱”来为淮河医院当年病历涂改以及所谓错换等问题开释,为何不把当年其他患者的病历拿出一部分来对比?如果存在严重的人为故意涂改迹象的仅仅是这一例,那么这个说法还能服众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南方周末   淮河   媒体   疑点   病历   原告   乙肝   文中   病情   当事人   报刊   护士   患者   嘴里   当年   细节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