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在心底的红楼,坚定却无奈的宝钗

尘封在心底的红楼,坚定却无奈的宝钗

87版红楼:宝钗——张莉饰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我所理解的红楼之宝钗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栩栩如生:宝玉之“痴”,黛玉之“娇”,凤姐之“辣”,妙玉之“洁”,平儿之“俏”,袭人之“柔”,晴雯之“媚”......

似乎单单只有一个宝钗难以为之下定论,是温柔?是冷艳?是知书达理,还是冰雪聪明?是圆滑世故,还是狡黠藏拙?

尘封在心底的红楼,坚定却无奈的宝钗

宝钗无疑是大观园里名声最好的姑娘,她品格端正,容貌美丽,举止娴雅。

大观园里上至贾母,下至丫头,人人都说黛玉不及她。

就连凤姐姐也说她“不与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湘云也口口声声地挑战黛玉说“你敢挑她的不是,我就服了你。”

甚至贾府中名声最坏的赵姨娘也夸宝钗真是再妥当不过。

这样一位人人夸赞的女子,当然算得上是当时社会上最完美的女子,但是作者却把她放到林黛玉的对立面去写,多多少少有一点褒林贬薛的意味,这到底又是为了什么呢?

尘封在心底的红楼,坚定却无奈的宝钗

宝钗扑蝶,黛玉葬花,一个把握活的,一个悼念死的。性格的两种极端在她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论学识、家底、相貌似乎都是宝钗略胜一筹,究竟是什么使得黛玉比宝钗在作者眼里更为优秀呢?

我想主要是思想境界不同罢了。

尘封在心底的红楼,坚定却无奈的宝钗

宝钗曾劝宝玉用功读书,将来考取功名,做个一官半职。但这恰恰是宝玉对宝钗厌恶的原因。

作者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便将宝玉的这种想法表露无疑:林妹妹从来不说这种混话。

由此可见,宝钗满还没有超越时代,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作为那个时代的大家闺秀,宝钗可以说是走到了封建礼教的顶峰。

尘封在心底的红楼,坚定却无奈的宝钗

而黛玉却不同。

那些束缚青年的教条正是黛玉所不齿的。黛玉追求的是纯粹的爱情,是真实的爱情,在那样的时代,她不受封建礼教只守美。

这样的美不是绝美,就是凄美,绝非完美。

而宝钗则不同。

我们可以看到最后宝玉所娶的是宝钗而非黛玉,宝钗终究还是成了爱情上的胜利者,但是她毕生所追求的是爱情吗?

尘封在心底的红楼,坚定却无奈的宝钗

不,绝对不是。

作为一位恪守封建礼教的典范女子,宝钗追求的不应该是爱情。

那么,是金钱吗?

更不会是。

身为“丰年好大雪”的薛家大小姐,金钱不是她所追求的。

是权利吗?

不,封建礼教下典型的女子绝对不会追求权利。

我想宝钗追求的也许是名声。

对于她来说,或许名声重于一切。

但正是这样一位“优秀”而又名声好的姑娘,虽然嫁给了宝玉,最后等来的确实宝玉出家的结局。

由此观之,封建的礼教还是救不了她!

可悲,可叹!

尘封在心底的红楼,坚定却无奈的宝钗

-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宝玉   红楼   由此观之   封建礼教   大观   封建   名声   凤姐   坚定   金钱   姑娘   权利   无奈   女子   作者   时代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