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插话”的孩子更“聪明”?坏习惯不改影响孩子终生

孩子不分场合喜欢说个不停,甚至有时候还会插话,这样的"小话匣子"确实让不少家长感到头疼。


尤其当着朋友、客人的面,总让家长感到一丝丝尴尬,免不了训斥孩子几句没礼貌。


但孩子自己也挺委屈的,他们可不是想要故意捣乱,他们只是处在一个“自我中心思维”的时期。


爱“插话”的孩子更“聪明”?坏习惯不改影响孩子终生


爱“插话”的孩子更“聪明”?坏习惯不改影响孩子终生

以自我为中心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他的"三座山实验"中,让孩子围绕三座山的模型走步,而这样便可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到这个模型。


接着皮亚杰让孩子坐在山模型的一侧,要该名孩子从一堆照片中挑选出其他孩子在另外的视角看到的东西。


其中,二岁到七岁的孩子挑出的照片当中基本都是和自己所看到的画面一样的照片。


从这一点上可以说明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会用别人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问题。


爱插话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如果父母没有教过他们该怎样做,他们便会出现插话,打断父母说话的坏习惯。


其实,爱插话的孩子普遍比较活泼,他们好奇心强,思维也比较活跃,对于大人们聊天中的一些他不懂的事情,会很好奇,便会迫不及待的打断你们的说话,从而寻求自己心中的疑问。


另一方面,孩子喜欢插话也是希望引起身边人的注意,寻求存在感,想让身边的人注意到自己重视自己。


爱“插话”的孩子更“聪明”?坏习惯不改影响孩子终生


《儿童发展心理学》书中提到:有一个阶段孩子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在他心里,世界就是为他而存在的。


所以,根本无法忍受父母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


这也可能是因为平时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太少,或者孩子自身特别具有表现欲。


可话又说回来,打断别人说话终归是一件很不礼貌的行为,很容易给人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别人在讲话时认真倾听是沟通中的基本礼仪,正在交谈中的人可能因此打断了思路,忘记了要说什么。


即使觉得对方说得不对,有异议,也应该尊重对方的陈述,让对方说完,这也是一个人素质重要的体现。


所以,让孩子学会耐心倾听的习惯很重要,这对孩子今后学习,为人处事都有很大的影响。


爱“插话”的孩子更“聪明”?坏习惯不改影响孩子终生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也曾提到,上小学前培养孩子这三种能力,比认多少字重要一百倍:


1、学会自我负责,只有自己能为自己负责的孩子,在学习上才有主动性。他会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是父母的事情,也不是老师的事情。


2、学会尊重他人,帮助孩子从以自我为中心过度到小小社会人,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环境。


3、教会孩子基本的社交礼仪,有研究表明,不合群的孩子,会影响他的学业表现,教会孩子在不同的场合下说你好、谢谢、对不起。


爱“插话”的孩子更“聪明”?坏习惯不改影响孩子终生

改掉“插嘴”的坏习惯


当我们读懂了孩子行为背后的语言,那么见招拆招也就没那么困难了。


1、照顾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到被重视


见到客人时,先郑重向他人介绍孩子,先给孩子表达的机会,满足孩子引起别人注意的需求。


谈话中不忘跟孩子有眼神互动,让孩子感到父母时刻都在关注着自己。


与孩子相关,或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可以邀请孩子发表意见,提出问题,让孩子感觉被尊重。


可以给孩子一些玩具,书或者画笔,让孩子有事可做,让孩子专注做自己的事情。


爱“插话”的孩子更“聪明”?坏习惯不改影响孩子终生


2、一旦孩子插嘴,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与合理的引导


当孩子插嘴,家长不要粗暴地怼回去,我们可以试试这样做:


比如:


宝贝,我知道你有话想说,但是你可以稍等5分钟吗?


宝贝,你是需要帮助吗?你先自己试试寻找解决方法,如果没有再来找我,我帮助你好吗?


让孩子学会等待,首先是要把孩子的问题平等对待。


宝贝,你是有不懂的地方吗?可以等我们说完,你再提问好吗?


这样的回应和引导,即向孩子表示了我看到了你的需求,也让孩子感到自己表达的欲望被尊重。


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等待的耐心。


爱“插话”的孩子更“聪明”?坏习惯不改影响孩子终生


3、和孩子约定一个属于你们的等待暗号


家长们可以与孩子约定“等待暗号”。


如果孩子想插嘴,他可以轻轻地捏捏你的手,或者摇摇你的手腕。


这时妈妈就知道你是需要帮助或者想发表意见。而父母也可以第一时间给予回应,帮助孩子处理。


这样也让孩子拥有了一定的控制感,感到自己的行为能影响大人,我是被注重的;也提升了孩子的耐心。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的谈话,同时也礼貌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尊重自己。


爱“插话”的孩子更“聪明”?坏习惯不改影响孩子终生


孩子爱“插话”从本质上来讲,只是他独立意识日渐增长的表现,这是从什么都听大人安排、教育,开始独立思考、独立表达的过程。


只是孩子还没有学会,该“何时说”、“怎么开始说”,咱们作为家长要做的不是训斥和无视,而是要用平和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在遵守礼仪的情况下,尽量给宝宝表达的机会。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插话   习惯   孩子   暗号   发表意见   终生   礼貌   礼仪   模型   耐心   聪明   说话   家长   父母   事情   需求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