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志愿被同学篡改,最该负责任的却不是这个“作恶”的孩子

开学已经一周了,回到阔别已久的教室,孩子们的心情可谓五味杂陈,有人欢喜有人愁。


但最惆怅的恐怕是这位浙江温州的15岁少年小林。


初三奋战一年,好不容易熬过了中考,却只能进到一所对他来说最差选择的学校,而这一切并非因为他不够努力,只因为一个人——他的初中同学小许。


中考志愿被同学篡改,最该负责任的却不是这个“作恶”的孩子


中考志愿被同学篡改,最该负责任的却不是这个“作恶”的孩子

大恶小惩谁之过?


小林这次中考考出了580多分的好成绩,可等录取结果出来后,他却被龙港一所民办高中录取了,这让他感到非常意外。


父母也很纳闷:“按照孩子的分数以及填报的志愿,他应该被苍南县求知中学或其他更好的学校录取。”


为了以防万一小林一共填了10多所学校,龙港这所高中的分数线较低,是随便填在最后的位置,理论上不可能被其录取。


对于这个结果小林觉得不可思议,怀疑是不是自己填报的志愿没有保存提交。


中考志愿被同学篡改,最该负责任的却不是这个“作恶”的孩子


于是他随后再次登录志愿填报网站查看,发现中考填报信息,只留下龙岗这所高中,前面的几所高中都被删除了。


此时小林回忆道,在报考志愿的第二天,自己准备再次登录网站查看报考填报的消息的时候,网站一直显示密码错误。


他认为可能是系统故障并没有在意,等到查录取结果的时候账号、密码又正常了,他怀疑是有人窃取了他的中考志愿填报的密码,改了他的志愿。


中考志愿被同学篡改,最该负责任的却不是这个“作恶”的孩子


于是小林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了当地的教育局,要求查看填报网站的后台数据。


相关负责人调取相关数据后发现,在小林志愿填报之后,有一个陌生的IP地址登录了小林的账户,删改了他的志愿并修改了密码,小林的父亲随后就向当地的派出所报警。


警方经过调查后,很快发现了小林的高考志愿是被他的室友小许篡改的。


这么容易就发现了犯罪嫌疑人还是因为这个小许平时在学校就经常欺凌、恐吓、殴打小林,更曾威胁要毁了他的前途。


中考志愿被同学篡改,最该负责任的却不是这个“作恶”的孩子


没想到小许还真是言出必行,看不得别人好的他最终也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了代价,只是这代价着实有些轻了。


考虑到他未满十六岁,本该处以行政拘留6天,结果也不用执行了,只是让其父母带回家严加管教。


中考志愿被同学篡改,最该负责任的却不是这个“作恶”的孩子


可一个孩子都已经“作”到这个份上了,他父母的管教还能起到多少作用呢?


中考志愿被同学篡改,最该负责任的却不是这个“作恶”的孩子

人之初,性本善/恶?


就像曾经名噪一时的李天一案件,早在他因强奸罪入狱之前就已经是一个飞扬跋扈的少年了。


小学时就把同学推下过楼;中学去国外留学时又和同学起了冲突,把对方喝的蛋白粉换成洗衣粉,还扬言“敢来中国,就捏死你”;


归国后又因为无证驾驶,无故殴打邻居而被送进收容所教育一年。


我们常说要允许孩子犯错,可总有人将其曲解为纵容孩子犯错。


李天一的父母就是这个样子,孩子犯错父亲李双江四处赔礼道歉“擦屁股”,或许他也曾训斥过儿子,但老来得子的他却说不出太重的话。

中考志愿被同学篡改,最该负责任的却不是这个“作恶”的孩子

而妻子梦鸽更是对儿子百依百顺,就算李双江想管教儿子,也拗不过自己的老婆,最终让李天一犯下了不可原谅的恶行。


孩子犯错父母的态度决定一切,包庇、纵容、疏忽可以让孩子逃过一时,但当脱离了父母的掌控,孩子也终有一天会走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看过了太多类似的成长经历,不由得让人感叹,有些人真是打从“根”上就烂了,可这样的孩子并不是新时代特有的产物。


荀子在看尽人间百态后发出了同样的感叹:


“今人之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孳,而违礼义者为小人。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现在的人,能够被师长和法度所感化,积累文献经典方面的知识、遵行礼义的,就是君子;纵情任性、习惯于恣肆放荡而违反礼义的,就是小人。


由此看来,那么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但荀子所探讨的“恶”,更多源自人的本性,人之善恶,本在一念之间,无时无刻不在随着身边人的言行、态度而改变。


就像当我们强调要尊重孩子的天性、放他自由时,却也忽略了他所生长的土壤——家庭的影响。


“恶”从来不是孩子的天性,而是在他成长最需要的时候,缺乏父母正确的关爱和管教。


中考志愿被同学篡改,最该负责任的却不是这个“作恶”的孩子

孩子与“恶”的距离


如果一个小孩决定杀死大人,那么出问题的可能不是小孩,而是这个大人,或者是这个大人组成的社会。


这是《隐秘的角落》这部网剧所想要表达的观点,却也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一种逻辑。


在另一个热播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中,杀人犯李小明的父母同样百思不得其解:


中考志愿被同学篡改,最该负责任的却不是这个“作恶”的孩子


自己的教育究竟哪里出问题了?明明每天在孩子身边工作,从不打骂孩子,孩子也不在外面厮混。


身为父母,他们的确花心思给孩子创造最好的一切。


却忽略了,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关注,也需要父母能走进自己的内心,觉察自己的需要。


小明喜欢搞机械,可父母根本不知晓,还以为他喜欢躲起来。


正是这种误解,错过了小明内心的变化,看不到他的错误执念,不经意间养出一个“恶人”。


别小看孩子的敏感,一句话,一个举动,都足以改变他的认知。


父母时常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用成熟的视角指引他,才能让孩子远离错误,趋利避害。


中考志愿被同学篡改,最该负责任的却不是这个“作恶”的孩子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在孩子叛逆的话题中说道:


为人父母,总担心外界事物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总想着为孩子勾画出一个框框,告诉他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化妆、追星、打耳洞,对父母而言简直是离经叛道。


但其实,爱美不是错,喜欢新奇事物也不是错。


优秀的孩子,不会因为打了一只耳洞,就只关注外表,也不会因为喜欢一个明星,就不记得学习了。


相反,爱美可以让孩子变得自信,喜欢一个明星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榜样。


当我们能够更好的接纳自己的时候,也就更能够接纳孩子与我们的不同。


中考志愿被同学篡改,最该负责任的却不是这个“作恶”的孩子


其实,说得再多都不如静下心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真的了解孩子吗?”


他最喜欢哪个明星/哪个球队?最大的爱好是什么?最常做的事情是什么?最常听的歌是哪一首?最要好的朋友是谁?……


如果只是模糊知道一个大概,对孩子喜欢的人、事、物也只知其名却不甚了解,那么我们可能仍未走进孩子的心里去。


孩子的言行、做出的选择从小受父母影响,长大则受他喜欢的事物影响,这不是光靠包容、理解、共情能够解决的,人最信赖的永远只有同类。


唯有充分了解孩子真正的样子之后,父母才能给予孩子最适当的辅助。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荀子   中考   志愿   孩子   礼义   恶行   事物   大人   父亲   儿子   父母   错误   密码   同学   喜欢   网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