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结婚了丨怀疑老公的第四个月,我看到他和女同事发信息

对不起,我结婚了丨怀疑老公的第四个月,我看到他和女同事发信息

首发:愈见心理研习社(ID:second_wishes)

作者:小愈


老公的大学女同学有什么忙总找他帮

女朋友和她所谓的男闺蜜天天打电话


我看到闺蜜的老公在商场陪女上司逛街了,打电话过去闺蜜竟然知道这件事。


在投稿中,我们发现不少朋友对于人际交往距离的问题都有困扰。


今天,小愈想和大家聊聊社交距离这件事儿。


1


分寸间 体现的是教养


之前看过一个话题:跟没有分寸感的人做朋友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高赞回答说:我从来不跟没有分寸感的人做朋友。


看似幽默的回复,其实揭示了一个戳心的社交真相:


世间的任何关系,都有其不可逾越的界限。


缺乏分寸感,是毁掉一段感情的隐形杀手。


前段时间,王岳伦“疑似出轨”话题冲上热搜。


聚会“偷腥”被锤,照片全网疯传,之后声明道歉还示爱妻子李湘。


就在大家都以为事情告一段落的时候,王导突然发出律师函,揭开了事情的“真相”。


“这一切,都是阴谋!”


对不起,我结婚了丨怀疑老公的第四个月,我看到他和女同事发信息


在王岳伦的律师声明中,赫然写道:


王岳伦先生当日参加朋友聚会时,有人指使一名包括他和在场朋友均不认识的陌生女子趁王岳伦醉酒后,借机故意接近王岳伦并配合同伙进行拍摄。


之后主动表示顺路,要求司机将其送回家,在此期间一辆黑色本田一路尾随,并拍摄直播……


声明发出后,老婆李湘第一个支持。


看样子她也对那个“幕后黑手”恨之入骨,而且完全相信老公是清白的。


对不起,我结婚了丨怀疑老公的第四个月,我看到他和女同事发信息


对于王岳伦和李湘这一波操作,很多网友表示难以理解。


王岳伦导演真的是被冤枉、陷害的?


毕竟,手在女子的腰上是真;壁咚对方窃窃私语也是真。


难道说这也是被逼的?


对不起,我结婚了丨怀疑老公的第四个月,我看到他和女同事发信息


李湘告诉所有人,她很幸福,她过得并不差。于是有人说她傻,说她是受虐型,说她彻底没救了。


李湘真的傻吗?没有,她只是不愿意被围观,被可怜。


那些难过和纠结她比谁都清楚,那些翻看评论的夜晚,她不会没经历。


潇洒离开?真的没有说的那么简单。


但这样的婚姻无疑是病态的,它就像一根钉进门缝的钉子,门变牢靠了但缝隙也变得越来越大了,迟早一天门会彻底垮掉。


对不起,我结婚了丨怀疑老公的第四个月,我看到他和女同事发信息


事已至此,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或许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权衡利弊之后,夫妇一致对外似乎对彼此、孩子、家庭的伤害都是最小的。


在外人看来,现在的他们依旧恩爱,依旧互相理解,依旧愿意同风共雨。


对不起,我结婚了丨怀疑老公的第四个月,我看到他和女同事发信息


但为什么澄清之后,王岳伦被骂上热搜,即使妻子站出来发声也毫无用处。


其实,很大原因是作为一个成年人,王岳伦在和异性相处时,没有任何分寸感。


即使并未出轨,这种做法也很是不妥。


美国心理学家Daniel·Goleman在《情商》一书中写道:“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能抵达的高度。”


对不起,我结婚了丨怀疑老公的第四个月,我看到他和女同事发信息


纵使你具有良好的涵养,丰富的学识,姣好的面容,但是也要学会在交往当中顾及别人的感受。


如果一旦没有分寸感,你就要用你那些看似完美的良好的品质为你的失礼买单。


分寸感,这个词在爱情里尤为重要。


2


失去一段亲密关系

从无限靠近对方开始

除了爱情里,平时的人际交往中也处处可见分寸感缺失的体现。


知乎上有个话题:“你为什么讨厌亲戚?”


下面的答案五花八门,却多多少少都离不开“界限感”的缺位:


天天回去就是问我爸妈“哎呀,你家姑娘多大了”

接下来就开始长篇大论“这么大了,找对象没有啊……”

还有一定要对比的“你同学现在当老师,可是铁饭碗……”

最后一定不忘“在哪工作啊,工资多少,是不是长胖了……”


无独有偶,在另一个关于为什么和好朋友闹掰的问题中,答案极度相似。


带男友参加聚会,有人旁敲侧击地打听他的工作、收入、恋爱经历;

有朋友总爱当众开你的玩笑,别人不喜欢就要被指责“小心眼”;

有人老喜欢找人帮忙,还总摆出一副理所应当的姿态;

......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描述中国家庭时,曾提出过一种“浆糊逻辑”的概念:


“家庭成员之间如果没有隐私,不分彼此,关系就会乱成一锅粥,矛盾和冲突也将随之升级。”


这个逻辑,用在人际关系上,也颇为合适。


不把自己当外人,没有界限的肆意打扰,没有底线的强人所难,只会让关系越走越淡。


对不起,我结婚了丨怀疑老公的第四个月,我看到他和女同事发信息


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每一段关系中都有着各自舒适的安全空间。


再亲近的关系,一旦越界,也逃不过愈走愈远的宿命。


有时候,过于热情地介入他人的私人空间,不仅不会让彼此更亲密,反而会导致双方反目。


3


令人反感的分寸感缺失


为什么我们经常会觉得有些人问东问西很烦,而另外一些人问你同样的问题就会觉得是对自己的关心。


其实,这其中主要就有三个原因。


一是问问题的人和自己的关系。


如果关系到位,或者说是可以问这些问题的关系,那么就会比较容易交流。


二是问问题的目的。


有些人问问题的目的便不是真正的关心,而被问问题的人自然能感觉到,所以就会觉得被冒犯到。


三是问问题的方式方法。


有些关系不远的亲戚,过年过节也会问些问题表示问候,但一般我们会很烦这种问题。


为什么?


除了问问题的人关系和自己并不是很亲近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问题的方式,以及问完问题对答案的反馈。


与人相处,保持一定的距离,不是疏离和冷漠,而是一种识趣和智慧。


越是亲近的关系,越需要用心经营。


4


越亲近

越要保持分寸感


人与人之间,如果想要保持长久的关系,一定不要忘记下面几点:


1. 说话注意方式方法


不管是关系多么好的朋友,在交流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尤其是在谈论一些敏感话题时。


学会把握说话的“度”,知道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


再亲密的朋友,也不能当众揭短。


关心对方,也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要先确认自己的关心是对方需要并且能接受的。


2. 相处有距离


明晰彼此边界,不窥探隐私,不干涉生活。


不要打着“为了你好”的名义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强迫别人的看法和你一致。


关系再亲近的两人,也需要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就像蔡康永说的:


“过于热情不是一个人维持良好关系的方法,与人相处最好冷淡一点,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3. 做事多考量


学会换位思考,不强人所难,不予取予求。


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最好不要麻烦朋友。


修得一颗同理心,就是最顶级的分寸。


4. 边界要守好


不要总是在别人的世界踱步,也别允许别人在你的世界里走来走去。


如果感到自己的边界受到了侵犯,用行动和语言表达出来。


面对那些屡屡入侵你私人空间的朋友,能远离就远离。


《朋友》里有句话:


“朋友之间,分寸不可差失,自以为熟,结果反易生隔离。”


再亲近的人,相处没了分寸与边界,也会演变成一场灾难。


小时候,我们总以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像《爱情公寓》里演绎的那样:


“最爱的人在身边,最好的朋友在隔壁。”


经历得多了,才发现人与人最舒服的关系,其实是“熟人生处”。


对不起,我结婚了丨怀疑老公的第四个月,我看到他和女同事发信息


关系再好,也要学会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


愿你既能守住自己的一方天地,也不随意侵入他人的世界。


彼此之间,知进退,懂分寸。


把握好方寸之间的界限,在一段舒服的关系里彼此滋养,久处不厌。


相处舒服的人,才能越过乍见之欢,走向久处不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目的   强人所难   人际交往   分寸   边界   界限   女同事   亲近   真相   老公   事情   距离   话题   关系   方式   方法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