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批《雷霆战将》了,如果按史实拍抗日剧,根本没人愿意看

《雷霆战将》2017年底拍摄完成,随后通过广电审核。但3年没买家,好不容易芒果台当了冤大头,开播5天就下架,还留下“骂声”一片。

住别墅,抹发胶吐槽得太猛就不多说了,其实导演也是用心良苦。自以为结合些时尚元素,拍成个战争偶像剧,再蹭下老《亮剑》的热度,就能吸引年轻的观众了。

可是年轻归年轻,但是不傻啊。

别再批《雷霆战将》了,如果按史实拍抗日剧,根本没人愿意看

但是如果站在导演的角度,真按照史实来拍摄抗战题材的影视剧,99%的观众根本接受不了。

因为实在是憋屈!

在装备实力,人员训练素质,后勤保障等方面,我们打得极其顽强,但也是极其惨烈,无异于肉身和钢铁的碰撞。

不吹不黑,咱们来看看如果按照真实发生的情况,抗日剧会是什么样子,你真的愿意看吗?

1. 日军各个神枪手

日军的训练是以侵略为目的,加之本身战略资源匮乏,所以步兵的子弹供应其实并不充足,所以极其强调单兵的射击准确性。

尽管子弹不多,但是其《步兵操典》中依然规定,日军新兵三个月的训练中,有两个月是实弹射击,且步枪150发,机枪300发。

度过新兵期,要求士兵对于300米外的匍匐目标,5发5中,并且至少要有3发弹着点在一个拳头大小的面积上。

别再批《雷霆战将》了,如果按史实拍抗日剧,根本没人愿意看

这还不算完,达到要求后,还要进行有战术背景的射击训练,按照今天的标准,这明明就是特种兵似的训练。

效果怎么样呢?看看《八佰》的导演管虎,是怎么说的。

管虎的爷爷曾经作为八路军经历过残酷的战争,在一次采访中,管虎说,他爷爷的战友全部是头部中弹!

别再批《雷霆战将》了,如果按史实拍抗日剧,根本没人愿意看

这也太难为导演了,你说这怎么拍,难道真的要“涨敌人威风,灭自己士气“吗?

还有更厉害的家伙,日军的89式掷弹筒,简直是“狙击炮”一样的存在。

有老兵曾经回忆,日军的掷弹筒都是由身经百战的老兵操作,专门负责端掉对方的火力点。往往咱们这边机枪一开火,一梭子子弹都没有打完,日军的掷弹筒就招呼过来了。

别再批《雷霆战将》了,如果按史实拍抗日剧,根本没人愿意看

这和以往的抗日剧差别太大,电视剧里一个特写给到机枪手,满脸的愤怒,不停的射击。

想象很美好,但是在真实的战争环境中,敌人不会给你这样的机会。

2. 日军各个是“刺客”

杀人诛心,日军真正厉害的武器其实是刺刀!

因为白刃战不同于射击,它充斥着刺刀见红,痛苦的嚎叫声,忘我的喊杀声还有支离破碎的人体,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能从精神上彻底摧毁人的斗志。

所以在火力明明占优的情况下,日军有时还会主动寻求肉搏战,因为这会彻底动摇对方的抵抗意志,真正的杀人诛心。

同时在武士道思想下,日军对刺刀技术格外重视,就连炊事兵,运输兵都要进行严格的拼刺刀练习。​​

别再批《雷霆战将》了,如果按史实拍抗日剧,根本没人愿意看

而且日本的三八式步枪,为了提高白刃战的战力,特别装备了长刺刀,总长度达到1.67米。

有人说,咱们有大刀啊,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啊。俗话说一寸长,一寸强,先不说日军的拼刺技术,就这长度想近身都难。

另一方面,日军的刺刀技术不仅仅限于个人,他们基本上会组成几人小队,互相掩护,攻防兼备。

有抗战老兵,那时和日军格斗,基本上是几个人把他围住,有人负责掩杀,有人负责真正的进攻,如果一对一,很难占到便宜。​

别再批《雷霆战将》了,如果按史实拍抗日剧,根本没人愿意看

在西方强调火力的战争思维下,不强调单兵作战的格斗技术,因为在绝对火力下,两方少有机会近身肉搏。

而在中国战场,因为咱们的后勤实在难以为继,火力也无法持续,这也给日军进行白刃战创造了条件。

电视剧中那种冲进日军阵地,日军一个个慌忙架招的场景实在属于少数。

3. 正视历史,正视自己

为什么现在有些神剧,描绘的日军,简直不堪一击,那我们战胜这样的对手有什么可骄傲的呢。

越是强大的对手,才能反映出我们是更强大的存在,正视历史不仅仅是尊重历史,也是塑造今天的我们。

痛过,才会真正的记住!

别再批《雷霆战将》了,如果按史实拍抗日剧,根本没人愿意看

希望以后的抗日剧,不要再轻蔑我们的对手了,这只会让我们麻痹于自嗨之中。

难道我们连直面真相的勇气都没有吗?

欢迎留言,随缘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掷弹筒   白刃战   刺刀   战将   机枪   史实   步枪   步兵   新兵   日军   雷霆   火力   子弹   导演   对手   战争   年轻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