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遗书“活得太累”,四川小学生跳楼,压垮他的是教育还是父母?

12月15日,一名四川小学生,在留下遗书“我活得太累了,只希望能多睡一会......”后,便从小区楼顶跳下,结束了自己还未绽放的生命。

其实也不能称为遗书,它仅仅是半张作业纸,上面还有因写错字而随手涂改的痕迹。

但这是他留给世界最后的信息,落款是“恐惧并绝望的XX”。

留遗书“活得太累”,四川小学生跳楼,压垮他的是教育还是父母?

这样的事件并不是个例,2018年10月,江西抚州一小学女生因字迹潦草遭体罚,跳楼导致瘫痪。2020年6月,湖南汉寿六年级女学生,留下遗书“人间是个好地方,下辈子不来了。”从5楼跃下。

只要搜索一下,小学生自杀的新闻一条接着一条,触目惊心。

这个世界怎么了,本应是满脸灿烂微笑的年纪,却背负了小小身躯不能承受的重量,压垮他的“绝望和恐惧“到底是从哪来?

是一切向分数看齐的教育体系,还是不甘自己孩子“平庸”的父母呢?

留遗书“活得太累”,四川小学生跳楼,压垮他的是教育还是父母?

1. 分数决定一切

2020年教育部曾发布《意见》指出:不得以中高考成绩或升学率来片面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落实,所以现实的情况就变成,教育系统用成绩评价学校,学校拿成绩评价老师,老师督促家长和学生,而家长又反过来监督学生,最后,孩子们永远“挣扎在最底层“。

整个链条无比清晰,也无比残酷,层层重压之下只能由学生们自己承担了。​

留遗书“活得太累”,四川小学生跳楼,压垮他的是教育还是父母?

2. 早上起不来

在不讲究效率和方法的学习面前,时间就成为了衡量其努力程度的唯一标准。

好不容易写完作业了,还要抓紧时间复习预习,如果再上个课外辅导班,学生们睡觉的时间基本就要到11、12点了。第二天普遍6点钟就要起床,赶着去上学。

都赶上上班的节奏了,但是作为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他们的心智暂时不够健全,承受和疏导压力的能力根本不足以应对高强度的作息。

虽然2018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其中明确“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时间”,但这基本就是纸上谈兵。​

留遗书“活得太累”,四川小学生跳楼,压垮他的是教育还是父母?

3. 成绩鄙视链

记得上小学那会,有的老师发卷子,是按照成绩的高低叫名字,排在前面的自然昂首挺胸,排在后面的经常沉默不语。

时间久了,就会在同学们之间形成一种畸形的认知,分数高的就是好学生,而分数低的就成了“差”学生,好的更自信,“差”的更自卑。​

留遗书“活得太累”,四川小学生跳楼,压垮他的是教育还是父母?

小小年纪就被打上了并不客观的标签,就要面对一双双看向自己的眼睛,请问他们用什么来承受呢?

4. 上不完的课外班

父母对孩子未来职业的焦虑,最后就转化为正常教学之外的各种补习班,以为这样就能让孩子跑得更快,跑的更远。

几年前,曾有机构进行过统计:在北京,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中,有87%报过补习班;在四年级、五年级的学生中,这一数字上升到92%。

同时上多个补习班,已经成为了非常普通现象,父母不管孩子能不能消化吸收那么多知识,有没有充足的运动时间,只要经济上允许,那真是多多益善。​

留遗书“活得太累”,四川小学生跳楼,压垮他的是教育还是父母?

我当然不反对父母严格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当父母成为了孩子的对立面,孩子的一切烦恼便无处倾诉。

时间一长,孩子积压的负面情绪一定会显露出来,如果抗争无力,那么逃避就成了最后,也是最危险的救命稻草。

请不要让父母的爱,成为孩子一生不能承受的伤。

欢迎留言,随缘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汉寿   遗书   小学生   父母   教育部   作业   补习班   分数   成绩   评价   老师   孩子   时间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