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世宗朱厚熜,解读“皇权”文化的致命缺点

在整个大明王朝之中,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最为奇特的一位。

倘若论起智慧,他在中国历代皇帝中也是排的上号的。

毕竟在他之前,从来没有哪个皇帝能够做到二十年不上朝,还能把国家大权牢牢的抓在手中的。

而且最神奇的是,他虽然二十年不上朝视事,大明朝的臣工们提到他时,依然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来没有哪个大臣敢对他稍有不敬!

然而即使如此,他最后仍然难逃名臣海瑞“盖天下不直陛下久矣”的评语!

朱厚熜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从明世宗朱厚熜,解读“皇权”文化的致命缺点

《大明王朝1566》嘉靖皇帝剧照

小试牛刀“大议礼”,左顺门外血染衣

嘉靖皇帝朱厚熜能够继承大明江山登上皇帝的宝座,其实是源于一场意外。

公元1521年,即大明正德十六年三月,另一个被“皇权”毁掉的聪明人,朱厚熜的堂兄明武宗朱厚照病重身亡于豹房之中。

由于朱厚照没有子嗣,所以他尚在弥留之际时,当时的首辅杨廷和等人以皇帝的名义,立当时还是藩王身份的朱厚熜为皇位继承人。

在从朱厚熜的老家湖北赶到北京准备继承皇位时,大明群臣和朱厚熜就爆发了第一场冲突:该从哪个门进皇宫?该在哪一殿举行继位仪式?

按照当时礼部拟订的方案,朱厚熜既然要继承皇位,那就是自动同意过继给了他的堂叔,已经死去的弘治皇帝朱祐樘了。所以他的继位,应该按照皇太子的流程走,这样才算“兄终弟及”。

但年仅十四岁的朱厚熜敏感的察觉到了这一点,他的亲生母亲尚在,父亲刚去世不到三年。

因此他果断的拒绝了礼部的方案,不肯以皇太子的身份继承皇位。表明了他进京是为了继承皇位,可没打算做什么“皇太子”。

双方争执不下,朱厚熜寸步不让!

但是事情都走到了这一步,换人已经继位几乎已经没有可能了。

朝臣们只好妥协,让朱厚熜自大明门进皇宫,在奉天殿继承皇位。

年仅十四岁的朱厚照,一出场就压倒群臣,获取了首次胜利!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此后的三年之中,朱厚熜与以杨廷和为首的“护礼派”文官集团几次交锋,并有意的拉拢扶植起一些年轻的新进文官为羽翼,形成自己的势力“议礼派”文官集团。

随着双方的矛盾激化,最终爆发了历史闻名的“左顺门案”。

公元1524年,即嘉靖三年七月,以杨廷和之子杨慎为首二百多名“护礼派”官员,跪在左顺门哭闹,反对朱厚熜将自己的亲生父亲“本生皇考”改为“皇考”。因为这样一来,朱厚熜就只继承了皇位,而没有过继给弘治皇帝朱佑樘,皇位来的就不正。

此时刚满十八岁的朱厚熜,已经充分明白了他手里握着的“皇权”意味着什么!

他迅速下令锦衣卫将为首的八人关进诏狱,“护礼派”官员因此更加群情激愤,拍门大哭!但朱厚熜毫不手软!下令锦衣卫将一百三十四人下狱拷问,八十六人被勒令待罪。

这次事件,一百八十多名大臣被庭杖,其中十七人伤重而死!

十八岁的朱厚熜,内心已经模糊的形成了一个可怕的概念:

下面跪着的那些不是人,是他可以随意打杀的奴才……

从明世宗朱厚熜,解读“皇权”文化的致命缺点

《大明王朝1566》“庭杖”画面

从夏言到严嵩,从中兴到成空

客观的讲,朱厚熜在继位之初还是很有治国安邦,当个好皇帝的抱负的。

这一点在他继位之初大兴改革,励精图治的行为上,就可以充分证明。

朱厚熜从“大议礼”事件中第一个选拔的“自己人”,是张璁。

状元郎出身的张璁很有自己的原则,并非一意奉承朱厚熜。

可惜,张璁命不好,三十多岁便去世了。

然后夏言就出现了。

客观的讲,夏言要比张璁的原则性要弱一些。他能够被嘉靖皇帝宠信,靠揣摩朱厚熜心思的成分比张璁要重许多。

但夏言这个人很孤傲,他虽然逢迎朱厚熜,但他对皇帝以外的人却大多看不上眼。这个人,在大事大非面前还是靠的住的。

因此张璁和夏言这两个人主政的时候,大明朝堂整体形势一片大好,赶唐宗超汉文几乎唾手可得!

然而,正在此时,那个在整部《明史.奸臣传》中堪称“扛把子”的奸臣严嵩出现了。

严嵩这个人能够得势,基本主要靠六个字:阴险!臭不要脸!

他能够有机会接近朱厚熜,刚开始全是靠巴结夏言获得的机会。

史称当时的夏言位高权重,而严嵩只是陪都南京的闲官。为了能够攀上夏言这个老乡,严嵩比夏言还大两岁,但为讨夏言欢心处处巴结夏言。

而夏言这个人虽然孤傲不群,但做事还是很有人情味的。在严嵩死命的巴结之下,他不但数次向嘉靖推荐严嵩,还曾推荐严嵩接替自己礼部尚书的位置。

但严嵩一朝得势就立刻开始算计夏言,数次借题发挥,枸陷夏言,直到夏言朱厚熜下诏处死。

刚愎自用的朱厚熜,遇上了臭不要脸的老严嵩。

好比色中饿鬼的猪八戒,遇上了淫荡成性的蜘蛛精。

整个大明朝堂的风气急转直下,所谓“嘉靖中兴”的改革成果,在短短几年内就被挥霍一空。此后严嵩掌权的二十多年里,一意逢迎朱厚熜参玄悟道,妄求“长生不老”,大兴土木建造宫室道观。

整个大明朝政糜烂的可谓一塌糊涂。

以至于嘉靖朝后期名臣海瑞《治安疏》中直言: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从明世宗朱厚熜,解读“皇权”文化的致命缺点

《大明王朝1566》严嵩剧照

朱厚熜与严嵩,谁在发神经

很多人说朱厚熜的腐化堕落,主要是因为严嵩。

这种说法其实是不负责任的。

以朱厚熜的个性和地位,没有严嵩也会有松嵩、紧嵩跑来巴结他。

因为天下最至高无上的“皇权”,掌握在他的手里。

既然是至高无上的权力,那么素质要求也不是普通人所能企及的。

在“皇权”的设定之下,皇帝本身就不是一个人,是“真龙天子”,先天便有体察善恶,分辨是非的能力。

朱厚熜是人吗?

我们现在看起来他肯定是!

但朱厚熜不这么认为,他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个人,而是活着的“神”!

这一点从他在位期间数次给自己加的道号就能看出来:

一:凌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元真君”。

二:九天宏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

三: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昭灵统三元证应玉虚总管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

一个比一个狂,一个比一个不是人。

被“皇权”的神性光环笼罩着的他,一步一步的走向腐化堕落其实是必然的。

因为说到底,他朱厚熜毕竟只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绪的凡人,而掌控“皇权”需要的是一个毫无个人感情的真“神”!

只要他还有一点凡人的喜好,在“皇权”的吸引下,总会有人刻意迎合,有人刻意放大。有意无意的一步一步引导他走向堕落腐化。

严嵩之于朱厚熜而言不是“因”,而是“果”。

表面上看似乎是严嵩在兴风作浪,其实他的所做所为全是朱厚熜默许甚至暗中授意的。

从朱厚熜感觉严嵩不好用了,不过是一纸诏书就能把他削职为民就能看出来,其实严嵩不过是朱厚熜眼里的一条看门的老狗。咬的人多了,大家都对他有意见了,就一脚踢开。

“皇权”的神性加持之下,朱厚熜真的分不清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了!

关于自己是个“神”,不是人!这一点他是认真的!

大明嘉靖皇帝朱厚熜,其实早已经成了一个精神病患者,但由于“皇权”的神性加持,没人敢提,没人敢说。整个大明朝上下,反而都在极力配合……

从明世宗朱厚熜,解读“皇权”文化的致命缺点

《大明王朝1566》嘉靖皇帝剧照

结语

“皇权”这种东西,其实与“毒品”颇为类似。

在适当的剂量,适当的环境之下,它们大多都是可以治病救人的良药。

但如果不注意剂量和环境无节制的滥用,那它就是害人害己的危险品。

而且它们之间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成瘾性”,一旦沾染就无法自制,沾染的时间越长瘾头也就越大,人性也就被扭曲的越厉害。

其实不唯朱厚熜,几乎所有在位时间长的皇帝,人生几乎都是这样一个路线:

初继位励精图治,中期开始骄傲自满,晚年基本已成糊涂蛋。

这也几乎成了皇帝们专属的“历史规律”。

“皇权”的致命缺点在于,在神性的加持之下,只有少数的人对他们有建议权。

但除了传说中的“老天爷”,谁都没有对他们实行惩戒权的能力。

因此皇帝们在长久的被“皇权”腐蚀之下,最终都会迷失自我,在扭曲人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皇帝”这个活儿,本来就不是人能干的!

参考书目:

《明史》

《明朝那些事儿》

《透视“大议礼”事件》

《大明王朝156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皇权   大明   明朝   锦衣卫   王朝   帝君   礼部   文官   嘉靖   皇位   皇太子   这一点   剧照   皇帝   缺点   神性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