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管理)第九章:财产和财务管理

一、学校财产管理

1.学校财产管理的内涵

学校财产管理是对学校物质财富的计划、组织使用保管的活动。

财产分为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

学校财产是国家财产的组成部分,是教学、科研、办公、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做好学校财产管理,对于保护学校财产的完整与安全,保证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其效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学校财产管理的要求

(1)学校领导重视财产设备的管理工作(主管校长,总务主任要切实把财产管理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并定期检查财产设置的管理情况。)

(2)根据学校实际需要,有计划的科学建造、购置和更新(计划是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日常管理中,学校财产物资的建造、购置和更新要有计划的进行,制定计划时,要尽量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全面周到。)

(3)做好清产核资的基础工作,心中有数(发动群众扎扎实实地清仓查库,核定资产要账务相符,账账相符,而且要保管得当,不允许出现国家财产流失的现象。)

(4)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建立制度是管好设备的保障,如学校财产管理制度、班级财产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即使财产设备管理有章可循,又使广大师生参与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5)管理中渗透思想教育,做到管理育人(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财产管理的教育,培养学生爱护公物和勤俭节约的道德品质及主人翁意识。)

——学校国有资产管理

A.学校国有资产界定和管理目标

学校国有资产指学校占用或使用以货币计量的国家经济资源,主要指学校的固定资产,例如公立学校财产。

学校国有资产的管理要力求保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使国有资产合理有效节约的使用,对于非经营性的资产转化为经营性资产坚持有偿使用,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B.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和制度

a.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原则

总原则是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管用结合,合理调配,物尽其用,减少浪费,防止流失,保值增值。

主要原则有: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管住管活原则;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相结合原则;效益原则;法定原则;动态平衡原则。

b.学校固有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验收制;财产保管制度;固定资产报废报修制度;固定资产索赔制度;国有资产报告制度;低值易耗品制度。

C.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账务处理

记账要求;记账方法;固定资产的核算记账;固定资产的增置;固定资产的减损;固定资产的分类;妥善保存。

D.学校设备的购置与维护

a.在设备购置中,需注意四个问题

及时性,适用性,预见性,正确执行合同。

ps.订立合同的注意事项

标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价款或酬金;履行合同的期限。

b.学校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专人保管,责任到人,做好仪器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要及时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工作;建立学校设备维护制度。

二、学校财务管理

1.学校财务管理的内涵

学校财务管理及指学校资金运转过程中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它是利用价值形式,通过资金运转,组织财务活动,处理校内外财务工作的一项管理工作。(它既是学校总务管理的首要职责和主要任务,也是国家财政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财务管理主要包括预算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监督等。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财政制度、财经纪律,管好用好教育经费,提高教育投资效益。)

2.学校预算管理

学校预算属于事业单位预算,它是事业单位遵循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按照国家要求下达的事业计划的货币表现,它是学校管理活动的资金反映,是确定事业单位与国家预算之间资金缴拨关系的基本文件,也是学校开展各项财务活动的基本依据。

3.学校预算编制的依据与原则

(1)原则

量入为出,略有结余

保持重点,照顾一般

依靠群众,民主理财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2)主要依据

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财务财政制度的规定;

上级下达的关于编制预算的指令性文件;

学校计划年度内的事业发展计划;

学校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及其分析;

学校人员编制和费用标准;

学校各部门为完成计划目标和任务对资金的需求情况等。

PS:内容与编制方法——预算包干,结余留用。

4.学校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构成

(1)学校预算资金管理

行政费、事业费收入,除按国家规定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外,均作为学校预算内资金管理,实行财政专户储存和计划管理。各学校按隶属关系到同级财政部门办理专户存储手续。

(2)学校预算资金管理

(预算外资金是相对预算内资金而言,是按政策规定自收自支管理的,各种资金的总和。)

——现金管理

A.现金的使用范围:(职工工资津贴,个人报酬等各种奖金;各种劳保等。)

B.现金的库存限额

C.现金收入的规定

D.现金核算的要求

——银行存款管理

A.支票结算

B.汇款

C.委托收款

——来往款项管理

往来账款分为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或其他应收应付款两类。

5.学校支出管理的内容

支出管理是指对学校的各种经费支出的计划、组织与控制,其核心是充分发挥资金效益。

(1)按会计科目划分学校支出的基本内容

预算内支出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和公用部分支出;

预算外支出包括教职工福利奖励,学生福利奖励,劳务报酬,公务费,业务费,校舍修缮费,设备购置费和其他支出。

(2)支出管理的原则

a.强化预算约束,严格审批制度。

b.按规定的资金渠道办理支出。

c.严格审查支出的原始凭证收据。

d.购买专控商品办理报批手续。

(学会应用:编制一个项目预算方案)

PS:学校财务分析与财务报告

A:学校财务分析

学校财务分析是利用会计、统计和预算等有关资料,对学校财务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的一种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对单位财务收支管理状况可以做出正确的评价,掌握其运作规律,不断揭露财务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发现存在问题,总结管理经验,改进财务管理工作。)

B:学校财务报告

学校财务报告是学校财务经费情况的总结,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内容有收入支出、节约和分配负债经营、下期财务重大变化和数字说明等。

内容:一般包括财务基本情况(包括财务现状和预算),执行情况和上年比较、和预算比较的结果,分析原因(收入增加和支出减少影响因素),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议和意见。

PS: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监督

A.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度是指依据国家或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法令,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的学校内部财务工作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是学校财务工作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分清职责、健全组织的依据。)

B.对财务人员的要求

(提高财会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充分调动财会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财会队伍。学校要求由一名校长分管财务,并由总务主任协助校长管好财务工作。)

C.财务监督

(学校财务监督是指对学校预算收支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财经纪律以及学校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所进行的监督和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财产   财务监督   中小学   国有资产   固定资产   财务管理   支出   预算   原则   资金   财务   制度   计划   学校   国家   设备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