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管理)第三章:学校组织特性及其管理


一、组织的定义

1.组织的定义

组织作为动词,表示一系列的行动与过程,在这些行动与过程中,作为实体的单位或者个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管理活动。

组织作为名词,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宗旨组成的社会实体,在这一社会实体中,实现人力分工和资源分配,如学校、医院、企业等社会组织。

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系统。

狭义上说,组织就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和任务,相互协作结合而成的团体或机构。

2.组织的要素

(1)组织目标,是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

(2)组织环境

(3)管理主体

(4)管理客体

3.组织的特征

(1)组织的目的性(目的性是组织的本质属性)

(2)组织的开放性

(3)组织的系统性(组织是由物质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构成的协作系统,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的特征。)

(4)组织的复杂性(组织的复杂性是指组织层次或组织整体的复杂性)

PS:

A依据组织对其成员的控制方式,分为三类: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

B根据组织的规范化程度,分为两类: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C根据个体参与组织活动的程度,分为三类:疏远型组织,精打细算型组织,道德涵养型组织。

二、作为社会系统的学校

——学校组织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建立的,与社会环境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流和转换,也就是说,学校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中小学教育管理)第三章:学校组织特性及其管理

具有反馈环节的开放系统

1.开放系统的主要特征

(1)开放系统具有相互作用性

(2)开放系统具有边界性(此边界虽然模糊,但是一定存在)

(3)开放系统具有动态平衡性

2.作为社会系统的学校的关键要素

——学校作为社会内部的子系统,具有五个关键要素:结构、个体、文化、政治与教学

(1)结构:结构是指人们为了完成组织目标而设计和组织的正式科层期望(科层期望是组织的正式需求与责任,他们是组织结构的关键构成)。

(2)个体

(3)文化

(4)政治

(5)教学(教与学的过程就是学校组织的功能和技术核心,是学校管理决策的基础)

三、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

1.前瞻性原则

(1)含义:就是要求学校管理者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准确地预见教育的未来,并根据教育规律,适时调整学校发展战略,创造性地设计学校的发展蓝图

(2)要求:明确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2.动态性原则

(1)含义:是指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根据管理环境和管理条件的不断变化,及时收集信息,保持反馈,有效调整管理过程和环节的行为准则。

(2)要求:密切关注环境的变化;及时反馈,积极回应与变革。

3.系统性原则

(1)含义:就是指学校管理者在处理学校系统中各部门、各层次、各要素之间以及各部门、各层次、各要素与学校系统之间的关系时,能以实现整体目标为主进行协调,使局部服从于整体,促进管理效果最优化的行为准则。

(2)要求:树立全局观念,强化整体意识;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建设网络化管理系统,统一指挥。

4.效益性原则

(1)含义:就是指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资源,以最小的消耗,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从而取得最有效成果的行为准则。

(2)要求:重视社会效益,社会效益优先;勤俭办学,提高经济效益;合理配置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组织   目的   学校   目的性   中小学   复杂性   管理者   实体   要素   含义   特性   层次   个体   原则   目标   社会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