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共14亿人,为何工厂还是有“用工荒”问题,谁把工人逼走?

据6月21日媒体报道,我国再次上演精彩的太空场景。中国太空站核心舱上的人形手臂,真正模拟人的手臂,它是目前最智能型、最艰难、最复杂的维度智慧型生产装置。将协助实验舱在太空站对接,监控舱外状况,帮助宇航员走出舱外。当下全球正在迈向智能化,在未来,人们的大部分工作将被智能化所代替。

我国共14亿人,为何工厂还是有“用工荒”问题,谁把工人逼走?

中国一直拥有人口数红利,人口数多使得劳力多。基于如此巨大的人口数,中国很可能发生“就业难”现象,但奇怪的是“就业难”效应不及“用工荒”和“招工难”效应出现的多。

原因之一是技术的转型。许多智慧型制造业只需少数人,如汽车制造业、模具业等。然而,这只是一个皮毛。在许多一般工厂,员工辞职的效应并不罕见。我们经常看见月底在人力资源市场大门口有长长的长队,尤其是主管等级的小组,那么这些因素是什么?是谁把工人逼走的呢?

我国共14亿人,为何工厂还是有“用工荒”问题,谁把工人逼走?

知名实业家曹德旺曾说过,这不仅是制造业的窘境,也是青年人的窘境。当下的青年人总是喜爱当保安和送外卖,而不是去厂里。他们一辈子都能送外卖吗?工厂里劳力匮乏,是真的找不到人,还是有什么隐情。

没人想进工厂的原因是薪资太低,例如,如果一家工厂每月给8000元薪资,不用在周末加班,一天8个小时,那定是想进工厂的人可从北方的漠河排到南方的上海。谁不想做一份收益好又不繁琐的工作呢,然而,这样的好事并不存在。即使在厂里存在加班费,辛苦工作一个月,也拿不到8000元,最多4000-5000元。

我国共14亿人,为何工厂还是有“用工荒”问题,谁把工人逼走?

快递也好,外卖也好都强于这个,并且从当下年轻人思维解放程度来看,送外卖远远比进工厂在流水线上自由。8000元的工厂月薪其实是老套路了,为解决招募难题,工厂通过提高薪水招人。通常招聘栏上写︰“普通工人5000-10000元”,“技术工6000-12000元”。但入职以后,它肯定是按最低的薪资算,创造的意义相对较小。

众所周知,每个职工的薪资都是根据市场上,同行业同一职位的薪资、当地最低工资规范和公司利润产生来确认的。最关键的是,这个职位能为公司开创多少收益。过去,每个人都为在厂房工作而骄傲,尤其是一线雇员,是厂房的主力,是拥护全厂的人。但工作相对简单,手动技能单调,基本上不需思维,只需按照流程手动即可。

我国共14亿人,为何工厂还是有“用工荒”问题,谁把工人逼走?

在工厂里,能做这种工作的人很多。在过往时间里,为了赶上工作时间段和进程,会加班加点。比如,富士康作为中国最大的加工厂,每天工作时间段通常都在10个小时以上。这样高强度的工作时间段,大多数雇员难以接纳,薪资也没有高很多。厂房管控有基准,据报告,制造业有一条潜规则,即人工成本掌控基本上在20%之内。

一旦发生多于这一点的态势,将立即实行相应措施。最直接精确的方法是辞退雇员,增加工厂收益,或强制雇员自动辞职。工人的周转率和离职率都很高。如今,许多青年人是有眼见和雄心壮志的一代,不想在厂房工作,由于思想变动,对工作的观点也逐渐爆发变动。当去厂房工作时,不仅要每天加班,而且给人一种低人一等的感受。

我国共14亿人,为何工厂还是有“用工荒”问题,谁把工人逼走?

因此,虽然目前就业自然环境非常艰难,但很多人宁可找不到实习,还是不愿“屈尊”进工厂。其实,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很多工厂的招聘要求相对较高,随着制造业升级,许多企业需娴熟的技术人员。在中专锻炼了几年的青年人,也许只是耗费青春,没学到真正的技能。

因此,欠缺杰出的技术人才,这也导致工厂劳力匮乏的原因。只有少有的大公司才能保住人才,比如,华为永远不会发生“用工荒”的难题。在最近一段时间,格力已经起向雇员转让股权,这样大批员工就和工厂捆绑在一起。通常而言,工作找不到青年人不是没原因的,想让骏马跑,又不愿意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太空站   工人   工厂   国共   窘境   时间段   雇员   青年人   薪资   外卖   中国   制造业   效应   收益   厂房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