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唱反调,父母别一味批评孩子,利用拆屋效应往往能巧妙化解

作为家长,自然都希望自家孩子能非常听话,不要总是和自己唱反调。但同事老刘最近却为此感到苦恼,因为他家孩子不知道怎么了,不管家里人说什么事情,孩子总是要和家人唱反调。

孩子爱唱反调,父母别一味批评孩子,利用拆屋效应往往能巧妙化解

最近这几天气温变化有点大,静静希望孩子能多穿一件长袖出门,以防生病。

但孩子却表示自己不愿意,认为多穿长袖不舒服,执意穿着短袖出去。结果一出门,就感觉外面的风特别大,孩子被风吹得打了个哆嗦,可孩子嘴里还拼命说不冷。

果不其然,到了孩子晚上,孩子就开始发烧了,静静是又气又心疼。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父母和孩子相处时,是这样的状态,为此父母也很纠结,为什么原本乖巧听话的孩子,好像一夜之间就变了,变得喜欢更大人唱反调。

不过话说回来,孩子变成这样其实是有原因的,父母只有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喜欢和父母唱反调的原因,才能相对应的解决这个难题。

孩子爱唱反调,父母别一味批评孩子,利用拆屋效应往往能巧妙化解

孩子为什么喜欢和父母唱反调?

其实孩子喜欢和父母唱反调的原因有很多,所以并不一定是因为孩子故意这么做的。因此家长在面对孩子唱反调的时候,不要一味地批评或者责问孩子,而是应该找到孩子唱反调的真正原因。

▲孩子想要得到家长的关注

有些时候,家长会发现孩子唱反调的频率非常高,甚至有无理取闹的发展趋势,这其实是因为他们想要得到家长的注意。

因为现在很多家长的工作非常繁忙,所以他们可能会忽视对孩子的关注,无法真正地陪伴孩子。

孩子爱唱反调,父母别一味批评孩子,利用拆屋效应往往能巧妙化解

甚至有的家长说是陪伴孩子,但却会一直抱着手机,并不能完全沉浸在陪伴孩子的状态当中。

那么当家长的这些表现落在孩子的眼里后,就会出现孩子想要通过唱反调的方式,引起家长对自己的重视。

因此当自家孩子频频出现这种举动时,家长可以稍微反思一下自己,看看平时是否存在这样的情况。

▲孩子自我意识的表达

很多家长存在这样的观念,他们会觉得自己作为孩子的家长,所以所说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自家宝宝好,因此他们会习惯性的将自己的想法与行为贯彻在孩子的身上。

但事实上,家长的这种做法却容易让孩子和他们唱反调。

孩子爱唱反调,父母别一味批评孩子,利用拆屋效应往往能巧妙化解

心理学家发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往往会有三个叛逆期,而他们在叛逆期的时候,也正是他们自我意识觉醒的高峰期,所以孩子会不自觉地出现自我意识的表达。

因此家长会发现,孩子明明非常听话,怎么突然间就喜欢和自己唱反调了,甚至还总是强调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其实就是因为他们正在与家长沟通自己的想法。

但因为有的家长并不清楚孩子正在进行自我意识的表达,而且彼此间的沟通又存在着问题,所以就会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越积越多。

美国教育学家爱德华曾经说过:家庭关系的紧张,其实与父母的专制有一定关系。

当家长发现孩子开始与自己唱反调后,不妨想一下孩子的这种举动,是否与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关?

孩子爱唱反调,父母别一味批评孩子,利用拆屋效应往往能巧妙化解

▲孩子试探父母的底线

家长总是会把孩子想得非常单纯简单,但是在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和想法后,他们就会不断地弄清周围人的底线与权威,从而让自己在其中获得一定的地位。

因此有些家长会发现,自家孩子总是会不断地与自己唱反调。他们不管家长说什么,总是会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且一次又一次地,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家长妥协。

那么孩子就是通过唱反调的方法,不断地试探家长的底线究竟在哪,而他们通过这一次又一次的试探,也将自己在家里的位置提高了许多。

孩子爱唱反调,父母别一味批评孩子,利用拆屋效应往往能巧妙化解

利用拆屋效应往往能巧妙化解这一问题

面对孩子总是和自己唱反调,很多家长会感到头痛,其实家长如果能够巧用拆屋效应,往往就能很好地化解这一问题。

那么说起拆屋效应,很多家长并不是特别熟悉,其实拆屋效应源自鲁迅先生,他曾在1927年发表了一篇演讲,那么在这篇演讲里面就提到了拆屋效应。

其实该效应是指:先提出一个比较大的要求,接着再提出一个比较小的要求,那么在这两种要求的对比之下,人们会自然而然地选择较小的要求。因此家长在面对孩子唱反调的时候,就可以运用该效应进行应对。

孩子爱唱反调,父母别一味批评孩子,利用拆屋效应往往能巧妙化解

能让孩子有心理上的缓冲感

我在前面提到,拆屋效应其实是指人们在同时面对大要求和小要求时,会不自觉的选择小要求。

这是因为他们在面对小要求的时候,已经有了大要求作为铺垫,所以心理方面容易有一个缓冲感,所以能让他们不自觉地接受小要求。

因此在家长要求孩子的时候,虽然他们难以接受家长提出的大要求,但因为有了大要求做铺垫,所以会自然而然地接受家长想提出的小要求。

因为他们心理已经有了大要求的缓冲,所以无论是在接受度还是执行力方面,都能有比较好的表现,而且也不容易再去和家长唱反调。

孩子爱唱反调,父母别一味批评孩子,利用拆屋效应往往能巧妙化解

能让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更加顺利

拆屋效应其实运用的是心理学知识,它能让孩子的心理状态调整到接受小要求。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就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存在阻碍。

这就好比孩子在外逛超市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嚷嚷着想要某个玩具,家长如果不满足他们,他们可能就会用各种方式与家长唱反调,强迫家长答应。

但是在运用了拆屋效应后,家长就可以通过比较折中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他们可以先让孩子回家,列出他们想要买玩具的原因,之后再根据孩子列出的原因和需求度,在适当的时间满足他们。

那么这一方法的应用,不仅能让孩子的内心得以接受,同时也能解决孩子为了达到目的,总是唱反调的问题。

孩子爱唱反调,父母别一味批评孩子,利用拆屋效应往往能巧妙化解

利用拆屋效应需要注意什么?

那么家长在利用拆屋效应教育孩子的时候,虽然能够取得较为不错的效果,但并不意味着这一效应是毫无禁忌的,因为如果运用错了,可能会起到反作用。

√尽量把选择权给孩子

家长在运用拆屋效应的时候,其实容易陷入到这样的误区当中:他们会故意将大要求和小要求,都设定为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但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想法。

但是当他们去引导孩子进行选择的时候,又会将最终结果推给孩子,毕竟这是孩子做出的最终选择。因此就容易出现孩子在做了选择后,却无法将要求给做到的情况,甚至容易出现半途而废的情况。

孩子爱唱反调,父母别一味批评孩子,利用拆屋效应往往能巧妙化解

所以家长在运用该效应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孩子的想法,在给他们设置要求和目标时,也要结合实际情况才行。家长应该给予孩子一些真正的选择权,而不是利用这一效应去套路孩子,让孩子被迫做出一些不愿做的选择。

√不要让孩子看到真正的底线

拆屋效应固然好用,也能避免孩子总是和家长唱反调,但如果频繁运用,其实也容易让孩子找到规律,从而发现家长的底线在哪。

毕竟一个效应的运用,是利用其效应背后的原理,但如果一味地照搬运用,只会把孩子逼入死角,让孩子发现其破绽。

美国教育专家康维斯就曾建议家长,千万不要把孩子逼入死角。

因为孩子一旦发现家长是利用技巧,不断地逼迫自己,那么他们可能就不会再管效应背后的东西,而是会继续与家长唱反调,甚至会出现比以前更为糟糕的局面。

孩子爱唱反调,父母别一味批评孩子,利用拆屋效应往往能巧妙化解

√不要想着一步到位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陷入这样的误区:他们可能会因为某种效应好用,所以想着一步到位,让孩子快速达到自己的要求。

但老话说得好:欲速则不达。家长如果只是利用效应来达到自己的要求,那么孩子在面对两个都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时,很有可能会做出反抗,甚至会萌生出更为强烈的反叛心理。

因此家长也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了解自家孩子的内心所想以及真实情况,这样才能在做出目标和要求时,能够更加贴合实际。

因此家长也可以将大的目标,分成一个个小目标让孩子去实现,这样孩子的内心也能有一个接受过程,也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孩子爱唱反调,父母别一味批评孩子,利用拆屋效应往往能巧妙化解

结语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合理地使用各种效应,千万不要过度且盲目地使用某种效应,不然就难以达到想要的效果。

那么除此之外,家长也要多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毕竟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才能让家长切实地了解到孩子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效应   父母   孩子   大要   可能会   家长会   底线   巧妙   批评   想法   家长   目标   原因   方式   发现   心理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