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遇事就哭怎么办?别着急,不妨试试钟摆效应帮孩子调整情绪

有一次逛超市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幕,有个妈妈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对着身边女儿怒吼:“哭,哭,哭,就知道哭,一遇到事情就知道哭,你怎么就没点出息!”

孩子在听到妈妈的话后,哭得更加凶狠,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就引起了很多路人围观,于是妈妈就把不停在哭的女儿拉走了。

孩子一遇事就哭怎么办?别着急,不妨试试钟摆效应帮孩子调整情绪

想必这样的画面,很多朋友都曾遇到过,甚至在自己小的时候,也曾亲身经历过。我在小的时候,就像这个孩子一样,只要遇到一丁点事情,就会嚎啕大哭,根本不会去思考事情该如何解决,似乎只要哭的够大声,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了。

所以很多家长在遇到孩子出现这种状况的时候,往往也会摸不着头脑,明明遇到的也不是什么大事,但为什么会哭呢?下面就带各位家长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

孩子为什么遇到事情就哭?

孩子一遇到事情就哭的情况并不少见,那么孩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其实和他们自身情绪控制还有心理承受能力都有一定关系。

孩子一遇事就哭怎么办?别着急,不妨试试钟摆效应帮孩子调整情绪

原因一: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儿童情绪管理》这本书中,作者曾提到孩子的情绪分为四大类,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将这几种情绪把控住。

所以,他们常常会因为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导致失控的状态出现。

例如有的孩子就很难把握住自己的紧张情绪,所以在遇到一些比较紧张的事情时,就会出现失控的状态。例如放声大哭、总想上厕所等。

这其实在我们生活当中是很容易见到的,甚至有些成年人因为对某种情绪无法控制,所以一到那个情绪点,就会立即崩溃。

孩子一遇事就哭怎么办?别着急,不妨试试钟摆效应帮孩子调整情绪

原因二:孩子不能正确的面对问题

我们其实会发现,年龄越小的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出现哭泣的概率会更大一些。因为年龄越小的孩子,自身经历的事情也会越少,所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出现手无举措的概率也就越大,又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因此会选择哭泣的方式进行表达。

而且孩子相较于成人而言,他们的社会阅历也是比较有限的,所以一些在成人看来无关紧要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却如同天塌了一般。

就好比孩子考试不及格,可能对于他们来说,整个世界就已经崩塌了,但这在成人的眼里,根本不算什么事。

所以很多孩子一遇到事情就哭,主要是因为他们年龄还小,不能非常全面地去看待事物,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表现。

孩子一遇事就哭怎么办?别着急,不妨试试钟摆效应帮孩子调整情绪

原因三: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那么有些孩子之所以一遇到事情就哭,其实和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关。因为有些孩子的心理阈值比较低,而且自身也不会调节,所以在遇到问题后,往往就会习惯性的用哭泣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焦虑感。

而且有些孩子会习惯性的把事情想到最坏,这就意味着原本的事情并没有什么,但因为孩子的过度想象,导致他们妄想出了最坏的结果。

但又因为孩子无法消化这一结果,所以也只能靠这种情绪发泄的方式,缓解内心的不安。

家长如果想要解决,孩子只要一遇到事情就会哭闹的问题并不难。其实家长只要能让孩子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问题了,所以家长不妨可以尝试一下“钟摆效应”。

孩子一遇事就哭怎么办?别着急,不妨试试钟摆效应帮孩子调整情绪

什么是“钟摆效应”?

但说起“钟摆效应”,很多家长并不熟悉,甚至很诧异这一效应为什么能与孩子情绪挂钩,其实这一效应的原理,还是和钟摆本身有一定联系的。

当我们给钟摆施以比较大的力气时,那么钟摆摆动的幅度就会比较大,但如果施以的力气比较小,那么摆动幅度就会随之减少。但无论是施以大力气,还是施以小力气,钟摆在左右两边摆动的幅度都一样。

我们不妨把这一效应放到孩子的情绪上,当孩子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正面情绪时,他们在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也就无法进行正常控制。所以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就会用比较极端的方式进行表达宣泄,例如大声哭闹、嘶吼等。

但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利用“钟摆效应”,其实就能帮助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至于总是用哭泣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孩子一遇事就哭怎么办?别着急,不妨试试钟摆效应帮孩子调整情绪

家长该如何利用“钟摆效应”帮助孩子?

在“钟摆效应”的影响下,孩子的情绪可以受到调整与控制,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去做,才能一步步地帮助孩子控制住情绪?

△帮助孩子正确宣泄自己的情绪

绝大多数家长在遇到文章开头的那番情景时,可能都会像那位妈妈一样,强制性地要求自家孩子闭嘴,不允许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哭闹。

这其实也是大部分家长解决问题的思路,认为只要能把源头堵住,问题就不会再出现了。

可是孩子的情绪并不像衣服上的破洞,他们在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如果只是被家长堵住了,那么也只能获得暂时性的解决,但并没有从根源解决这一问题。

因为当孩子的负面情绪被堵住了,在“钟摆效应”的影响下,他们的其他情绪也会被堵住。

这就意味着当孩子在开心的时候,可能因为情绪的压抑,使得他们无法将自己开心的表达出来。

孩子一遇事就哭怎么办?别着急,不妨试试钟摆效应帮孩子调整情绪

时间久了后,孩子就可能会变成看起来非常冷漠的人,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不会流露出来。

所以在“钟摆效应”的影响下,家长首先就要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的宣泄情绪,因为疏通远比堵住要好。

家长可以在孩子感到悲伤或者哭闹的时候,允许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大声哭闹,大声喊叫等。

那么在遇到比较开心的事情时,家长也要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正面情绪表达出来,因为这有利于处在对面情绪的宣泄。

因为孩子只有在经历了不同情绪的表达后,他们才能切实地领会到不同情绪的感受,同时也能为他们接纳自己的情绪打下基础。

孩子一遇事就哭怎么办?别着急,不妨试试钟摆效应帮孩子调整情绪

△引导孩子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控制

教育专家李玫瑾曾经提到:家长虽然应当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但是这种表达方式不能太过极端,而是应当可以收放自如地进行表达。

所以家长在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同情绪后,就应该对孩子的情绪控制进行引导了。

既然要控制情绪,那么就要帮助孩子了解自己出现不同情绪的原因,所以家长也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进行思考。

通过这样的换位思考,家长也能更好地与孩子讨论他们出现不同情绪的原因,从而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这样孩子也能理性地去思考自己一遇到事情就哭的的缘由,究竟是因为自己的情绪难以控制?还是因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

孩子一遇事就哭怎么办?别着急,不妨试试钟摆效应帮孩子调整情绪

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想些办法,例如在下一次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是否能用其他方式代替哭泣以及其他极端行为。

那么,通过这种方式的探讨,孩子也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

△尽可能地给予孩子情绪上的安全感

教育学家尹建莉是很提倡家长给予孩子安全感的,特别是情绪方面的安全感。

因为她认为情绪的影响力量非常强大,如果父母一直给予孩子不安或坏脾气,那么孩子将会受到成倍的负面影响。

所以在孩子遇到事情或者问题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对孩子动怒,而是应当将这种怒气化为孩子可以使用的力量。

特别是在家长并不清楚事情原委的时候,千万不要随意和孩子动怒,这样只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觉得家长对自己丝毫不在意。

比如,孩子想要吃的东西卖完了,孩子可能会因为吃不到感到委屈,所以会嚎啕大哭。

孩子一遇事就哭怎么办?别着急,不妨试试钟摆效应帮孩子调整情绪

那么在这个时候,家长如果只是强硬地让孩子闭嘴,可能孩子会为了不让家长生气,停止了哭泣,但是内心的委屈并没有消失。

但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和孩子说:“宝贝,我很理解你的难过,可是已经卖完了,我们明天早一点来好不好?”

那么孩子内心所感受到的东西将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家长对自己的理解,同时也在情绪上面给予了自己安全感。

结语

孩子遇到事情就爱哭,可能只是因为他们的情绪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所以家长可以利用“钟摆效应”帮助孩子。

其实家长帮助孩子控制住他们的不良情绪,也是一种拉近亲子关系的方式。

因为通过这种方式,也能让家长更为确切地了解自家孩子,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以及心理状态。

这无论是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还是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钟摆   效应   情绪   孩子   负面   安全感   力气   大声   内心   家长   事情   原因   妈妈   方式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