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均工资不到100元的年代,84岁清洁工竟捐款24亿,只为替夫赎罪

1984年,北京的一个小四合院里坐着一家19口人,他们围坐在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妇人身边,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幅惊讶的样子。就在刚刚,这个坐在中间的老妇人告诉他们,她要将她名下财产的八成捐出去。

而他们之所以惊讶,是因为这位老妇人财产的八成竟高达24亿元人民币。在那个时代,我国职工的月均工资都不足100元人民币。而这位年过八旬的老妇人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清洁工,她怎么会有这么多钱?又为什么要将这笔钱捐出去呢?这一切都要从她的丈夫赵欣伯说起。

月均工资不到100元的年代,84岁清洁工竟捐款24亿,只为替夫赎罪

赵欣伯


爱国青年到亲日汉奸

赵欣伯1890年出生于河北宛平,曾在清政府的禁卫军中当过卫兵因表现突出,所以被安排到省立天津北洋大学学习。因为接受了新思想,所以在学习期间他曾多次参加革命活动,后又主动加入了国民党。可以说那个时候的赵欣伯是一个抱负远大的爱国青年。也是在这段时间,赵欣伯认识了第一任妻子王碧琰,王碧琰是王府的一个歌伎,此人不仅聪明漂亮,还说得一口流利的日语,在一次偶然中两人相识,并互生爱慕,不久后两人就结婚了

结婚后赵欣伯就与妻子王碧琰去了日本,到了日本后的赵欣伯在明治大学读书,而王碧琰就教授日本人汉语,在经济上给予赵欣伯支持,虽不富裕,但两人的生活也十分美满。可好景不长,不久后王碧琰因患病而去世,痛失爱人的赵欣伯悲痛不已,一时变得十分颓废。而在此期间更是与日本的板原征四郎、土肥原贤二交往甚密,思想上也逐渐向他们靠齐,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汉奸。

不久之后,我们的主人公赵碧琰(原名耿维馥)走进了他的生活。赵碧琰1900年出生于沈阳的一个富裕的家庭中,是赵欣伯妹妹的同学,与赵欣伯在之前也是相识,在她的印象中,赵欣伯是一个年少有为,心怀民族的有志青年,试问这样的男生,哪一个情窦初开的女生不心动呢?

于是在得知王碧琰去世的消息后,她便开始追求赵欣伯,在她的猛烈攻势下,赵欣伯同意与其交往,但要求她将名字改成亡妻的名字王碧琰,沉浸在爱情中的赵碧琰便同意了,于是他们很快就结婚了。

不久后,赵碧琰生下儿子赵宗阳,在生下儿子后,她便随夫改姓赵了。而赵欣伯在儿子出生后,也逐渐从丧妻的悲痛中走了出来,并于1925年获得了日本帝国大学授予的法学博士学位,他也是第一个获得此学位的中国人。次年,赵欣伯在日本人的推荐下成了张作霖手下的法律顾问之后更是在日本人的一路扶持下步步高升,这也让他更加坚定地为日本人办事。

月均工资不到100元的年代,84岁清洁工竟捐款24亿,只为替夫赎罪

张作霖(左)赵欣伯(右)


九一八事件中,他不仅向日本人提供情报,还在东北沦陷后主动去劝降那些奉系军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第三天,日本关东军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就出任了奉天市市长,这一举动无疑得到了中国一些官员和世界人民的抵制。为了防止国际舆论恶化,日本参谋本部决定派一个中国人出任奉天市市长一职,但这个人同时又要“听话”,所以他们立即想到了在九一八事件中格外“卖力”的赵欣伯。就这样,赵欣伯成了奉天市市长。

赵欣伯在任期间,“尽心尽力”地为日本人卖命,他按照关东军的命令,协同日军打压抗日群众、欺压百姓、陷害无辜民众、打压民族企业、甚至还向中国人兜售鸦片、海洛因等毒品。短短几年的时间,他便获得了巨额的财富。这些财富一部分是侵吞张作霖等人的财产,另一部分是他在在职期间通过不法手段到处掠夺来的不义之财。

伪满洲政府成立后,由于赵欣伯在九一八事变中的“贡献”,关东军任命他为伪满洲政府的国立法院院长。当上立法院院长后的赵欣伯变得飘起来了,他认为满洲国的立法院就相当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会,于是就在立法院中安插他自己的人,发展壮大自己的羽翼。他还到处说自己不仅会说日本话,还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甚至跟亲信说:“立法会中没有日本人我也一样能把事情办好。”

月均工资不到100元的年代,84岁清洁工竟捐款24亿,只为替夫赎罪

赵欣伯(左一)


到了1933年的时候,国内大大小小的汉奸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所以对日本人来说赵欣伯也没有那重要了。而且赵欣伯的傲慢态度早就引得一些日本官员不满,所以关东军就以出差的名义将他派去了日本。

原定的出差时间是一年,一年时间到了以后,就在赵欣伯满心欢喜的准备再次回到国内大干一场的时候,一个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的消息传到了他的耳中,关东军派人来提醒他,他应该辞职了,与其说是提醒,不如说是威胁。赵欣伯在得到这个消息后终于明白了,日本人这是要卸磨杀驴啊。可知道了又能如何呢?他也不得不乖乖的递交辞呈。

政治上失意后的赵欣伯就带着妻儿侨居日本,他利用在职期间得到的不义之财开始在东京做起了生意。而这一次他也学聪明了,为了免去不必要的麻烦,他将在日本的财产都转到了妻子赵碧琰的名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和国内地形势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于是他在1938年带着妻儿又回到了国内,在回国之前,他将他在日本的财产委托给了好友铃木弥之助保管,他自己就只把那些财产的凭证带回来了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赵欣伯也以汉奸罪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关押在北平第一监狱。然而他却用贿赂的手段收买了当时的狱警,凭着保外就医依旧逍遥法外。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公安局再次依法逮捕了赵欣伯,这次,他知道自己死期将至急火攻心,血压突然上升,最后猝死在了狱中。

由于赵欣伯是作为汉奸罪被处以死刑的,而在那个年代和汉奸沾边的人无疑就是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更何况是汉奸的家属呢?为了不让家人受到别人的指指点点,赵碧琰改回了原姓耿,对外称作耿碧琰。从此便开始做着清洁工的工作,以此来贴补家用。她原本以为自己会平平淡淡的过完下半辈子,但是一个人的到来打破了这种平淡。

不懈努力追回财产

1963年,时任国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的廖承志来到了北京胡同里的一个小四合院前,他敲了敲门,一位老妇人走过来开门问:“你找谁?”这位老妇人便是本文中的主人公赵碧琰。廖承志回答说:“您好,我是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廖承志,我找赵碧琰,”老妇人顿时脸色一变,因为自从她改名后,她的身边就没有人知道她曾经叫赵碧琰,她不禁想眼前的这个人是谁,他怎么会知道我就是曾经的赵碧琰?为了减去不必要的麻烦,赵碧琰便矢口否认说:“你找错人了,我叫耿碧琰。”廖承志看出了她的顾虑便说:“你不用害怕,你丈夫的罪行我们不会牵连到你的身上,我来找你是为了帮你追回赵欣伯以你的名义留在日本财产的。”赵碧琰这才放下心来。

月均工资不到100元的年代,84岁清洁工竟捐款24亿,只为替夫赎罪

廖承志


听了廖承志的话,赵碧琰这才放下心来。她问廖承志说:“已经过了这么多年,这些财产还能要的回来吗?”

廖承志笑着回答说:“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国家决不允许本国公民的财产受到损失,我们一定帮你把它争取回来!”占赵碧琰问:“那我应该怎么做?”廖承志说:“只要你将当年在东京购买地产的地契拿出来,这些财产就能顺理成章地回答你手上了”赵碧琰听后不由地皱起了眉头说:“那些地契在赵欣伯死后,她已经全部烧了。”

廖承志听了后也皱了皱眉,不过一会他又说:“你先去派出所把名字改回来,后面的事情我们可以请律师帮我们去日本打官司,你放心,请律师的费用我们华侨办来出。”于是耿碧琰听从了廖承志的建议去派出所将名字改了回来。

可是当这个案子在东京法院进行审理时,财产的保管人铃木弥之助伪造了一份文件,上面写着:赵氏夫妻一旦去世,其名下的财产将无偿赠与玲木弥之助所有。他还声称赵碧琰早已去世,但由于他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赵碧琰已经去世,所以法官没有相信他,而当时中日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赵碧琰又无法亲自去日本要回这笔财产,所以事情也就这样搁置下来了。

但是由于耿碧琰将名字改成赵碧琰,导致她的汉奸家属身份被别人知道了。那段时间,她们一家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指指点点,甚至是平日里交好的朋友、邻居也对他们充满了仇恨。儿子赵宗阳失去了工作,孙子赵昭明被关进了监狱,罪名是“反革命报复罪”判了13年。那时候的赵家可谓是举步维艰。

月均工资不到100元的年代,84岁清洁工竟捐款24亿,只为替夫赎罪

赵碧琰(左)赵宗阳(右)


直到中日建交,铃木弥之助病故事情才有了转机。建交后不久,华侨会就赵碧琰财产一事向东京法院提出申诉,东京法院虽然同意了。但要求公开审理。于是,在此之后的几年里,出现了许多赵碧琰的冒充者,东京法院一时之间也无法判断其真伪,案件再次被搁置了。但值得庆幸的是,1976年,经过多方调查发现赵昭明无罪,最终从监狱中被放了出来。

1979年,这件案子在以此机缘巧合之下被中央外事领导小组组长耿飚和外交部部长姬鹏飞知道了,他们便委任时任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傅志人担任赵碧琰的代理律师,协助她拿回财产。

傅志人很快找到了案件的核心点,就是要在法庭上确定赵碧琰的的身份,于是傅志人专门为此制定了计划,他和他的团队历时8个月,走过了赵碧琰曾去过的每一个地方,找到了19份证词,其中包括赵欣伯的下属以及溥仪的胞妹三格格金蕊秀,在傅志人等人的安排下,金蕊秀与赵碧琰见了面,她一眼就认出了赵碧琰,原来她们曾是很好的朋友,于是金蕊秀同意出庭为赵碧琰作证。

月均工资不到100元的年代,84岁清洁工竟捐款24亿,只为替夫赎罪

傅志人


1984年,一切准备就绪。然而就在东京法院准备公开审理此案件的时候,赵碧琰却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前往日本,所以她决定让儿子赵宗阳代替她前往。

但这也就意味着前面所做的努力都白费了。因为赵碧琰无法到场,所以案件的核心就由证明赵碧琰的身份转变成了证明赵宗阳的身份。于是傅志人向法院提出了延期审理,然后继续开始了为期几个月的走访,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找到了赵宗阳在日本出生时的接生证明,以及他当时在日本生活的地址和好友。

1984年,傅志人与赵宗阳等人启程前往日本。最终,东京法院就此案做出以下判决:经对申诉人提供的诸多证据的审核,现判定北京的赵碧琰确系赵欣伯之妻,故撤销委托人铃木弥之助的代管权限,同意由赵碧琰亲自管理自己的财产。

到这里,为期20多年,新中国最大跨国财产案终于落下了帷幕。

捐出财产,替夫赎罪

消息传回北京,年过八旬的赵碧琰坐在四合院里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经过了这么多年,这笔财产终于拿回来了。而她本人也知道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和政府给予了她很大的支持。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做了一个决定,她决定把这笔钱的百分之八十,也就是24亿拿出来捐给日本的“中华文化教育财团”,以此来替丈夫赎罪。她对人说:“如果没有国家、政府、律师帮助我,单凭我一个人,是绝对拿不到这笔财产的。”这便有了我们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在听到她的决定后,大家都很惊讶,但经过了短暂的思虑后,儿子赵宗阳说:“我觉得妈说得对,我支持妈的决定。而且在知道这笔财产之前,我们一家人过得也很好,现在虽然捐出去百分之八十,但是也还有百分之二十,这些钱足以让我们的家庭生活变得比以前好多了。”

月均工资不到100元的年代,84岁清洁工竟捐款24亿,只为替夫赎罪

于是在1985年的5月,赵碧琰和正式以遗嘱的方式将这笔钱捐了出去。

的确,赵欣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汉奸,做过很多坏事。但他所做的这些事情在当时赵碧琰是不知情的,在她的印象中,她的丈夫一直是一位用情至深、年轻有为的男人。而在知道丈夫是一名汉奸后,她也将丈夫的大部分财产捐了出去,只留下一小部分供她和子女生活。这种深明大义值得我们去学习,国家也对她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她生命的晚年是在医院的高级病房中度过的,虽然没有任何职位,但国家依旧给了她高级干部的待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关东军   奉天   满洲   铃木   东京   汉奸   清洁工   日本人   日本   北京   财产   法院   丈夫   儿子   工资   事情   年代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