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这个“癖好”,隔着屏幕我都闻到了一个“骗”字

于正又作妖了。

他发了一条新微博,又把自己的大名送上了热搜。

后面还跟着一个吃瓜的表情。

于正这个“癖好”,隔着屏幕我都闻到了一个“骗”字

起因是昨晚,于正在微博发了一篇长文。

没错,又是爆料。

长文的内容很丰富,是关于娱乐圈女演员与经纪人之间的八卦和竞争。

里面涉及了ABCDE五个人,其中ABE都是女演员,C是经纪人,D是男演员。

人物关系很复杂,A和B是竞争关系,A和E演了同一部剧,D和E谈过恋爱,C是B和D的共同经纪人。

指代性字母太多,让这片长文看起来像古早的摩斯密码。

于正这个“癖好”,隔着屏幕我都闻到了一个“骗”字

而吃瓜网友们,就是伟大的福尔摩斯,很快就将密码破解了。

新剧刚刚官宣,就被豆瓣上黑料淹没的A是演员李一桐,她的新剧《了不起的女孩》刚刚官宣,就传出了"李一桐为了演女一号每集倒贴50万"的消息;

于正这个“癖好”,隔着屏幕我都闻到了一个“骗”字

和A合作的女演员E是金晨,《了不起的女孩》由两人一起主演;


于正这个“癖好”,隔着屏幕我都闻到了一个“骗”字

和E谈过恋爱的男演员是和金晨传过绯闻的邓论;

于正这个“癖好”,隔着屏幕我都闻到了一个“骗”字

女演员B是与李一桐的《鹤唳华亭》同期对打的《庆余年》女主角李沁;

于正这个“癖好”,隔着屏幕我都闻到了一个“骗”字

而经纪人C则是邓伦和李沁经纪人公钰涵。

于正这个“癖好”,隔着屏幕我都闻到了一个“骗”字

明码之后,众人还在猜测名单对不对得上,结果金晨的点赞,和于正在评论区的配文"感谢E刚刚给我点赞了"直接将戏份推向高潮。


于正这个“癖好”,隔着屏幕我都闻到了一个“骗”字

于正、李一桐、金晨三个人都上了热搜。

含沙射影的内涵完几位艺人之后,于正又晒出了自己和李一桐的聊天记录,为其打抱不平。

同时,她还在评论区解释自己不是黑艺人,而是看不惯经纪公司,自己"不针对",粉丝"不必纠葛"。

自己爆料,又自己甩锅,高高拿起,再轻轻放下,于正的套路,吃瓜网友都快摸透了。

于正一贯喜欢用微博上的小作文来暗指明星,或者爆料。

这也不是他第一次因此上热搜了。

此前,他的微博小故事《夜奔》也引发了热议。

于正这个“癖好”,隔着屏幕我都闻到了一个“骗”字

那时他的新剧《鬓边不是海棠红》刚上映不久,他用剧中的人做主角,写了一出云老板被陷害的故事。

恰逢高云翔性侵案宣判不久,于正在文中暗指"云老板"是被陷害,当时《如懿传》和《巴清传》本该两剧对打,但因为高云翔事件,《巴清传》全部重拍,《如懿传》率先上映。

于正这个“癖好”,隔着屏幕我都闻到了一个“骗”字

虽然情节指向明显,不过于正在文章前特意标明了"故事纯属虚构",至于吃瓜群众对号入座,那就不关自己的事了。

时间再往前推,《夜奔》之前,于正就用一篇《茉莉》,将自己送上了热搜。

茉莉是谁?于正熟识的一位女演员,指代的是张檬。

当时张檬和金恩圣的恋情公开,于正在文章里写她整容、情商低、恋爱脑,最后还锤了她的小三传闻。

于正这个“癖好”,隔着屏幕我都闻到了一个“骗”字

更早之前,于正更是用《缘》里男女主因戏生情的小故事,内涵赵陈晓和赵丽颖曾经有过一段。

惹得已经生娃的赵丽颖直接在微博分享了一首《我是来揍你的》。

于正这个“癖好”,隔着屏幕我都闻到了一个“骗”字

内涵袁姗姗、内涵范冰冰周迅、内涵肖战……于正的骚操作,简直多到让人数不过来。

这一次,除了一起上热搜的金晨和李一桐,作文里被无辜提及的另外两位主人公李沁和邓伦,大概是满脑袋问号吧。

于正的爆料吸引了一大批吃瓜群众,大家吃到最后,猛然发现自己被骗了。

于正为什么会突然爆料?

他上一次《夜奔》的小故事是在《鬓边不是海棠红》播出的宣传期,上上次爆料张檬,又蹭了她官宣恋情的热度。

每一次有动作,就会顺带着宣传新剧。

而这一次为李一桐说话,大家毫不意外地在于正的新作品《大唐女儿行》主演名单里,看见了李一桐的名字。

于正这个“癖好”,隔着屏幕我都闻到了一个“骗”字

有一句古话说的好,无利不起早。

怪不得他冒着得罪邓伦李沁两家的风险,也要写小作文爆料。

这一次热搜,一上就上了三个,这一出,简直是搞了一次免费的宣传。

妙极。

于正的每一次爆料,都拥有很高的流量和话题度,流传甚广。

其实,这种方式已经是业内常规的营销手法了,用明星引发争议,带来话题度的同时,也实现了对新剧的宣传和预热。

于正这个“癖好”,隔着屏幕我都闻到了一个“骗”字

你以为的瓜和爆料,其实是提前宣传的营销手段,你以为好玩有趣的梗,其实是商家的营销噱头。

比如喜茶的微博抽奖,三次抽到带着竞争品牌产品的ID,还因此上了热搜。

第一次开奖时,你觉得有趣;

于正这个“癖好”,隔着屏幕我都闻到了一个“骗”字

第二次开奖时,你觉得好巧合;

于正这个“癖好”,隔着屏幕我都闻到了一个“骗”字

当第三次同样的套路上了热搜,或许就该考虑,这是不是一种宣传方式了。


于正这个“癖好”,隔着屏幕我都闻到了一个“骗”字

营销是行业需求,获得流量、扩大宣传,是营销的目标。

流量是什么?是单位时间里对话题的关注度、浏览量。

流量的本质,是数据,也是经济价值。

这个时代,流量可以人造,话题可以制造。

眼球经济下,商家用各种手段吸引你的注意力,然后实现流量变现,最终实现经济价值的兑现。

流量为王的时代,为了追求流量而制造话题,过度营销的状况也一直存在。

这不仅造成了占用社会公共资源的问题,也让公众产生了消极情绪。

为了流量不择手段的结果,就是娱乐至死。

某种程度,我们都被这些流量“欺骗”了。

身处舆论的漩涡里,我们呼吁理性的回归,让流量回归本义,成为中性的代名词。


文/圈姐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摩斯   福尔摩斯   癖好   新剧   套路   女演员   海棠   茉莉   爆料   经纪人   内涵   流量   屏幕   竞争   恋爱   话题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