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三)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复灭吴越,至此,泉、漳二州正式顺归宋王朝,福建全境才真正纳入宋朝版图。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晋江县东北部16里置惠安县。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三)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复灭吴越,至此,泉、漳二州正式顺归宋王朝,福建全境才真正纳入宋朝版图。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晋江县东北部16里置惠安县。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三)

至此,泉州领七县:南安、晋江、同安、德化、永春、清溪、惠安。割所属莆田县、仙游县别为兴化军。(清·乾隆《泉州府志·卷3》)。太平兴国八年(983年):闽地从两浙西南路分出,独设福建路。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三)

雍熙二年(985年):泉州改隶福建路。宣和三年(1121年),清溪县改称安溪县。至此,泉州辖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7县。宋代澎湖已正式划归泉州,隶属晋江县管辖。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三)

建炎元年(1127年)七月,福建(泉州)提举市舶司并归转运使。建炎二年(1128年)五月,复置福建(泉州)提举市舶司。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南外宗正司由镇江迁置泉州。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三)

绍兴二年(1132年),福建提举茶盐官兼领福建市舶司。十月,移司泉州。乾道七年(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在澎湖建造房屋200间,派水军长期驻守,并编管台湾户籍。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三)

乾道八年(1172年),毗舍耶人再犯晋江沿海,始置水澳寨(官称永宁寨),驻扎水军60名,以为防御。嘉定年间,真德秀知泉州整修,增驻水军50名,并于永宁石湖新造军房50所,额定兵员325人。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三)

淳熙十三年(1186年),泉州城南置宝林寨,城东置法石寨,分兵守卫。嘉定十一年(1218年),在晋江县围头澳置宝盖寨,由宝林移120名士兵来此守卫,节制建平、清石诸屯,加强海防。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三)

淳祐间(1241年~1252年),泉州户口增至255758户、1329940人,为历史上第一次人口高峰,由上州升为望州。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廷在泉州设立行宣慰司,兼领行征南元帅府事。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三)

至元十四年(1277年),元廷在泉州设置市舶提举司。至元十五年(1278年),福建全境入元版图。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领南安、晋江、同安、安溪、德化、永春、惠安七县,泉州属福建行省,省治设福州。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三)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二月,再设泉州行省。至元二十一年九月,泉州行省并入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九年复设福建行省。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三)

至元二十七年前后,开始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泉州路同安县。当时澎湖列岛有居民1600余人,贸易至者岁常数十艘,有“泉州外府”之称。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泉州   至元   惠安县   永宁   德化   永春   澎湖   安溪   惠安   南安   晋江   太平   行省   时世   水军   光明   福建   口岸   名城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