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一)

泉州,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城,隶属福建省,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被列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一)

泉州最早开发于周秦两汉,公元260年始置东安县治,唐朝时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曾有“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之盛景。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一)

泉州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有开元寺府文庙清净寺等。泉州境内溪流多达34条,总长1620公里,已发现各类矿产46种,地质勘查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29种。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一)

2021年5月,在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泉州获评为二线城市;7月25日下午5点35分,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在提交大会审议正式获得通过,成为新的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一)

泉州是闽南文化源头,周秦开始经济开发,于260年(三国时期)始置东安县治,至今有1750多年的历史。泉州上古为百越地,《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一)

夏、商两代,泉州地属扬州。西周时,为七闽地区。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属闽越地区。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立闽中郡,泉地归之,闽越族酋长无诸所领。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一)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无诸因助汉灭秦、楚之功,被封闽越王,领闽中故地,泉地属闽越国。始元二年(前85年),因遁逃山谷未迁的闽越民繁衍,设冶县,在今福州,隶属会稽郡。泉地属之。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一)

吴永安三年(260年),会稽南部都尉改为建安郡,建安郡侯官县地置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丰州,为本地设县置治之始。辖今泉州(今德化县属侯官县)、莆田、厦门及漳州部分地区。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一)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置晋安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管辖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四市地,县治在今丰州镇。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战乱,衣冠士族南渡入闽,沿古南安江两岸聚居,改南安江为晋江。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一)

梁·天监间(502年~519年),析晋安郡置南安郡,下领三县:晋安、龙溪、兰水;郡治设于晋安(今南安丰州)。泉地属南安郡晋安县。陈·永定元年(557年),在晋安郡置闽州(今福州),辖晋安、建安、南安三郡。天嘉六年(565年),闽州罢,仍隶东扬州。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一)

陈·光大二年(568年),于晋安郡置丰州(今福州),南安郡属之。分南安地另置莆田县,属丰州之南安郡(今泉州)所辖。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一)

开皇九年(589年),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改丰州为泉州(今福州),南安郡撤销,晋安县改为南安县,归其管辖。福建历史上首次出现“泉州”之名。

中国名城系列:唐时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光明之城——泉州(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泉州   东安县   开皇   东安   建安   南安   莆田   安县   漳州   时世   西晋   扬州   宋元   光明   福州   厦门   口岸   名城   中国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