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老师教育随笔——阅读分析与品质问题


杜老师教育随笔——阅读分析与品质问题

杜老师教育随笔

阅读分析与品质问题

昨日晚辅,随记一笔。

简餐做的包子,王老师亲手做的,热腾腾,香喷喷,给孩子吃的东西,我们从不马虎——顺便王婆卖了个瓜哈。

一切就绪,多数孩子做起语文卷子,我不敢大意,全程贴身辅导。北屋的几个学生忙着写作业,都挺忙的。

“老师,这怎么做?”一个女生求教,我一看,阅读题:课文中选段,回忆李大钊选段的最后一句,语言描写,说说体会到什么……“这个呀,你想啊,这段话主要意思是什么?说明李大钊重视革命工作?对吧?这是核心,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把精神加进去。”她懂了,回去写到:体会到李大钊喜欢工作,生命有危险……

“概括再准确一点: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我加以更正。

“老师,这个呢?”“这个……”许多同学都问起《九个炊事员》的分析题:有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划线部分体现出炊事员什么精神品质……”

我很感慨,不难呀,做了许多类似的阅读分析卷了。我拍拍手叫停:“来,一起看看。你们无论做配套练习,还是答各类卷子,都别忘了复习和整理,相类似的难题,不熟练的习题,相同的答题方法,大同小异的答案……”

这就是魏书生再三强调的自学力了,没有这种训练,不动脑逐日提升,那就始终是做一题会一题,做过了,扔掉了,忘记了,临考试了,再慌慌张张地搞大突击,弄的自己灰头土脸晕头涨脑的,太被动了——平时主动复习整理,什么都有了,这才是会学习,主动学习。

“人的大脑是必须要经常进行整理的,就像仓库,知识就是货品,你不整理,都堵在门口,能不蒙头吗?”我还是忍不住罗嗦了一句,“你看这个环境描写,遇到好几个了吧?就说写长征的课文和阅读选段吧,《过草地》、《军需处长》、《金色的鱼钩》、《炊事员》……以后还会经常出现,答法就一个:环境描写突出写了什么?衬托出人物什么(形象或精神品质)?比如这个吧,就是‘突出了环境的险恶,行军的艰险,衬托出某某的高大形象’——答案不唯一,相类意思,扣住要点即可。”我说完了,但仍然有些同学答不全,我又说了一遍,最后又写到了黑板上,这次概括成一句话:突出行军的艰难,衬托出人物的光辉形象——我经常刻意地让孩子们感觉到语文不要死记答案,不唯一,要学会分析概括。


杜老师教育随笔——阅读分析与品质问题

第二题,划线句子体现什么品质?仍是需要统一整理的题:这类人物形象,品质相似,两条:1、舍己为人(军需处长再加两个:一心为公,不怕牺牲。)2、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忠于革命事业)。记不住吗?《军神》中的刘伯承就要去掉1,改成意志无比坚强——钢铁般的意志;英勇无畏精神;对革命事业……)

“好了,答完的同学别忘了做整理,只整理本单元的也行,先有个开始吧。”我抓紧跟进诱导——很遗憾,此题答完,许多同学大气长喘,急忙刀枪入库,生怕老师再问一句:“你怎么不整理?”

唉,诱导难,填鸭易,活学还是死学由此可辩。

学习之道,首在品质,家长可知否?

这么久了,我们听到的就是一个声音一个意思:我孩子的成绩——分啊分……其实你孩子首先是品质短腿,是品质在屡次拖他(她)向后掉……比如只做喜欢的数学,做完之后就开始任性,语文能少写一个字,绝不多写,作文遇到困难,老师凑上来贴身讲解都不愿意,因为太累,人家把本子一收就完事了,你多什么事呀!

懒汉!——这是品质大忌呀!

遇事不坚持——能有几件事顺利?有哪几件事不需要坚持?人的水平不就是坚持来的吗?

再说自律,安静一刻钟?难,太难!

以上只说三点品质问题,都是大问题——我没见几个家长说起这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之难,不是难在知识本身,而是育人。

有趣的是,品质不纠,分也难保——因为这才是根本所在,所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由阅读练习谈及品质,就说这些吧,不知有益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炊事员   品质   老师   选段   军需   卷子   课文   随笔   语文   答案   形象   同学   事业   精神   环境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