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春: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

自然是人的生活世界的一部分。人的生活世界由天地人所构成。其中,天地就是自然。自然并非远离人而孤立存在,而是与人发生关联而共同存在。自然参与了欲技道的游戏活动。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彭富春: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

■ 文| 彭富春

比起人类的历史,自然似乎没有历史。至少人类历史的变化的剧烈远远超过了自然历史的缓慢。但自然美却是有历史的,而且有和人类一样的历史。这在于它依赖于人类的历史特别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

事实上,自然是人的生活世界的一部分。人的生活世界由天地人所构成。其中,天地就是自然。自然并非远离人而孤立存在,而是与人发生关联而共同存在。自然参与了欲技道的游戏活动。第一,自然成为了人的欲望之物。人生存的许多欲望是通过自然而满足的。如人的吃喝、穿衣和居住等都离不开自然的资源。第二,自然成为了人的工具之物。人的许多工具是自然物构成的。有的是直接取于自然,有的是间接取于自然。前者如石器,后者如铁器等。第三,自然成为了大道的显现。大道显现于天地万物之间,人领悟这种大道,而且践行这种大道。

当然,在漫长的历史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

人类对于自然首先是畏惧。在远古的狩猎和采集时代,自然是强大的,人类是渺小的。虽然自然也赐给了人类的安生之所和生存的一般条件,但它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不可克服和不可预料的灾难。面对自身所生存于其中的自然,人类主要是畏惧,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崇拜。

其次是遵从。到了古代的农耕时期,人类开始意识到自然的奥妙,如四季的交替、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繁衍等。人类按照自然的时令从事种植和生产。人类居住在大地上,也就是居住在自己的田园之中。人在遵从自然时,一方面保留了对于天地的敬畏,另一方面却发展了对于山水的留恋。由此产生了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田园画卷和牧歌。

再次是征服。近代以来的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主体,自然是对象。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甚至表现为主奴关系。人通过技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甚至控制自然。因此,人对于自然是一种技术的态度。自然丧失了自身的本性,只是变成了一个可被技术化的对象。

最后是友爱。到了我们所处的时代,由于生态危机的加剧,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人利用技术对于自然控制的恶果,它不仅危及自然,而且也危及人类自身。人们开始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要求人与自然相互和谐发展。归根到底,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因此,人类要热爱自然。#大道哲学#

彭富春: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

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选自《美学原理》,标题为编者所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慧能   人与自然   安生   人民出版社   关系   历史   孤立   国学   畏惧   大道   人类   自然   天地   世界   技术   彭富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