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人机制“三九”:《大败局 Ⅱ》—吴晓波

常言道“胜者王侯败者贼”,如果没有同条件下的对比,这句话始终是对的,也算是对成功者的警示以及对失败者的慰藉。恰恰华润没有给三九这个机会,数据的意义让很多解释变得空洞无力。

每一个知名的企业家,不论最后的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在他激昂奋进的时代,都会开创性的树立起属于他独有的若干个“第一”。比如“三九”,是出租车顶箱广告的中国发明者,是明星代言广告的首创者,是美国时代广场上第一个中文广告牌的树立者,更是改变国有机制效率的“一人机制”的开创者。

但这个案例可能更要说的还是“战略与战术”的问题。

1985年的笔架山,43岁的赵新先带领14个人创办了南方药厂,靠着一个胃病的中药配方把企业做到了销售额超亿元;

“三九”的第一次战略扩张是“下山摘桃子”。乘着国有企业改革中“国退民进”的浪潮,1996年到2001年期间出手并购了140多家地方企业,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医药企业,其主体还是在医药领域。借助“三九机制”的管理效用,其中不乏有很多的成功案例,让老企业重新焕发出青春;

“三九”的第二次战略扩张方向开始瞄准了互联网及资本市场,变成了“以生命健康产业为主营,网络信息和金融租赁量大产业为支柱”。其主营就好比飞机主体一样,两大支柱则是飞机的两个发动机。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一个是主体里面医药的研发毫无进展,二是在金融市场上的资本违规;

“三九”的第三次战略扩展是回归专业化。回归专业化这本是没问题的,但当时提出的“三化战略”是“中药现代化、中医专业化、健康服务化”。同时实施“麦当劳计划”——建立全球连锁中医诊所网络,“沃尔玛计划”——编制国内最大连锁药店网络。赵新先的第三次扩张被形容为“战略清晰、战术紊乱”,“制药业属于生产领域,连锁药店业务属于流通领域,医疗健康更侧重于服务领域,三个业务虽然均和“医药”有关,但是实质则截然不同,投资风险更大。”

“三九”的生死劫依然没有逃脱资本无序扩展,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并由此引发出冲上了“产权问题”的老路,站在了悬崖边上。也许没有了企业家的骄傲就不会发生大胆逼宫国资委的事情了,结局可能会更加温和一些。

赵新先用20年的时间,从笔架山的窝棚里出发,最后又回到了笔架山上的囚室里。这里面的原因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在这里我们只讨论“战略与战术”。

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上,“三九”应该说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实际上最大的危机还是在资金安全上,资金链条无法支撑起企业扩张的速度。“三九”在2003年发生财务危机,被银行纰漏欠债98亿元,其实在2002年底,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已经高达92%。这已经是在一条钢丝上悬挂着一头大象了。

对比与华润的扩张,都是多元化的战略,但是华润在整个过程中坚持“银行负债不能超过股东资金的一半”,这就在战术节奏上更加稳扎稳打了。

“三九”的第二战术问题是专业。进入一个行业,先专业化,然后全球化,这才是赚钱的唯一途径。三九在多元化的战略上大步向前,但是并没有深入研究这个领域的核心技术,同时在原本的医药主体上,依旧停留在吃老本的层面上,技术研发同样变得停滞不前。

大前研一说,利润来自于实力,而不仅仅是成本更低,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要努力做得更好。为了做得更好,你必须有自己的技术秘诀。

核心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

2007年,陷入绝境的三九被华润收编。离开了赵新先的三九并没有一同消失,2008年华润三九获评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百强企业。2009你,营业收入48.53亿元。


(7)一人机制“三九”:《大败局 Ⅱ》—吴晓波


(7)一人机制“三九”:《大败局 Ⅱ》—吴晓波


(7)一人机制“三九”:《大败局 Ⅱ》—吴晓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华润   机制   败局   中国   药店   支柱   企业家   战术   主体   资金   领域   战略   医药   健康   网络   企业   吴晓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