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折翼“科龙”:《大败局 Ⅱ》—吴晓波

科龙前世今生太有代表性了,标准的三段式梯形折线。

第一段是异军突起。

84年,潘宁在一个“乡镇集体企业”的基础上创立出来的容声电冰箱品牌,92年小平同志在厂区参观时,曾感慨万千的问了3次:“这是乡镇企业吗?”。在全国电冰箱产销量排行榜中曾连续8年稳坐第一宝座。97年在香港获评“中国最佳管理公司”,可谓是拥有着辉煌前半生的。这是13年。

第二段是巨大转折。

一切也都是因为产权的问题。企业由潘宁创办,但在产权上则属于镇政府,经营团队无任何股权。在重大战略问题的决策上,创始人却无可奈何,比如企业并购、比如技术引进、比如发展战略等,这一切都是巨变的因。94年科龙的诞生就是在尝试着解决股权问题,但是当这种独立倾向开始浮出水面的时候。在整个98年里,潘宁一直都在全国各地考察生产基地,却在12月份突然宣布辞去总裁,继而卸任董事长。在不对外做任何解释的情况下迅速移民加拿大,自此再为对倾注了毕生心血的科龙未说过一句话。转折只需要1到2年。

第三段是急转直下。

连续的继任者都没能有效地掌控这条巨龙,于是只能进行出售。本来格林柯尔的收购让科龙有了起死回生的起色,但顾雏军好像最热衷的还是资本运作,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或者只是为了把新娘子打扮的更漂亮一些。本来游戏还能继续下去,毕竟科龙的品牌效益尚在。郎咸平成了格林柯尔的终结者,把资产并购的遮羞布在公众视野里给揭开了,顾雏军05年被批捕,06年科龙成为上市公司第一亏损企业,继而被海信收购。这个陡坡仅仅7年。


针对着潘宁与科龙案例,周其仁教授感慨颇深,特意撰写了文章《可惜了,科龙》,对人力资本是否属于产权构成提出了疑问。假如当初能够以潘宁团队为基础对科龙进行改制,也许不会出现今天的问题。但这一切也只能是一个假设,毕竟镇党委的思想在那里摆着呢。

现在国家正在加紧推进混合所有制的改革工作,以前我一直不太理解,认为这没有任何用处,混改接不了话语权的问题,最多只能是一种对经营层的绑架而已。从科龙的身上却给了另外的启发。目前国有投资公司和国有运行公司已进行了明确的职能界定,在竞争性行业中,如果把经营团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释放出来是一个主要问题,单核心还是决策权。

党委在企业运行中如何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党委会与总经理办公会的双重决策的责权利划分是关键。这件事情上目前有两种做法。

一种是清单制。针对企业经营问题,两会分别列明各自决策事项的范围和标准,各尽其责,也就是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针对需要重复决策的内容,党委负责决定事项能不能办的问题,并给出一定的意见。经营班子负责解决如何办的问题,重心放在执行上。但其中存在的问题就是这个范围大小和标准高低的问题,边界裁判权的大小,决定着企业自由度的大小。还有就是党委给出的意见如果存在问题,经营班子是否可以否决呢?如果不能否决,除了责任又如何界定呢?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

另一种是把关制。对于企业经营问题,党委只是负责对大方向进行把关,也就是给出事项可否由经营班子进行讨论,不对结果给出意见。简单说就是这件事你们经理层能不能去讨论我说了算,讨论完了干不干、怎么干你们自己定。这样确实把自由度放得比较宽了,但又存在党委如何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问题,这是个责任问题。

公司法、股权、党委,如果能够水乳交融,取长补短,这是一个大课题,同时还掺杂着人性的问题,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治理和企业经营发展的一个问题。


(2)折翼“科龙”:《大败局 Ⅱ》—吴晓波


(2)折翼“科龙”:《大败局 Ⅱ》—吴晓波


(2)折翼“科龙”:《大败局 Ⅱ》—吴晓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凯撒   海信   巨龙   败局   自由度   电冰箱   班子   股权   党委   产权   事项   大小   团队   意见   标准   企业   吴晓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