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男孩动手打亲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家长该如何建立权威?

经常有家长气急败坏地向我诉苦:“我家孩子太不听话了,我让他写作业,他偏要去看电视,我给他报了辅导班,他不仅不去,而且还给我甩脸子,气死我了!”

前不久,小区里竟然有一位15岁的男孩子动手打了自己的爸爸,男人气得直哆嗦,怒斥孩子:“你给我滚!以后不要叫我爸了!”没想到,孩子一声不吭,扭头走了。

明明是我们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孩子,为什么对我们的话当成耳旁风,甚至敢公然和父母对着干?

孩子越长大越不听话,父母的“权威”去哪儿了?

15岁男孩动手打亲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家长该如何建立权威?

家长权威:从“过度膨胀”到“儿童至上”

在传统中国的道德观念里,父亲在家庭中具有无上的权威:“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彼时,家长的“权威”是非常高的,处于一种过度的膨胀中。父母在家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孩子只是父母的私有物,父母对孩子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要求孩子必须无条件地服从。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计划生育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像宝贝一样被大家族宠爱着,此时,大家奉行自由主义和儿童中心主义,认为孩子在童年时期应该无忧无虑地成长,家长不应该过多干涉孩子的自由。

从“过度膨胀”到“儿童至上”,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无论是哪一个极端,都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15岁男孩动手打亲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家长该如何建立权威?

“过度膨胀”时期的家长权威过重,容易压制孩子的天性,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扭曲发展,导致孩子的人格变形,缺乏独立性;而“儿童至上”的家长权威,又把孩子放到了一个过于完美无瑕的角色,忽视了对孩子的规则教育和习惯养成,是一种缺乏边界意识的教育方式,容易养成满目自大、霸道娇纵的成年人。

洛克关于家长权威的“爱”与“畏”

关于父母权威的论述,我个人最喜欢英国著名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的说法。

他认为,较早地在儿童心目中树立家长权威可以使儿童便于管理,有利于引导儿童朝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成为合格的绅士。

在这里,他把家长权威归纳为两个字:“爱”与“畏”。

一方面,要让孩子对父母产生爱慕的心理。即:“你对于他在各种年岁的时候所应有的自由,又能让他尽量去享受,对于他的稚气的举动,欢乐的态度,也看成在年纪极轻的时候的必有的现象⋯⋯使他在你的跟前不受到约束,你把他看成你的一个伴侣,宽容他,爱怜他,尤其是当他做事做得好的时候,便用合于他的年岁的、 ‘自然’教给父母的、比我教得更好的种种方法去抚爱他,向他表示亲热,使他知道你在照顾他,爱他⋯⋯使他对你产生了特别爱慕的心思。”

另一方面,也要使儿童对父母产生畏惧的心理。即:“如果他顽梗地坚持着去做你曾禁止他去做的本性不良的坏事,尤其是说谎,你就始终用严厉的态度去对待他,使他对你产生了一种必要的畏惧的心理。”

15岁男孩动手打亲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家长该如何建立权威?

那么,什么时候树立父母的“权威”比较合适呢?

洛克认为,父母应在儿童刚懂事的时候树立家长权威,最好在3-6岁。

“你如果希望你的儿子过了儿童时期以后仍旧服从你,你便要在他刚刚知道服从、知道自己是归谁管教的时候起,立刻树起做父亲的威信。”

根据罗伯特·菲尔德满的发展心理学理论,3-6岁的孩子开始表现出自我中心思维,从自己的角度看世界。此时的孩子最是纯洁与纤弱,容易接收外在的观念,可塑性非常强,也是最容易接收父母管教的时期。

父母若是在这一时期运用好“爱”与“畏”的规则,让孩子爱慕与敬畏,那么,父母在孩子心中便是不可侵犯的,如同自己天性中的原则一样,对父母的顺从也会变得非常自然,没有太多勉强之意。

15岁男孩动手打亲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家长该如何建立权威?

如何建立家长的权威感?

关于如何树立家长权威,洛克为我们寻找了四个途径:

第一、巧用“荣誉感”,保留“羞耻心”。

洛克认为,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权威感并不是靠棍棒鞭笞出来的,也不是靠言语来训斥出来的,而是要充分利用好“荣誉”这把利剑。

“儿童对于荣誉是极为敏感的,他们觉得被人家看得起,尤其是被父母及自己所依赖的人看得起是一种快乐。”

当孩子做正确的事情时,父母可以对他大加赞赏,对他宠爱有加,让他感到荣誉倍至;而当孩子做错事、行为不当时,父母可以对其冷漠、不予理睬,直到孩子能够改正过失,并请求原谅,才能恢复以往的荣誉,重获父母的热情。

洛克指出,儿童对“荣誉感”的珍视,在于儿童保留着羞耻之心。“儿童的羞耻心与妇女们的谦顺之情是一样的,她不能够时时被人侵犯而仍保持下去。”

所以,虽然在建立规则的过程中父母可以对孩子实施必要的惩罚,但是,这种惩罚不能太过于频繁,如果经常给予孩子冷落或惩罚,孩子会渐渐失去羞耻心,而变得对父母的恼怒不再惧怕。

15岁男孩动手打亲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家长该如何建立权威?

第二、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瞧不起。

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时,妄图通过打骂或侮辱等方式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并希望孩子能够“听进去”自己的话。殊不知,这样反而是把孩子推向了自己“权威”的另一面——“鄙视”。

事实上,对于习惯盛怒的父母、爱打骂孩子的父母、出口说脏话的父母,孩子们是持有一种鄙视的态度的,他们会认为父母这是一种降低身份的表现,从而减少了对父母的尊敬。

同时,伴随而来的是,盛怒、打骂、脏话带来的副作用是:你的孩子无意之中学会了你的表达方式,实际一旦成熟,他就会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反击。

15岁男孩动手打亲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家长该如何建立权威?

第三、不要“倚老卖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作用。

时至今日,仍有很多家长带有特权思想:“我是你爸,你怎么这样跟我说话!”并不是年纪大了就有特权去犯错,也不是当了爹妈后,做错事就不能被别人说,相反,为人父母之后,更应该为孩子树立榜样作用。

“倘若某件事情,你认为他做了是一件过错,你自己却不当心做了,那么,他便一定会以你的榜样为护符,他有了这道护符,那时你再想用正当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错误就不容易了。”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说。

如果你想让孩子遵守怎样的规则,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这样,孩子才能尊敬你,并对你制定的规则产生“敬畏”。

15岁男孩动手打亲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家长该如何建立权威?

第四、平等健康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权威的建立,并不是靠刻意的疏离造成的,相反,父母应从小多跟孩子接触,尽量地把孩子养在自己身边,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有些父母由于工作忙碌,无暇照顾孩子,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孩子放在父母身边,有些是很小就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与孩子过早产生了分离,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过短,孩子无法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会对父母产生不信任的感觉。

尤其是当孩子长大以后,家长要平等地对待孩子,以朋友的友爱来处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15岁男孩动手打亲爹,孩子越大越不听话,家长该如何建立权威?

“无论他向你请教什么事情,只要那事情不致产生致命的、不可补救的过失,你就可以自居于一个经验较多的朋友,发表你的意见⋯⋯你应该把他看作一个青年人,他有你所有过的快乐与幻想。你不应该希望他的倾向和你一模一样,你也不应该希望他在二十岁的时候的思想和你在五十岁时候的思想没有分别。”这样不仅不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权威,反而会赢得子女的尊重与敬爱。

参考文章:

1、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付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 洛克的家长权威观探微,林海燕 邓胜柱,石油教育,2006年04期

我是人鱼妈妈,文学硕士,80后辣妈。专注研究家庭教育,每日为您分享家庭教育经验,关注我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洛克   护符   约翰   家长   羞耻心   权威   孩子   榜样   荣誉   时期   父母   规则   男孩   儿童   方式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