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长逝世:30天闪婚,独宠妻子57年,他是科学家,也是诗人

无比哀痛。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听到这个消息,全国人民都沉默了。本来还抱有一丝希望,袁老去世是一个假新闻。


等网络上辟谣了之后,松了一口气,但没想到没过多久,经过官方消息确认,袁隆平真的离开了我们。


袁隆平院长逝世:30天闪婚,独宠妻子57年,他是科学家,也是诗人


但是逝者不能复生,无论多么不愿意接受,活人只能承受无比的哀痛。


回顾他这一生,他做的是一件流芳百世,永垂不朽的丰功伟业。


“伟大”这个词,放在袁老身上恰如其分。


袁隆平院长逝世:30天闪婚,独宠妻子57年,他是科学家,也是诗人


袁隆平一生都在致力于杂交水稻的课题研究。


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杂交水稻之父”誉满全球,“国士无双”当之无愧。


袁隆平生前有三个梦想,每个都震撼无比!


60年前,他刚刚开启杂交水稻的研究,曾许下两个梦想:


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


他曾梦见水稻如高粱一般高,穗子和扫把一样长,谷粒犹如花生米那样大,人们可以坐在稻穗之下乘凉。


如今,他正带着科研团队攻克“巨型稻”,希望3年后实现亩产千斤,这一梦想将要成真,令人欣慰。


第二个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


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始于1979年。


袁隆平的团队还开通了国际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养了10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员。


如今他不仅完成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普及杂交水稻技术。解决了上亿人的吃饭问题。


一个国家的千秋万业,不就是吃饭问题吗?


一个人的双手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他的奉献是无可估量的。


袁隆平院长逝世:30天闪婚,独宠妻子57年,他是科学家,也是诗人


90岁的袁隆平本该安享晚年,但他却许下了生平的第三个梦想:


“攻克中国的盐碱地,彻底解决中国在粮食上的后顾之忧”。


为了自己立下的梦想,我们看到的他多少在田间地头,皮肤被晒的黝黑,眼神却异常清凉。


他相信只要坚持做下去总有一天会成功。


所以袁隆平对寻找他的人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就这样他一个人,带着一个团队,解决了中国人吃饱饭的问题,然后解决全球人吃饱饭的问题。


从30岁发现一株形态特优的稻株开始,到90岁高龄,袁隆平都还在为中国农粮产业付出。


就在上一年,袁隆平团队双季稻亩产突破1500公斤!袁老听到这个消息激动非常。


几个月前,他还在带着“海水稻”团队,在江苏测试耐盐水稻。告诉大家放轻松一点,不要太紧张。


袁隆平说:


“我们一生有很多东西需要坚守,如果浮躁了,就难以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有些事情,我们也要勇于放弃,必要的放弃,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坚守。”


袁隆平院长逝世:30天闪婚,独宠妻子57年,他是科学家,也是诗人


只要水稻在生长期,他就必定每天下田观察。


不管风吹雨打,不论是刚做完眼睛手术,还是肺部感染稍有好转,袁隆平在下田这件事上,有着超乎常人的坚持和执拗。


他就是一个水稻的守望者,像守望孩子般注视着这些水稻。他说不出具体的原因,可能是小时候饿怕了。


现在他想让饥饿这份苦难得以停止,让大家都能吃饱饭。


袁隆平为了水稻的科研工作,错过了生活中的关键时刻:


母亲弥留之际,儿子的成长转折点,妻子的陪伴,他几乎都没有参与其中。


从袁隆平身上,你会悟到什么是民族的脊梁,什么是纯粹的无私奉献者。


袁隆平院长逝世:30天闪婚,独宠妻子57年,他是科学家,也是诗人


袁隆平曾这样说:“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


人生看似很长,实际上很短,我们想做的事情或许很多,能做的或许有那么几个,但是真正能做好的不会超出那么一两件。


相对于那些一生朝三暮四,浑浑噩噩的人来说,回顾他这一生,励志艰辛,但幸福。


有一件有意义无止境的事业,等着自己日进一步的去探索,这不正是世人苦求不得的人生“意义”吗?


因为内心确定,所以步履不停。


之所以能心无旁骛的做研究,这离不开袁隆平妻子邓哲的功劳。


袁隆平院长逝世:30天闪婚,独宠妻子57年,他是科学家,也是诗人


袁老当年的实验条件是异常简陋的,而且赶上了十年风暴,实验几次被中断。


这些坎坷,他和妻子邓哲一切都携手走来过来。


邓哲是袁隆平曾经的学生,被袁老的人品和才华所吸引,与之结为夫妻。


之后,袁老仿佛找到了自己的天命一般痴迷于水稻的研究。


并为之花费大半生的时间。


那么打理家庭,照顾孩子,陪伴父母的都是妻子邓哲。


她在袁隆平背后那个默默付出一生。


两个人的相遇相爱的故事很简单,但是不平凡。


1953年8月,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之后,经由统一分配来到了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业学校任教。


并在此历经十几载光阴直到1971年1月份方才卸任。


就在这段时间里,他遇到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位情人:一个是研究一生的杂交水稻,一个是相伴一生的妻子邓哲。


这两件事出现的很稀疏平常,袁隆平也没有预料到自己会因为一棵稻子改变了教书生涯,也改变了一国,甚至全世界人民的生活。


他也没有预料到,自己会和那个温婉娴静的姑娘邓哲会走到一起。


袁隆平院长逝世:30天闪婚,独宠妻子57年,他是科学家,也是诗人


在邓哲的印象之中,她彼时曾说过袁老师的课教得好、人也好。


但即便是两人或有情愫但终归似他们这般脾性是羞于启齿的,碍于诸多因素也只能埋在心底。


他们周边有老师窥见了两人埋在心中的情愫,为此不断的撮合两个人。


当那层朦胧的窗户纸被戳破,两人便水到渠成的走到了一起。


一个月后,两个人就确定了要携手一生,他们筹备了一场简单但浪漫的婚礼。


那年,袁隆平33岁,邓哲25岁,婚礼在安江农校的礼堂中举行,这决定看似仓促,却又无比正确。


因为,两个都坚定梦想,单纯可爱的人,什么时候遇到都会是正确的相遇。


之后1966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实验被打断,1968年实验好不容易重新开始,700多株珍贵秧苗刚刚插上不足一月,便被人悉数拔除毁坏。


千辛万苦之下,最终在学校废井之中找到了5棵秧苗继续艰难实验。


而这段难捱的日子都是妻子陪伴着他,相濡以沫。


1971年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被调任其中工作之后,便意味着家庭一切事务只能交由邓哲一力承担。


并且此后的十多年之中承担起了照顾老人孩子的责任,亦或是袁隆平父亲去世之时袁隆平难以抽身,而邓哲代其将一应后事处理妥当,默默付出,毫无怨言。


事业和爱情最美好的状态,就是这样相辅相成。


袁隆平院长逝世:30天闪婚,独宠妻子57年,他是科学家,也是诗人


有一次邓哲突然病倒,突发病毒性脑炎,一度进入昏迷状态,是袁隆平悉心照料,给她擦身,讲故事,为她换衣,照顾她进食。


在袁隆平的坚持陪伴下,邓哲奇迹般的醒了,还没有留下任何的后遗症。


袁隆平更进一步的体会到的邓哲的艰难,后来他们出现到哪儿都牵着手。


两个人走过的这一生,有相伴,有分离,有困难,有不弃,付出有理解,真心有回应。


袁隆平院长逝世:30天闪婚,独宠妻子57年,他是科学家,也是诗人


袁隆平耗费半生的光景,实现了天下人都完成不了的梦。


成名之后,袁隆平偶尔会出现在大家眼前,我们发现他活的通透,随性。


他偶尔出差逛街,看到便宜衣服,就先在自己身上比试一下,然后又在助手身上比试一下,买上一大堆,回来就人人都发一件。


有次到香港中文大学去作报告,他就扎了条刚在街边用10元钱买的领带。


在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给他1.5万美元奖金,他全部拿出来,设立了一个杂交水稻基金,专门奖励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他讨厌高楼大厦,一直住在很普通的房子里。


成名于他而言,只是一件小事,生活没有什么改变。


有追求,又自在,他的幸福来自于内心深处!


袁隆平院长逝世:30天闪婚,独宠妻子57年,他是科学家,也是诗人


如今,辛劳了一生,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但是他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


袁隆平的一生事迹就像一团精神之火,将永远照耀我们前行,奋斗不止,探索不息。


先生千古,名留丹青,


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妻子   秧苗   试验田   亩产   流芳百世   湖南省   哀痛   永垂不朽   水稻   中国   院长   科学家   诗人   种子   身上   团队   两个   梦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