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一人一城去拜访阮昊的那天,他穿着一身羽绒夹克,一米八五的大高个儿,整个人显得意气风发。说话的时候,阮昊偶尔会眯眼微笑,从那双闪着亮光的眼睛里,可以感受到他的纯真和对周围新鲜事物的一种好奇心。


翻开他的个人履历,近乎完美,社会对精英的诠释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清华本科毕业后,他拿到全奖去普林斯顿学建筑,回国后成为两家公司的创始人,左手建筑事务所,右手互联网公司,曾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创业榜的创业者、登上过《纽约时报》,是哈佛艺术学院最年轻的访问学者,中国美院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而此时的他不过三十出头而已。


在各种身份中,换做他人可能会迷失自己,阮昊却对自己有着清晰的定位,他更喜欢叫自己为“设计革新者“,并且毫不避讳自己的野心,“我不想当什么大师,如果非要做出选择,我要做那个知道起点和终点的修高速公路的人,因为修路人比开车的人更伟大。”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First Mover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很令人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

如果世界是被千千万万个愿意去当”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和革新者改变和推动的,在泛设计领域的花名册上,一定会藏着他的名字,阮昊。

2014年,浙江天台出现了一所“奇葩”学校,天台县赤城街道第二小学,和人们所见到的小学迥异的是,这座学校将校园跑道被“搬”到了天上,从前听到上体育课,孩子们都是齐刷刷往楼下跑,如今是到楼顶上去,不仅能在城市风景里上课,仰头就能看到蓝天。这也是中国第一座屋顶跑道学校,还登上《纽约时报》。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天台县赤城街道第二小学


2019年,义乌新世纪外国语学校落成,

活泼的动线,明亮的配色,庭院和街巷,

让进入这所学校的所有人眼前一亮,

看起来不像小学和中学,

倒有了几分大学的自由和风度。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义乌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时间若再往前退一点,

2018年9月,小孩画笔下的“童话式乐园”般的校园

照进了现实,

一个个有坡顶的彩色小房子,

散落在未来科技城海曙学校,

这所梦幻校园拿下有“建筑界奥斯卡”之称的A+awards奖,

以及ArchDaily 中国建筑年度大奖、

Iconic Awards德国标志性设计大奖、

A&D Trophy Awards等十来项国际奖项。

孩子们兴奋得很:“就像在城堡里上学!”

而大人们则是顿生感慨:

“能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和生活,

我愿意重新回到童年!”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未来科技城海曙学校


以上神奇的学校背后的操刀者就是阮昊和他的小伙伴,相比起业内的各种荣誉和褒奖,“让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很快乐,看到这些房子的时候能够会心一笑”倒是更符合他的初心。

85后的阮昊总能颠覆某样事物的既定印象,让设计在实用性和美感之间获得平衡的同时,又能葆有一个最值得玩味的特质——“有趣”,这也是阮昊团队的设计最显著的一个记忆点之一。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85后设计师阮昊

就像人们对桌子的既定印象还停留在摆放东西,

抽屉里放生活用品这样的功能上时,

猫桌1.0横空出世。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这个在“米兰国际家居展”上惊艳亮相,

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网站头条的木桌,

颠覆了人们对桌子的想象,

让所有人产生了新的认知:

原来桌子不仅仅是冷冰冰的置物家具,

还能成为猫咪的乐园,

人与猫快乐共处的媒介。

“猫桌”的诞生也让

世界善待动物组织(PETA)头一回将

“为动物创新设计奖”颁发给了中国人。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阮昊,清华建筑系毕业后,被耶鲁、普林斯顿、哈佛三所大学同时录取,最终选择了去普林斯顿学建筑,2011年回国后跟一帮志同道合的人干了件大事,创业。


10年的时间,阮昊和他的团队从未停止过在行业里进行创新的尝试,在他看来,与其说这么多年一直在创业,不如说自己一直在创造,“创造是一件很美的事情。”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如果每个人的生命路径都可以寻得来路,那么可以说阮昊对创造的着迷从年少就开始了。


很小的时候他就喜欢拿着画笔在白纸上信笔涂鸦,4、5岁就梦想着有一天能当一个木匠,回忆起儿时自己在街头目睹木匠敲敲打打,像变戏法一样用木头造出板凳、小桌子的过程,至今他都印象颇深,他可以趴在旁边看木匠干活,一个多钟头都不挪身。


那时的他大概没有想到过,二十多年后自己会亲手创立一家设计事务所,和一家科技互联网公司。


如今,他也会好奇地盯着眼前的木头,只不过,木匠手里的板凳,变作了一个一个即将投入建造的城市创想,成为了改变一大波人工作和生活的、有温度的互联网科技创造。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阮昊和团队讨论设计方案


如果说儿时街边动手能力爆棚的木匠让阮昊的创意细胞被激活,那么他在精神上的领航者应该是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大概七八岁吧,父亲曾和我说,如果你能够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些你创造的东西,这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长大后,阮昊成功地将对创造的感情转移到了对建筑的兴趣上,父亲的话也一直记在心里,“建筑是一种’凝固的音乐’嘛,建筑师们创造出来的东西,能够在世界上存在很长时间。”

读书的时候小伙子就是个学霸,大学选了建筑学专业,而后从清华一路杀到普林斯顿,不到25岁时他已成为了站在建筑学塔尖的那批人之一。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清华毕业后,阮昊选择了继续深造,在专业领域上的天才,让耶鲁、普林斯顿、哈佛都向他抛来了橄榄枝,阮昊最终选择了有着美国建筑设计思想智库之称的普林斯顿,普林斯顿的理论研究在不少领域独步天下,这非常符合渴望让自己在思辨的层面上有所提升的阮昊的期待。

这座拥有274年建校史的学校,对阮昊影响至深的是,对真理保持质疑的警醒。在普林斯顿读书时,老师曾向学生推荐一本书,布鲁诺拉图尔的《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颠覆了他过往的认知,也是从那时起,他开始认知到——


科学并不等同于真理,而是被建构过来的一套能够自圆其说、逻辑闭环的系统,然后让大部分人去相信它。


这样的理念的影响,让他不太相信已经被人贴上“真理”标签的东西,他更相信那些经过自己选择,并且亲自体验,并建构的逻辑。独特变得不再令人畏惧,世界每天都是新的,可以被自己建构的。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只不过每一次逻辑的建构,都需要经过一场十分带感的头脑风暴......阮昊从没在怕的。


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阮昊作为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最年轻的访问学者之一,曾经在美国有很好的工作机会,却是一转身就回了杭州,自己去创业。


在旁人看来可能会觉得何必放弃高薪自己折腾,树大好乘凉,无论是留在美国教书,还是进美国大型建筑公司,都会比跳出这个舒适圈要容易得多。


阮昊却觉得“不那么带感和有趣”,他认为“有时候一条路走到黑,也不错,反正年轻,也没有很高的机会成本,就试一试呗。”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建筑学背景出身的阮昊,始终没把自己当做纯粹的建筑师,他的野心和抱负想要依靠设计去实现的,建筑只是一个起点。

从2011年零壹城市建筑事务所成立到2016年美间科技诞生,一直到今天,阮昊和他的团队利用了十年时间,逐步构建出自己的设计王国,让城市因为设计变得更柔软、更有温度,让更多生活在当中的生命被善待。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回国后第一间办公室,是阮昊和零壹城市的团队伙伴一起设计的


无论是为一帮天真的孩子造一个更接近蓝天的跑道学校,还是将画笔中的乐园拉扯进小学的围墙之内,亦或是为铲屎官和爱猫造一个共处的空间,甚至是为软装设计师群体去造一个高效的工具......

阮昊和团队的每一个创造和设计,都是一场看似犀利的颠覆和反叛,而最终指向的却是使用者最柔软的内心。

硅谷有相当一部分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是设计师,用创造性设计方式去修复这个世界的bug,在阮昊看来,是一件称得上酷的事。于他而言,设计和艺术最大的不同,就是设计是用创造去解决问题的方式。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其实很多生活中的问题已经存在了,但是大多数人视而不见,是因为在人们心中,认定经验保留下来的东西,不会错的,这本身是一种成见。

就好比学校的建筑。

“如果做一个类比,你会发现普通的学校它和监狱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小孩和犯人有着同样的时间和作息表,学校广场叫做行政广场,每个学校就是一个一个简易地排列组合的教室。”

在阮昊看来,这样的建筑“不是很孩子”,而是围绕着管理者的角度,希望学校是安全和高效这个角度出发的,“其实学校不一定非得设计成那个样子,它可以更有趣,更好玩。”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阮昊和团队经手的每一个学校项目,他都会抛开既定的社会范式,尝试去解读孩子的内心,去思考孩子们真正想要的,是一个怎么样的学校。于是,就有了天台二小,中国首座跑道建在楼顶的神奇小学。

最初接到这个项目时,阮昊和团队就感觉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毕竟七千平米的用地,建设一万一平方米的小学,除非......拿掉操场?不行,一来中国的中小学有个环形跑道的硬性要求,二来如果孩子们没有这个跑道的话,六年的时间就无法快乐地奔跑。身为设计师,阮昊他们无法做出这样的决策建议。

面对这样几乎无解的状况,阮昊他们最后提出建一个环形学校。


但这样一个史上从未出现在中国的建筑,要落地,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零壹城市团队并没有胆怯,他们通过设计多层的围栏,来建比原有规范更高的高度,来保障孩子在屋顶活动的安全,建造过程中跑道下面每隔50公分去布置一个弹簧去减震,减少声音对楼下的干扰等等。这个最接近蓝天的跑道,从设计图纸变作了现实,超酷~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远远看去,被拥挤的楼房紧紧围绕的白房子,就像是一座海上的轮船,因为是环形的,200米的跑道被放到屋顶后,孩子们又多出了3000多平方米的活动空间,从体验上来讲,椭圆型的教学楼,让每个身处其中的孩体验到一种内向性的安全感。


这座建筑成功地用设计解决了学校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成为可以复制的建筑案例,让纽约时报大为追捧,写了专门的报道,还拿下建筑界奥斯卡之称的A+awards大奖。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在阮昊看来,设计最重要的是那些使用者,他一直希望自己的设计是有趣的,“有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希望我们的每一个建筑都有一个有趣的灵魂。美是会过时的,而有趣不会。”

再来,看这样一幅画。

这是阮昊和团队在设计未来科技城海曙学校的时候,找到一个小孩画出的心目中的学校的样子,发现画里有很多带坡屋顶的小房子,有街道。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零壹城市的设计团队充当的角色,

就是把孩子眼里的学校用设计语言翻译出来,

然后建设出来。

“设计本身从这个维度来说,

就是去解决孩子的内心对童话式乐园的向往。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28000平方米的空间,

最后呈现出来的几乎就是画上的样子。

15 个坡屋顶小房子散落在校园里,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每个房子都根据不同年龄段

学生的身高和对空间的需求来设计,

街道旁边种了绿色的树。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这样的一所学校

直接打破了城市里略显僵硬的建筑排布,

搭配上明媚的用色,

让整个校园变得活泼灵动。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设计在我看来其实是一个很轻松的事情,轻松指的是一种心态。”

阮昊说,在设计的时候,就是希望人们看到这个房子的时候能够会心一笑。就足够了。其实并不需要去考虑很多厚重的问题。


在这种心态里设计出来的作品,没有很多复杂的心机,轻盈又能让人身心愉悦。每次面对一个新的设计命题,懂得及时归零,保持纯真的心态,让零壹城市建筑事务所的作品总能藏着大大的惊喜。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2014年,他和团队被邀请去参加米兰设计周设计一款家具,“我就不想去设计一款普通的家具,我希望它能够有趣、好玩。”

时代不停往前推进,桌子里抽屉的储存信件的功能变得不再必要,人的腿和桌板之间留出来的二十公分的距离,就有些冗余了, 这二十公分对于猫来讲又恰恰是一个可以玩耍,适应它的身体尺度的空间。

“为什么我们不能给那些养猫的人一个人和猫可以共处一室的空间呢?”于是就有了猫桌1.0,它在米兰设计周一亮相,马上吸引了人们的驻足凝望。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想象自己如果是那只穿梭其间的猫咪,会不会觉得无比快乐呢。


猫桌2.0则是释放了更多自由给使用桌子的铲屎官,他们可以自己定义这个家具的样子,而对猫咪来讲,玩乐的空间也有了更多可能。


小小的一方空间,被美国《时代周刊》网站报道,还拿下世界善待动物组织(PETA)颁发的“为动物创新设计奖,而它透露出来的温柔,远不是一个奖项、一篇报道就能一以概之的。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当你看待一个事物时,假设是个刚出生的婴儿,用这种好奇的心态去审视所有的东西,而不是一种漠然的、以‘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心态去看待事物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有很多能够发挥你设计价值的地方。”

所以,你就不会奇怪,为什么设计师出身的阮昊和伙伴会为中国的软装设计师创建了一个提高设计和采购效率的互联网产品。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除了建筑和室内设计外,阮昊如今的精力重点还放在一个叫做“美间科技”的软装设计平台上


美间的这个点子最初的源头是,他和团队发现软装设计师总是要历劫一样,经历动体力多过于动脑力的“废操作”,比如抠图、手动计算成本和生成清单,一遍一遍地在全网翻产品图,在各种作图软件之间来回切换......而且俨然成了一种固有习惯和定律。


敏锐的阮昊洞察到,这些多年沿袭下来的惯例,始终没人去打破,甚至尝试去撼动,但它却是让整个软装设计过程复杂又低效的帮凶呀~


再一次,阮昊和一帮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勇敢地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我们可以把更多时间留给我们的创意。作为设计师,我们设计房子,设计家具,为什么不能为设计师们去设计一个互联网产品呢?”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这下,B端设计师人群和S端(工厂、供应商、平台方),原本距离遥远的两方之间,也因为这个平台第一次有了连接的纽带。也意味着,软装设计师从最开始的挑选产品到设计,再到最后的落地采购,都有了着落。设计师从来都是为别人提供解决方案,终于有人为他们着想了一回~


2016年美间刚上线,有位老爷爷留言说:这个工具真好,我儿子以后再也不用加班了,可以早点回家吃饭!


这个信息在外人看来不算什么,但对于阮昊他们来讲意义非凡。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阮昊和团队为软装设计师更快速准确地搜索图片而打造的暖心工具~


阮昊和团队的每一次设计的实践,都是一场勇敢的反叛,对既定范式的挑战。


比如为情侣创造的“不睡”的Mylines情诗酒店,来情侣酒店不光只有“睡”这个需求,你有没有想过,“不睡”,或许更有趣~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谁说黑科技零售店一定得设计成冷冰冰,

生人勿近的模样?

奇客巴士带你遛一遛~

让你在狂拽炫酷中,

真切感受虚拟和现实的碰撞。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酒吧一定是喝酒放空交朋友释放暧昧的地方?

NoNoNo,

来2100 Club全球首家区块链酒吧,

“To own、To think、To live until 2100”

才是这里的主题,远远看去,

这座空间的风格更像一个高端咖啡馆,

理性睿智的创业者,

在有落地窗户的空间里把酒言欢,碰撞思想,

没准你对面坐的那个人,

就是下一个正在改变世界的人。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阮昊和团队的野心从来都不是只设计一个项目,一件作品,去拿奖,而是更倾向于用一个设计解决一个问题后,能够为其他人带去灵感和启发,甚至可以规模化和产业化。


“举个例子,如果说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是一个在高速公路上开一辆非常漂亮的跑车的人,与其去做开跑车的那个人,我更愿意做的是一个修高速公路的人。”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接触过阮昊的人,可能会发现他的能量场很强,他说自己是那种上一秒沮丧,下一秒就能投入战斗的人,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危机”这个词,大部分人可能看到第一个字,而他则是把目光转向第二个。


当你试图去寻找他保持自己源源不断地输出创造力的秘诀,会发现两个关键字:自律。


每年阮昊都会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然后去实现它,“有一年我希望自己能够瘦下来,然后我瘦了50斤,今年我希望自己能把身体锻炼得更好,成为最起码半个美国队长,然后我就每天坚持去健身。”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设计师是一个“勇敢”的职业,为了让自己保持充沛的精力应对各种状况,他平时也会去尝试一些刺激的户外活动,比如去库布齐沙漠自驾冲个浪、去丛林探个险......


多年的修炼,他变成一旦去设定目标,就有足够的信心会去完成的那种人,“这种状态会融入到你的工作当中,当你有一念之差的时候,这种状态就会帮助你。“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从工作中跳脱出来,回归到生活当中。


阮昊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儿时因为奶奶家在西湖边,西湖就是他的游乐园,尽管17岁去了北京,后又去了美国,那份故土的羁绊还在。


26岁回到杭州,数十年来,他见证了杭州不断变大,变得更智能化、更有科技感、空间感,但是他仍旧希望杭州成为一个足够大的城市的时候,不会丢失掉它原有的亲切和有趣。这是一座城市十分宝贵的初心。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岁月一往无前,阮昊亦不再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但凡有过生活阅历的人,都不会否认这样的事实:真正有力量的人,往往是单纯的。

从少年时代迷上从无到有的创造,到如今以一个设计者的身份活跃在自己选择的领域,在外界看来,阮昊是这个时代的精英,登上过《时代周刊》,入选过《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是21世纪全球50家50岁以下的创新设计师、拿过中国青年建筑师的最高荣誉“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拿过建筑界奥斯卡之称的A+awards大奖,曾是哈佛大学艺术学院最年轻的访问学者之一,中国美术学院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

抛却了所有这些标签,阮昊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自在的创造者,梦想着有一天,他和小伙伴们的设计,能够像针灸一样插到每一个城市当中,转角就能让人遇见惊喜的同时,带给人们一些回味。


30岁闯进福布斯,被纽约时报追捧,杭州小伙的小半生活得很漂亮


“我已经34岁,总是做那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真的挺费劲的,但你会发现人身上其实有一种原动力,人永远要向前看,因为眼睛是长在前面的,如果每次都能对之前做的事情有所超越,让昨天的表现成为今天的最低标准,等你六十岁的时候回过头来看,就不会再有遗憾。”

采访结束时,一人一城问阮昊,如果用四个字概括你的2019年?他答:“折腾、自省、创造、坚持。”随后,他俏皮地补了一句,‘2020年,继续折腾、继续自省、继续创造、继续坚持。”

这个身体里流动着反叛血液的85后,让我们看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每一个活得漂亮的人背后,都藏着一个漫长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杭州   普林斯顿   福布斯   木匠   纽约时报   美国   跑道   小伙   中国   设计师   有趣   团队   房子   漂亮   小学   学校   建筑   城市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