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英国小伙子大米,千里迢迢跑到中国,只为了找寻中华美食精髓。2个月的时间走访中国八个省份,他扎根农村拜师中国奶奶。挖冬笋、擀面皮、做豆皮…虽然闹出不少笑话,却获得观众们的无数点赞,网友们说:这明明是一个走胃的节目,却偏偏走了心。


赚足眼泪的同时拿下豆瓣8.9的好成绩,连美食家陈晓卿都为他打Call。这档《奶奶最懂得》到底厉害在哪儿?


奶奶最懂得

Grandma Knows That


最近,

浙江金华的潘周家村有点热闹。

停在村口的皮卡上下来一个老外,

一身休闲打扮背着登山包,

步履匆匆的走着,

还不忘打量下周围景色。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偶遇路边围在一起打牌的村民,

一边打听村子怎么走,

一边还不忘跟大爷大妈寒暄两句,

“下午好啊,打牌呢”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小伙儿一路跋涉到村子里,

两条大长腿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道,

木结构的院子里一张洋面孔穿梭其中,

中西文化在这儿竟然碰撞出了点,

意想不到的反差萌。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外国小伙儿叫大米,是个普通话十级的英国厨子,他来这儿还真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专门为拜师学艺的。


他要找的师父,不是隐匿江湖的绝世高手,也不是五星级酒店的国宴大厨,大米盯上的是扎根在每个人记忆深处的平凡美食家——奶奶。


你要问他为什么?他会笑眯眯地跟你说,因为奶奶最懂得!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奶奶最懂得》宣传海报


豆瓣8.9、一集30分钟、八集走过八个省、邂逅16位奶奶。


这档美食节目《奶奶最懂得》10月份低调上线,11月份低调完结,却让人一边看得流口水一边直抹泪。


没有百万文案、更不依赖昂贵食材,甚至连宣传海报都像美工临时P的,可它愣是在竞争激烈的纪录片市场突出重围。


靠俩字,真诚。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图源@豆瓣


厨房是临时搭的

背靠大山脚踩大地

削完的土豆片潇洒一扔

天然的沤肥原料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炒菜时掉了朵花菜

直接就势夹起往后一抛

大米很享受在大自然里做菜

随意而接地气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食材都是现摘现挖

菜根上还残留着泥土的气息

大米拿起一把小青菜二话不说就往嘴里塞

没嚼几下脸上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

奶奶脸上却泛起欲言又止的笑

小城君猜奶奶此时此刻的内心OS:

”傻孩子,我这才刚施了肥“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看到奶奶在山上挖冬笋

没见过野生笋的大米也想试试

奶奶开启吐槽模式

“你试试要弄碎的啦”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看到奶奶擀面也想搭把手

结果面没擀圆惨遭奶奶“嫌弃”

最后奶奶还是忍不住自己上手

大米背着手委屈的站到一边

像极了做错事的孩子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大米虽然干活不利索但嘴很甜

海南的黎奶奶就被他逗的眉开眼笑

“奶奶多大啦”

“69,老啦”

“不老,还很年轻”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当然,别看大米中文说的贼溜,但在奶奶各式各样的口音面前也有败下阵的时候,偶尔还会闹点笑话。


有一次大米问奶奶:你是什么星座的?


奶奶哪儿知道星座是个啥,以为他在问她做的面粑粑,答:我们是圆圆做(座)的。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节目里,性格迥异的奶奶们和这个憨厚老外摩擦出了千奇百怪的可爱。


不管是跟着奶奶学做菜,还是坐下来唠家常,都给人溢出屏幕的温暖治愈。


网友们纷纷评论:


“大米情商极高、可爱,奶奶们常常流露出“你这个笨小子动作太慢,我来!“的神情。”

“一口流利普通话的老外混搭中国农村掌勺老奶奶,报以中西合璧菜肴,看着好有人情味!”

“不错,下饭。奶奶是一个家味道的传承,奶奶做什么小时候吃的就是什么,很大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口味习惯。”

“看完想奶奶了,也想吃奶奶做的饭了…”


大米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国通。


生在英国,长在香港,从小对中国美食就不陌生,用他的话说“我从小就是吃中餐长大的。”


后来回伦敦上大学,不知道是不是从小养成的中国胃让他吃不惯“炸鱼薯条”,大二趁着交流的机会又“逃回”北京留学,结果在中国一呆就是八年。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凭借对美食的热爱以及「汉语桥二等奖」的中文水平加持,大米在很多美食栏目担任过主持人,但在他脑子里始终有个酝酿已久的idea,准备呼之欲出呢。


“我刚开始主持这类美食纪录片的时候,有好几次跟爷爷、奶奶这样的老人家学习做菜的经历。一直以来,我都特别喜欢奶奶做菜的那种风格,很温柔、很放松、又特别有智慧。”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他用两个月的时间,走访了中国安徽、浙江、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八个省,找到16位身怀绝技的奶奶。


她们教给大米一道她们最懂得的美食,大米也深谙入乡随俗、礼尚往来的道理,每次跟奶奶们讨教完厨艺,他都要拿出自带的厨具,来一道有当地特色的中西结合创意菜。


比如跟奶奶学做面,他也有模有样,炖胡萝卜腊鸭汤面,完了还不忘卧个溏心鸭蛋。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法式潘周家鸭丝汤面


跟奶奶学做豆皮,他就整了盘创新甜品——油炸巧克力豆皮作为回礼。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豆皮里包着巧克力的油炸巧克力


好不好吃咱也不知道,但奶奶们都特给面子。


菜还没吃完,先来一句“太好吃了”,总之可劲儿夸就完事了!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当然,有的奶奶还是会理智的指出问题,嘴上先夸手上挑起一根面,委婉的说“下次这个面还可以软一点哈”。


毕竟是自己带出来的徒弟,严师才能出高徒。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中国那么大,为了找到这些大隐隐于世的奶奶,大米也没少遭罪。


搭面包车、坐皮卡、逛菜场、爬山路,什么接地气的出场方式都让他体验了一遍。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奶奶都让他找着了。


一笑满脸都是褶子的脸,不太整齐的牙齿,头发花白。身上是十年一日的旧毛衣、腰上围着围裙,胳膊戴着套袖。

不是正在干活,就是在干活的路上,和记忆里忙里忙外操持一家老小,永远闲不住的奶奶一模一样。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安徽木梨硔的汪奶奶最开朗,甚至有点小幽默,笑声爽朗洪亮。


带着大米在林子里挖完笋满载而归的路上,汪奶奶玩性大发,在路边找起了艾叶,随手一摘,今晚又多了一道菜。


奶奶打算给蹭饭徒弟大米做一道在她们那儿只有清明和春节才吃的美食,米粿。


大概是怕眼前这个外国小伙儿吃不惯,汪奶奶有点不好意思的说:“我这是农村的农家菜,不比你们城市的好美食。”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一来二去汪奶奶跟大米聊得很投缘,一会儿贴心的叮嘱他小心手,下一秒又一脸宠溺的说,你是我徒弟啊。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汪奶奶和面的时候不小心把筷子弄断了,幽默的她顺势来了一句“你看我力气大吧”,语气里还有一丝小傲娇。


毕竟奶奶也是要面子的呀,好不容易露一手,怎么能在徒弟面前出糗呢。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吃饭的时候,汪奶奶跟大米唠起嗑来了,说着说着她的笑脸收敛起来,原来开朗的背后也藏着生活里的苦。


“我干活是快的不得了的,我男人的活我也可以干,女人的活也可以干。”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奶奶眼睛红红,谈起了一件往事。


汪奶奶的老伴儿几年前因为一次意外的摔跤患了中风,从此生活不能自理,生活的担子一下都压在这个瘦弱的汪奶奶身上。


一个人照顾生病的丈夫,还要忙家里的民宿,几乎是一个人全包了家里所有事,却不怨不自苦,依然好好照顾丈夫。


看到这儿,小城君突然明白,为什么汪奶奶说男人的活,她也可以干了。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我感冒了,他就注意我,他感冒了,我也注意他呗,这是一家人是必须的呗。”


尽管生活艰难,但是奶奶依然很乐观,和爷爷相濡以沫,在向大米介绍爷爷的时候,一句“这是我的老头”,她害羞地低头一笑,大米说这是爱。


生活是苦的,但米粿是甜的,奶奶的笑也是甜的。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你老了我照顾你”,这是安徽木梨硔村汪奶奶的爱情。


而在浙江郑宅的张奶奶这儿,“你忙我陪着你忙,你累我陪着你累”比任何誓言都珍贵。


张奶奶温柔和善,爱美的她梳着两根麻花辫儿,一身喜庆的红格子外套,谁能想到她已经70了。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张奶奶是村子里出了名的“豆皮西施”,这门1200年历史的手艺曾经郑宅家家户户都能做,但如今整个村子只有她和兄弟两家会做了。


没办法,这活儿太累太磨人。从头一天晚上12点就得开始,一直忙活到下午4点。筛豆子、磨豆子、煮豆子,成型捞起再晾干……


冬天还好,一到夏天,整个屋子像个冒热气的蒸笼,谁都躲的远远的。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大米听完奶奶一天的工作量吓了一跳,以为活儿全是奶奶一个人干的。


奶奶有点害羞:“干活儿的时候都是两个人去”


虽然黑白颠倒,没有休息日,但爷爷总是陪在张奶奶身边,俩人干活的时候几乎很少说话,但只要回头看一眼对方,心里就无比踏实。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一张豆皮从豆子开始到最后成型,时间的奥秘奶奶最懂得,一分一秒精准把控。


而爱的真谛只有时间最懂得,一朝一夕相伴扶持。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在拍摄过程中,大米时不时被奶奶们的淳朴可爱逗乐,也会为奶奶的人生遭遇感动落泪。


“尤其在安徽在安徽拍摄做臭鳜鱼的洪奶奶的时候,那些夜晚,我睡觉都是哭着睡着的。”


73岁的洪春囡奶奶是木梨硔最会做臭鳜鱼的奶奶。


跟前头几个奶奶不同,她们或活泼或干练,依然在自己的年纪里活得劲头十足,可这个奶奶呢,眼里是“我老了”的灰心。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洪奶奶的女儿中年丧夫,一个人照顾孩子,照顾家里,奶奶年老,心疼女儿,眉目间都是愁苦,也有对自己年老帮不上忙的抱怨。


奶奶神情落寞,大米看着很心疼,于是聊天的时候,他总把话题往奶奶擅长的臭鳜鱼上引。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烧个鱼,加点啥,大米都会问一句,这是什么?问着问着,就问出了腌鱼的米酒、调味的黄豆酱、收汁的粉都是奶奶自己做的。


看着不停冒烟的油锅,大米问奶奶,这样够热了吧?奶奶酷酷的回了一句,还没到。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鳜鱼经过十几天的腌制,肉质变得更紧实,吃起来弹性十足,加上奶奶自制的调料,更是别有滋味。


两人坐在院子里,随便支起一张桌子,两张小板凳,就开吃了,可爱的洪奶奶深藏功与名,还谦虚得很,一直说自己没做好。


但看着大米吃的津津有味,洪奶奶脸上的愁云顿时就消散了,露出心满意足的笑。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临走前,大米还不忘跟奶奶定下约定,叮嘱她一定要把家里楼梯的扶手安好。


最后不放心又问了一遍,还记得答应我什么了呀?


奶奶笑着说,扶手。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大米想抱抱奶奶,奶奶不太习惯,人又小。


大米踉跄了一下,把奶奶整个揽在怀里,手上轻轻摩挲奶奶的背,嘴里还抱歉地说,我有点高。


奶奶呢,手只在自己触及得到大米的地方,不知所措地试探着。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看的出来这个拥抱,奶奶是不习惯的,但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两个人之间情感的磁场,正在把大米和奶奶的心拉近。


难怪有网友评论:明明是个走胃节目,却偏偏走心了,看到大米和奶奶拥抱的那一刻眼泪真的要流下来。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陈晓卿是《奶奶最懂得》的监制,他相信:最好吃的是“人”,人情比美食更有嚼头。


这些奶奶不是专业大厨,擅长的也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菜式。她们也许从来没想过“摆盘”,也可能压根儿就不懂“烹饪”。


但奶奶最懂得,家的味道。这是她们用一辈子悟出的菜谱,仅此一份绝不外传。


吃过它的人,无论长大漂泊到多远,记忆里的味道都会变成牵挂,指引他们回家。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我见过太多厨师为了名次争得面红耳赤,但奶奶们不同,她们是最谦逊、最不摆架子的大厨,完全靠着记忆烹调出生活的滋味。”


都说有一种饿叫“奶奶觉得你饿”,小时候不理解明明你都吃饱了,她却还要给你盛一大碗饭菜。


长大后才发现,原来最好吃的,还是奶奶做的味道啊。


美食是有记忆的,也是有期限的,过了就吃不到了。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在《舌尖上的中国2》里,陈晓卿也拍了一段姥姥做的西瓜酱。


做好那坛酱,姥姥大约也就用了不到两个星期。但在陈晓卿看来,酝酿和发酵这一切,用了将近四十年。


他有一段话,很适合给《奶奶最懂得》这个节目做个注脚:


每个人的肠胃都有一扇门,钥匙是童年的食物编码。


无论你漂泊到哪里,或许那扇门早已残破不堪,但门上的密码锁仍然紧闭着,等待你童年味觉的唤醒…


不信你问大米,他最喜欢吃哪一道菜?


他的回答一定是,奶奶做的苹果派。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1]腾讯视频:《奶奶最懂得》

[2]乌鸦电影:硬核!新出8.7分国产片,今天逆流推荐……

[3]Sir电影:我嫉妒这老外吃光最珍惜的中国味

[4]澎湃新闻|私家地理:一个英国厨师在中国寻访“奶奶的味道”

豆瓣8.9,这部外国人拍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连《舌尖中国》导演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中国   大厨   鳜鱼   美食   英国   舌尖   安徽   豆子   纪录片   徒弟   豆瓣   大米   老外   外国人   爷爷   奶奶   导演   家里   味道   节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