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4《遥望南方的童年》:夺走他们教育权的是家庭还是时代?

说起国产电影,许多人能回忆起来的片名依然是属于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大热导演拍摄的影片。

在国产大片崛起的21世纪初,也有一些小众的、反馈社会现象的电影插缝播出,比如《马背上的法庭》、《天那边》、《三峡好人》等等,虽然成本小也没有大咖演员出演,但是却给底层人民发声的机会,尽管快速淹没在绚烂的特效电影群里。

今天介绍的《遥望南方的童年》在豆瓣的演员表上甚至只有音乐制作人的名字,因为出境演出的全是非专业演员,甚至是拍摄地的村民。播出之后,拿下了第15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教育题材特别奖。

豆瓣9.4《遥望南方的童年》:夺走他们教育权的是家庭还是时代?


正是这样朴实无雕琢的电影,才能负担起平凡人一个个平凡的梦想。

他想在时代里恪尽使命,却被无知所阻挠

电影一开始,就是南方雾霭蒙蒙的大山,伴随着嘹亮的赣南歌谣。

导演的三哥饰演男主角易老师,租了一辆小货车穿梭在村子里,车头贴着“启明星幼儿园开学啦!”的广告,车尾还粘贴了口号“为了孩子的一切”。

豆瓣9.4《遥望南方的童年》:夺走他们教育权的是家庭还是时代?


方言浓浓的村头小卖部,打着牌的村民在调笑着“打工能赚大钱”的话,看到易老师张贴在墙上的招生启示更加不以为然,想把儿子送出去打工的村民说:“读书有什么用?易老师师范学校毕业,一个月千把块钱,现在要沦落到骗孩子的学费!我姐夫的儿子初中没毕业,在深圳打工一个月都有三四千块钱。”

豆瓣9.4《遥望南方的童年》:夺走他们教育权的是家庭还是时代?


开幼儿园的证明还没有办下来,妻子有点担心,易老师让她放心,等有了钱就会补上手续费,证件很快就下来了。易老师觉得给接送孩子的司机一个月100块太少了,很过意不去。

“你刚开始办,谁晓得有钱挣没钱挣啊?”帮忙接送孩子的司机安慰易老师。幼儿园还没开学难题就来了,比起没有办学证明、没有资金,村里流言蜚语似乎才是他最大的难题,质疑切断了大部分生源,不被承认的教育让这个人民教师有点无所适从。

豆瓣9.4《遥望南方的童年》:夺走他们教育权的是家庭还是时代?


还需多久,才能让留守儿童有未来可望?

村民水生为了不让刚初中毕业的女儿李响太早出去打工,把她拜托给易老师,于是幼儿园多了一位梦想参加超级女声然后当歌星的小老师。

报名的学生中居然还有人交不起60元每个月的学费,赊账加上只交一半钱,15个学生应该900元,结果只收上来530.第一天过去,妻子连连抱怨吃亏了,连中午饭的本都没拿回来!!易老师说安慰她:眼光放长远一点,莫要总是盯着这点钱看,什么事都要慢慢来,等幼儿园做起来变得有声有色之后,就可以扩大规模了。

豆瓣9.4《遥望南方的童年》:夺走他们教育权的是家庭还是时代?


被父母扔在亲戚家里的留守儿童砣砣被当成全托放在幼儿园,因为饭量大又嘴馋,被同学怀疑偷吃了牛肉干,心急的小老师李响一气之下就批评了他。砣砣偷偷跑出幼儿园,吓得易老师和师母满村寻找,甚至还召集村里的人下池塘和河边打捞,以为溺水了,最后在村口的樟树下找到了他。原来,当初砣砣父母出去打工的时候就是在这棵樟树下与他分的别,小小的孩子受了委屈就去树下守着,期盼能等到爸爸妈妈归来。

豆瓣9.4《遥望南方的童年》:夺走他们教育权的是家庭还是时代?


比起城市讲究教师资源、体育设备、教学设备的学校,偏远农村的教育资源少得可怜。未经过培训就上岗的老师,唯一的游乐设施,依靠人工的接送推车,渴望孩子接受教育却拿不出学费的爷爷奶奶……农村留守儿童就像是被改革遗忘的边缘人,时代的前进把他们的父母带到了繁华的城市,只顾追求利益的环境却剥夺了他们的教育资源。

内疚的李响和易老师告别,她决定不再把心思放在打工赚钱和出名上面,而是重新回到学堂,参加来年的师范考试,做一个专业的老师。

豆瓣9.4《遥望南方的童年》:夺走他们教育权的是家庭还是时代?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儿童生活,就是一面社会的镜子。”有人能够从这面镜子中意识到教育缺失的严重性,有人却只看到当下必须的一点小花销。

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情,更是家长的责任

每个留守儿童的背后都有一对迫不得已的家长,他们上顶着养老的压力,下方还拖着嗷嗷待哺的孩子。在生计面前教育仿佛只能靠后,没有文化又令下一代失去了在社会上竞争的能力,恶性循环,无穷无尽。

秀秀的妈妈在外打工多年,好不容易替家里还了账,盖了房子,却因为丈夫的出轨离了婚。女儿判给了丈夫抚养,因为缺失陪伴连“妈妈”都不叫。无奈的她只好又返城打工,临走前易老师带着秀秀赶来送她。看着远去的客车,易老师对秀秀说:“你要记住妈妈的样子,那就是你的妈妈。”

豆瓣9.4《遥望南方的童年》:夺走他们教育权的是家庭还是时代?


幼儿园因为手续不全的原因停办了,易老师亲自拉起推车,将孩子们一个个送回去,并将多余的钱退回去。谁知道秀秀的爸爸在离婚后几天就去了广东打工,将秀秀丢给了伯父伯母,因为孩子的看管问题伯父伯母当着秀秀的面激烈地争吵起来。

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留守儿童们却早早尝遍了寄人篱下的滋味,生活得小心翼翼。在陪伴成长和更好的生活条件之间只能选择一样,教育只好扔给学校和老师,偶尔再来一个电话叮嘱“好好学习”就以为尽到了最大的教育义务了。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无奈。

豆瓣9.4《遥望南方的童年》:夺走他们教育权的是家庭还是时代?


最后一个学生砣砣本来已经送到家了,但是家里唯一的亲人婆婆已经双目失明,依靠双手摸索着生活,根本无法再抚养一个孩子。易老师不忍心,又将砣砣带了回去。路过秀秀家,看见独自坐在地上无人看管的秀秀,也将她带上了,一车的学生最后还剩两个……没本事挣钱易老师为了幼儿园不仅垫了钱进去,还多了两个拖油瓶。

可能许多留守的孩子都像秀秀一样会问这两个问题“我的爸爸妈妈去哪里打工了”,“他们什么时候才回来”?易老师的回答我们也耳熟能详:“等到过年了,爸爸妈妈就回来了。”春节成了他们的魔咒,既代表了团圆,也代表了分别。

豆瓣9.4《遥望南方的童年》:夺走他们教育权的是家庭还是时代?


影片反映的不只是一个故事,还是整个农村教育问题

《遥望南方的童年》的观影人群并不大,甚至有许多是江西老乡贡献的观看量和评论数,因为基数小,所以豆瓣的高评分可能要打一个折扣,而影片中采用的过于正统的背景音乐也是为人诟病的一方面。

《遥望南方的童年》只展现了一个教育问题,并没有提出任何意见,也没有反转的结局,易老师的妻子将最小的留守儿童接到手里的时候,电影就安静地结束了。

豆瓣9.4《遥望南方的童年》:夺走他们教育权的是家庭还是时代?


透过影片我们知道,造成留守儿童这些问题的根源不是家庭,而是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所以,试图通过学校或家庭的干预来帮助他们大多数时候可能都是缘木求鱼。那些挣扎在失望中的留守儿童数以千万计,而阻止他们与父母骨肉团聚的,则是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

拍摄小花絮:这部电影前期投入30万,拍了19天,全部演员都是当地人而非职业演员,为了表演更容易让所有人说的方言而不是普通话;演易老师的是导演三哥,当时确实开了个幼儿园,剧中幼儿园的滑梯是导演赞助买的。

豆瓣9.4《遥望南方的童年》:夺走他们教育权的是家庭还是时代?


在农村搞教育的有种种困难与无奈,乡村教师们值得我们去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樟树   豆瓣   村民   学费   幼儿园   童年   导演   演员   爸爸   父母   妈妈   老师   儿童   孩子   家庭   社会   时代   学生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