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续命汤加味治疗面神经麻痹

导读:小续命汤从创始之初直到今天历经千百年,其衍生方数目众多,多本方书中小续命汤均被列为中风首剂,可见其“地位”。本文作者从期刊的一则小论文中学习到了用小续命汤加味和外敷巴豆法治疗面神经麻痹,通过内服与外敷相结合,取长补短。


小续命汤加味治疗面神经麻痹


【专方来源】


王松荣.小续命汤加味和外敷巴豆法治疗面神经麻痹500例临床小结[J].新中医,1986,18(5):27-28


【药物组成】


肉桂末(冲服)2~6g,附片、麻黄各4g,川芎6g,党参、白芍、杏仁、防风、黄芩、防己、白附子各10g,甘草5g,细辛3g,蜈蚣3条,地龙15g。脉弱体虚寒者,加重党参、附片、肉桂末的用量;风重者,适当增加麻黄、防风、蜈蚣的用量。


【治疗方法】


以上为成人量。水煎服,每剂煎2次,上午、下午各服1次。药渣趁热用两层纱布包裹敷患处,烫时可在患部移动。凉后的药渣包,可放在煎第二剂药时的缸口上,待热后再敷患处,可反复多次。每剂的药渣均按上法处理,每天上午、下午热敷3~5次。服药后最好睡觉,以利发挥药效。在治疗期间,必须避风,适当休息,少说话少笑,以利于病情的恢复。


外敷药:取陈巴豆10~13g,去壳后将巴豆肉捣烂如泥状(勿放水、油等物),按患者手心大小捏成饼状,置患侧手心处,外覆盖玻璃纸或塑料纸,纸上垫团棉球呈凸状,再用绷带固定,24小时后将巴豆饼上下翻转,再敷24小时,48小时后将巴豆取下捣烂,再做成饼状,敷贴于患侧手心24小时,共三昼夜。敷后一般有反应,敷处发痒、发热,起小水疱,甚则面部肿胀而痛等,这都是正常的反应,无须处理。若反应太大,耐受不了,取掉后反应很快消失。若无反应,病情未好转,可再敷一次或是连续三次。


【功效主治】


扶正祛风、助阳散寒、温通经络。主治面神经麻痹。


【验证举例】


王某,男,69岁,1998年11月4日初诊。诉3天前晨起吹风,当日下午家属发现口眼㖞斜。检查:口眼鼻唇向右斜,额纹消失,左眼睑裂变大,不能闭眼、皱眉、鼓腮,鼻唇沟消失。伴口干,流泪,自觉泪有热感。舌质淡红,苔黄腻而润,脉弦。处以本方5剂,按上法内服外敷(未用巴豆)。11月14日复诊,诉服完5剂即明显好转,守方5剂而愈。


【运用体会】


1.面瘫是局部疾病,用内服药治疗需要通过血液循环吸收,不仅时间长,而且不一定能直达病所。本方将内服与外敷相结合,互相取长补短,则无疑可以提高疗效。这是本方法疗效较好的原因所在。


2.本方经得起重复,已验证10余例,仅本院职工和家属就有3人用过本方,均痊愈。其中某家属第2次患本病,用本方时仍然有效。


3.初服时偶有“瞑眩”现象,但接着服用会逐渐消失,此当明告患者及家属。


4.本病吹风会导致复发。如有一患者初用本方,口眼㖞斜明显减轻,但骑摩托车时导致复发,故慎风寒非常重要。


5.原方有巴豆外敷法,轻症多未用,均收效良好。余对重症者才采用巴豆外敷法。


文源:本文摘自《杏林40年临证手记》,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舒鸿飞。编校/律子。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咨询专业医疗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汤加   面神经   药渣   巴豆   麻黄   患处   党参   肉桂   取长补短   蜈蚣   家属   手心   患者   下午   小时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