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很复杂,久患肝病未必成良医

 一位40岁的男性慢乙肝患者,从外省看我的门诊。这位患者在我面前显得非常自信,他特别坚持“人可以与病毒和平共处”的理念,并试图说服我,自以为已然“良医”。

该患者为母婴垂直传播慢乙肝,28岁婚检时发现“大三阳”,病毒基因含量高达10的7次方,但转氨酶始终正常,家族上两辈人中均没有肝硬化或肝癌患者。12年里,他饱览多部肝病科普书籍;把专家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也了然心中;他还一直在各种乙肝患者交流网站或微博上与病友们交流心得体会,把乙肝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以及保肝、降酶和抗病毒治疗方案等,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因此也固执地形成了这样一个理念:“积极调理、适当运动、营养均衡、‘增强免疫力’,可以保证乙肝病毒与人类和平共处;抗病毒治疗并非必须:干扰素治疗效果很差、注射不便、副作用太大、费用太高;长期吃核苷类药物,不仅会发生耐药,出现变异病毒株后就更难对付,而且还会造成肾脏损伤、肌肉损伤、骨质疏松,甚至致癌,得不偿失”.听他侃侃而谈,俨然一个科普专家。

肝病很复杂,久患肝病未必成良医

  我详细地向他介绍了台湾学者潜心研究13年的结果,告诉他“一个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即使转氨酶正常,如果最初的病毒量超过10的6次方,那么从30岁开始,在以后的十几年里,转化为肝硬化的概率为35%左右,发生肝癌的概率为15%左右”。

岂料,他笑道:“那个研究我知道,但是,那不还有65%的人不发生肝硬化吗?不还有85%的人不发生肝癌吗?”真是无语,我反复解释“概率”是怎么回事,并告诉他一个幼稚的道理:“你母亲是你外公和外婆生的,而你则是你父亲和母亲所生,家族中无严重肝病者,不等于你就安全”。最后,我用三寸不烂之舌在30分钟里仍未能说服他。

肝病很复杂,久患肝病未必成良医

  时隔3年,他第二次来到我的门诊室,此时的他由家人陪同,提着CT片口袋,面色晦暗。见到我后悔恨交加、眼睛湿润。这位患者,还长期用各种偏方“调理”,由于所服药物和偏方中含有保肝降酶的植物,所以“肝功能”一直正常,但他从来不检测病毒量,也不做超声波检查,当然也坚决拒绝抗病毒治疗,结果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后来,在我的指导和劝慰下,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也开始了抗病毒治疗,同时还使用了被医学证明了的、具有免疫增强和抗癌作用的、“增强免疫力”的药物,目前恢复良好。离开诊室时他很感慨地对我说: “教授,久病成不了良医啊!”我很谦虚地告诉他: “久医,也不一定是良医啊!”

肝病很复杂,久患肝病未必成良医

  通过这个真实故事,读者们一定明白了我的用心,诸如此类的教训绝非个案。在网络极度发达的今天,医学资讯非常容易获得,“百度”几乎无所不能。但我们同样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医学是复杂和深奥的科学,只有把自我保健与就医就诊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养成对医学诊治的良好依从性,才能保证最大限度的获益,才能避免悲剧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良医   转氨酶   抗病毒   和平共处   次方   肝硬化   肝癌   偏方   免疫力   乙肝   肝病   概率   患者   病毒   发生   医学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