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无论天气冷暖,记得小心这3种风,别让你的阳气被吹跑

很多朋友平常很注意生活,坚持运动,不熬夜,情绪稳定,三餐也好好吃,但身体还是总有各种各样的不舒服。

也有很多朋友,年纪不大身体问题不少,很多老年问题早早就有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可能是忽视了“风”的伤害。


农历七月:无论天气冷暖,记得小心这3种风,别让你的阳气被吹跑


农历七月,小心风!


身体健康最怕的可能就是风了。

《黄帝内经》说「圣人避风如避矢石」,古人对待风就像看待伤人的箭矢一样避之不及。

为什么呢?风很可怕吗?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会带着各种病寒来入侵人体,而且防不胜防。

别的病寒入侵身体是堂堂正正跟正气打一架。而风不是,它会把保护我们的正气吹散,把身体防护的屏障吹开,然后带着寒、热等病邪一起进来欺负身体。

轻一点可能只是身体一个地方突然痒痒的,重一点就是风寒、风热感冒,头疼,严重了会关节炎、风湿、中风偏瘫等。

单纯的寒是不容易伤人的,而风带着寒一吹,就特别容易感冒、头疼。可能一点点防护没做到,风就来了↓


农历七月:无论天气冷暖,记得小心这3种风,别让你的阳气被吹跑


身体很容易被风所伤,尤其是七月,更要避风!

风一年四季都有,但平常身体的正气紧密,毛孔闭合,一般的风也不能很快吹开屏障,但七月就不同。

七月是下半年的开始,春夏由此而终。上半年阳气由内向外走,身体腠理开泄,毛孔大开,身体就像城门大开,往外排寒排毒。虽然会有风来,但往外走的阳气也容易把它们赶走。

七月就到了秋季,身体阳气收敛,腠理开始闭合,毛孔变小,但刚入初秋,身体没有完全关闭起来,身体的城门还开着缝。

此时自然的阳气也在收敛,阴气渐生,伤人的风开始变多,很容易“吹进”体内,损伤正气。


农历七月:无论天气冷暖,记得小心这3种风,别让你的阳气被吹跑


屏障被吹散,病邪一下就能闯进身体,之后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舒服。

春夏小心翼翼养护的阳气,可能此时就被吹没了。

如果平常就容易怕风,或者风一吹就各种不舒服的朋友,一定要增加运动。动则气生,运动能让身体的屏障动起来,阳气能够由内往外把风赶出去。

也要注意调理脾肺,补充气血,增强身体屏障的能量,平常可以多吃些山药、小米、白扁豆、黄芪、蜂蜜、鸡蛋、莲子、玉米、牛肉等健脾补肺气的食物。

菜市场的鲜山药蒸着吃或者煮汤都特别好。

每次20片,一天煮3次,每次20分钟,一次1000ml,一家人都可以喝。


农历七月:无论天气冷暖,记得小心这3种风,别让你的阳气被吹跑


七月,常避这2种风


此时天气还有些热,身体的城门没有完全关闭,但凉风已起,早晚能明显感觉到凉意,如果晚上睡觉不关窗户,还可能会被冻醒。

《黄帝内经》讲: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尤其要注意躲避虚邪贼风,最伤阳气。

1、虚风

虚风,四时不正之气趁身体虚时伤人致病。

人体气血的消长变化与季节变化节律同步,无论在哪一节令,如果有与该节令所应方向相反的气候(即风)出现,就可能因不适应这种反季节的气候而生病。

《类经》:太一居酉,风从东方来,木反胜也。气失其正者,正气不足,故曰虚风,所以能伤人而主杀主害,最当避之。

春天对应东风,夏天对应南风,秋天对应西风,冬天是北风。现在是初秋,如果有东风吹来,就一定要躲着点。


农历七月:无论天气冷暖,记得小心这3种风,别让你的阳气被吹跑


2、邪风

邪风就是不正之风,虽然风向没问题,但是风的温度出了问题。

比如该冷的不冷,该热的不热,比如夏天吹寒风,冬天吹热风,就是邪风。

这个大家应该深有体会,夏天吹空调,各种怕冷、头疼、鼻塞等空调病。

初秋天气还比较热,身体类似夏末的状态,但很多地方的空调还没有关,也容易伤阳气。阳气不足的朋友此时吹空调会明显感觉不舒服。

慢慢入了深秋和冬季,也要记得不要总吹热风,容易有伤热感冒、失眠、头疼牙疼等上火问题。


农历七月:无论天气冷暖,记得小心这3种风,别让你的阳气被吹跑


3、贼风

贼风是指短时间温差大的风,身体来不及适应,最容易侵袭身体。像贼一样,从我们身上偷走正气,更需要注意。

七月是一年中早晚温差变动最大的时候,最需要防贼风伤人。

此外还有穿堂风、车库和楼道拐角的风、开车打开窗户吹风、晨起的冷风等都要注意躲避。

晚上睡觉也不要开窗,如果怕闷可以开门,特别不能门窗都开着,北方人基本不会这样,但南方人有时候因为白天暖和,晚上就容易忽略这个问题。

而且开窗户要么不开,要么全开,开一道缝最容易被贼风入侵,轻则感冒、落枕,重则中风口眼歪斜。

如果你总是不舒服,容易感冒,或者突然的痒、疼、怕冷、关节疼、肌肉僵硬等,就想想是不是被上面三种风吹过。

之后也不要害怕,可以自己艾灸不舒服的地方缓解不适,或者去医院针灸科看一下。


农历七月:无论天气冷暖,记得小心这3种风,别让你的阳气被吹跑


身体这2个地方尤其要避风


1、脑后避风

「神仙也怕脑后风」,当虚邪贼风从脑后偷袭,轻则伤风感冒,落枕,颈椎不适,重则中风瘫痪。秋季以后,最好用高高的衣领,或是围巾遮挡一下,好看又挡风。

洗头发的时候,先吹干后脑勺这里,这里落听了,再吹前额。特别是在理发店打理头发,身不由己置身在空调屋中,尽快吹干头发。

干燥,是头皮避风的要诀。早上不要湿漉漉地出门,受了风寒,容易上了年纪正气虚之后偏头疼,反反复复地疼。

如果不小心受风了,可以用吹风机对着大椎穴猛吹一通,振奋阳气,排出寒气。


农历七月:无论天气冷暖,记得小心这3种风,别让你的阳气被吹跑


2、不露脚

「寒从脚生」,脚上有6条正经,分布70多个反射区。若是不穿袜子,小风一吹,很容易就吹进了寒风凉气,空调还没有关的地方,更是如此。

关键是袜子一定要盖住脚脖子。这里脂肪少,最容易受寒,寒气恰可以通过脚踝和经络,进入子宫,造成宫寒。

若是不慎受了凉,觉得脚丫、脚腕凉凉的,可以泡泡脚。加上一些生姜,让脚丫迅速暖起来,温经散寒,进而温暖全身气血,小病、宫寒自然就不会找上门来了。


农历七月:无论天气冷暖,记得小心这3种风,别让你的阳气被吹跑


脚踝上还有肾经的太溪穴、复溜穴、大钟穴,都是调补肾气的穴位,寒气从此进入,必伤肾的阳气。

如果受了风寒湿邪,还容易得老寒腿、关节疼痛,年纪越大,就越严重。

7月在民间又称鬼月,老人、小孩等体弱的人晚上就要少出门,其实也跟此时气候多变,容易伤人有关系。

如果你突然感觉后脖颈子冷嗖嗖的,有冷风吹时,也不要害怕,只是你后背受了风寒,尤其是出汗后吹风、洗澡后这样。

秋冬风寒起,受了冷风、淋了雨、风寒感冒等,都可以自己煮点生姜红糖葱白水喝。

趁着水温热,伴着食物的辛辣感喝下去,出点汗,一起寒冷都会消散。

暑去秋已至,分享给更多人温暖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阳气   黄帝内经   贼风   腠理   风寒   初秋   气血   寒气   屏障   城门   正气   冷暖   伤人   农历   小心   身体   天气   空调   地方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