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心愿清单:今年,你回家吗?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节意味着回家团圆。然而近年来,一些年轻人却出现“怕回家过年”的心态。

2020年心愿清单:今年,你回家吗?

怕被催婚、怕被和别人对比、怕送红包不堪重负……各种有形无形的“怕”步步紧逼,令许多人既想回家又心存恐惧。很多在城市职场打拼的年轻人,患上“春节社交恐惧症”。

2020年心愿清单:今年,你回家吗?

  “近乡情更怯”的背后既有城乡生活习惯的差异、话语体系的差异、文化习俗的差异,更有交流方式不够科学的问题——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客观存在,文化上的差异也由来已久,但长辈对后辈的爱和期许始终如一,年轻人对故乡和亲人的眷恋也根深蒂固,双方在感情和出发点上并不对立,只是交流方式出了问题,并由此加剧了文化的割裂,制造了焦虑的情绪。

2020年心愿清单:今年,你回家吗?

诚如心理专家所言,捅破城乡差异的窗户纸,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共同语言的缺失、共情能力的空白。而共同语言、共情能力,最原始、最根本的载体还是牵引我们不辞舟车、千里返回的故乡。

2020年心愿清单:今年,你回家吗?

不论走得多远,人们都不会忘记儿时生活的故土,都会时常忆起曾经嬉戏打闹的场景,以及盼着过年的心情。在外漂泊时,人们常常小心翼翼地询问电话那头,故乡“石墙黛瓦、又见炊烟”的古村落还在吗?“古道西风,小桥流水”的老风景还在吗?乡村的旧学堂或者街巷的石牌坊还在吗?这种对故土的眷恋,这种浓浓的乡愁,正是接通共同情感的最直接联系。

2020年心愿清单:今年,你回家吗?

时代在变化,长辈们需要不断更新观念,体谅年轻人的不易。既关注孩子们飞得高不高,更需关心他们飞得累不累。努力让家乡的温暖、美好成为春节的主基调。相对地,年轻人回到农村,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不妨借此机会深入乡村,读懂乡情,看到精准扶贫带来的乡村变化,看到中国乡村正在发生的积极变化,认真思考自身是否能够为家乡建设出一分力?

2020年心愿清单:今年,你回家吗?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1000多年前的一个除夕夜,一个叫高适的诗人道尽了“游子思归”之切。春节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家乡是一个停歇心灵的港湾。

2020年心愿清单:今年,你回家吗?

大家不妨定个规矩——春节回乡,不谈房子、票子、车子、位子,回归乡人本色,在“雪屋三盏酒,炉火一锅肉”的氤氲中,畅叙亲情、乡情,把年过得更加温暖而有意义。

2020年心愿清单:今年,你回家吗?

注:本文图文来源于网络,最终解释权归培根中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舟车   明朝   乡情   故土   共同语言   团圆   城乡   清单   乡村   故乡   心愿   差异   家乡   温暖   年轻人   春节   文化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