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小妙招,初步辨体质

“舌诊”是中医看病的常用诊察手段。医生通过观察舌象的变化,来获悉人体脏腑的虚实、病邪的深浅、病情的寒热、病势的轻重等病机变化。

一般人都认为,看舌苔是医生的事,病人无能为力。其实不然,每个人早晨梳洗的时候,只要把舌头伸出来对着镜子观察观察,就能从舌头的颜色、舌苔等进行自我诊断,来初步观测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舌质柔软,色淡红,活动灵活;舌苔薄白,干湿度适中。

舌诊小妙招,初步辨体质

从舌质辨识

除正常舌体之外,我们平时常见的舌体主要有胖大舌和瘦薄舌。

胖大舌:舌体较正常偏大,往往由于脾阳虚弱,或者兼有寒湿导致舌体胖大,虚浮,嫩软色淡,常在舌边有齿痕。

瘦薄舌:舌体瘦小而薄,兼淡白舌的为气血两虚,兼红绛舌的为阴虚火旺。

从舌色辨识

淡白舌:舌质淡白多提示阳气衰弱、血虚、外感风寒或阴寒内生,具体辨别,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判断。

红舌:舌质红表示体内有热,包括虚热和实热。若舌色深红,舌苔黄,则为实热。而如果舌色鲜红,苔薄,则可能是虚热的症状。色泽越红,热证越重。

绛舌:绛舌多由红舌转变而来,提示热或热毒极盛,一般是急性感染,如败血症、高热中暑等,病情较重。

紫舌:紫舌分为寒热两种,若舌绛紫而干枯少津,就是热盛伤津的症状。而舌质淡紫或青紫,且湿润,则是寒凝血瘀的症状。无论哪一种都提示疾病进展较久,应及时提醒就医。

从舌苔辨识

薄白干苔:白苔薄铺舌面,津液较少而苔偏干燥。干苔是由于肺脏津气两伤,气虚则伤津,导致舌苔失去津液滋养,使得舌苔干燥。

白腻苔:苔色白而黏腻。白腻苔往往由于脾胃阳气不振,导致饮食停滞,湿浊积滞。

黄腻苔:苔色黄而黏腻。黄腻苔主要由邪热和湿浊交积而成,提示体内有痰湿和热邪。一般常见于食滞化热或外感暑热等情况。但引起黄腻苔的因素有很多,一定要结合舌色舌质判断。

薄黄苔:舌上苔薄黄或白中有黄。薄黄苔是常见的病理舌苔,往往由白苔转化而来。提示疾病由寒化热,由表入里。如果遇到发热头痛、咽干乏力等表证,可以使用清热透表的药物。如果是发热重而恶寒轻,咽痛,可以使用甘寒轻剂,清热解毒。

具体体质及身体状况的辨识不能单依靠舌诊来判断,需要专业中医师在全面了解个人信息后进行判断,而不可自行定论,甚至随意购买相关药物。

@湖南医聊@头条健康@微头条@平安健康科普@中医小菊医生@头条号@健康时报医药@头条养生@头条健康联盟@养生杂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绛紫   外感   津液   舌苔   寒热   阳气   妙招   体质   病情   舌头   干燥   症状   体内   药物   提示   医生   健康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