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酸甘养阴——乌梅汤,未病要先防

今天我们来讲,当体液不足的时候,导致的外邪入侵。

所谓的体液不足,中医叫津液不足。 那么,为何会津液不足呢?!

首先,冬天天气应该是冷的,结果现在非常热,这叫“应寒反温”;或者是到了春天,突然温度升高;又或者是在炎热的盛夏,很多平时津液不足的人,比如阴虚之人,或者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津液不足之人,此时又加上出汗过多,会加重津液的匮乏。这种情况下,外邪会立刻进来,而且是以热证的形式开始入侵的,按照中医理论,这是温病的一种。此时,人们会出现舌质发红,苔薄或者无苔,口渴,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少黄赤,咽喉肿痛,发烧,脉搏跳动得加快等等热证。 此时,过去的温病学家,会用滋阴的方法来扶助正气,其实就是补充津液,同时用解毒的药物,来清解外邪。

当年江南名医柳宝诒就曾经说过类似这样的话,他说当年张仲景在患者感受外寒的时候,会用附子等药来温补肾阳,托寒邪外出,然后用麻黄等药来解表散寒,我们今天遇到温病,也应该学习张仲景的思想,我们可以用生地等滋补肾阴的药,来托温邪外出,然后用清热解毒的药物透邪。 当年柳宝诒是用这类思路来治疗温病“伏邪”的。

我们今天简单介绍一个老百姓自己可以用的,简单的补充津液的办法。这个办法叫“乌梅汤”。各位可以在对症的时候,作为辅助的调理方法,相信会让身体更快恢复的!

这个方子,大家要记住,是用在外感初起就是热证上的,此时患者,舌质会红,舌苔会很薄甚至没有舌苔,会发烧,咽喉肿痛,口干舌燥,小便量少,颜色黄,甚至发红。其中小便量少很重要。然后,大家要看周围的天气,一定是前面讲过的三种状态,1、冬天本来应该冷,结果这些天突然热了,人们普遍出汗;2、春天天气突然热了,人们出汗过多;3、夏天天气暴热,下雨少,人们感觉燥热难耐,出汗过多。 如果天气和症状温和,则可以用此方。

方法:去药店,买乌梅,每天用五个大乌梅(大人可以用到七八个),白糖两调羹,熬水,把乌梅熬烂。制作成乌梅汤。 放温,服用乌梅汤,当做饮料来喝。

服用后,一般是小便的量增加了,然后体温下降,则为对症。

其实这个方子,就是我们平时喝的乌梅汤,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中医有个理论,叫“酸甘化阴”,而这个乌梅汤,正好是酸甘在一起,所以自然可以滋生阴津,让人的津液得以补充。

巧用酸甘养阴——乌梅汤,未病要先防

@湖南医聊@头条健康@微头条@中医小菊医生@头条号@健康时报@头条养生@头条健康联盟@养生杂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乌梅   津液   舌苔   方子   肿痛   体液   咽喉   药物   患者   平时   当年   中医   冬天   春天   天气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