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至,寒意来,养生试试这几招

秋分至,寒意来,养生试试这几招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时节昼夜时间均等,此后白昼短于黑夜,气温逐渐下降。秋季多燥,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多为“温燥”,而秋分之后,寒凉渐重,多为“凉燥”。

“凉燥”致病的典型表现为:恶寒无汗,头微痛,鼻塞咽干,唇干口渴,干咳连声,胸闷气逆、舌苔薄白而干。

秋分之后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防“凉燥”。

秋分至,寒意来,养生试试这几招

秋季早晚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预防风寒。但也不必过早 “多穿衣”,应注意耐寒锻炼,也就是常说的 “秋冻”。

秋季养生,应以 “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还可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和有氧运动,比如:登山、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流鼻涕、支气管炎也有一定效果,因此,平时可用冷水洗脸、浴鼻等。

秋分至,寒意来,养生试试这几招

一是“润”环境。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环境干燥,有利于肺部的润养。在家中放置一台加湿器,或夜间在床头放一小盆水,都有助于室内湿度的增加。“形寒饮冷则伤肺”,秋分后室内还需保持一定温度,避免寒凉伤肺。

二是“润”身体。可借助饮食养肺,多食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由内向外润养肺部。水果推荐梨、甘蔗、葡萄、石榴、柿子、大枣、柑橘等;蔬菜五谷推荐白萝卜、莲藕、百合、各种青菜叶、芝麻、蜂蜜、银耳等;口味上应少辛多酸。

秋分至,寒意来,养生试试这几招

除了继续防燥、保暖外,还应注意精神调养,以缓解容易出现的情绪低落、忧郁等“悲秋”现象。古人认为秋季的精神养生应做到“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

也就是说,在秋季我们就应当以“收”为要,做到“心境宁静”,保持一颗平常心,闲暇时间可以出去秋游、旅行,或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让自己心旷神怡,心神收敛,保持内心的宁静,转移低落情绪。这样可以减少炎热的夏季所带来的其他状况,变的适应秋天的特征。

秋分至,寒意来,养生试试这几招秋分至,寒意来,养生试试这几招

@湖南医聊 @头条健康 @微头条 @头条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秋分   寒凉   耐寒   肺部   寒意   昼夜   湿度   冷水   阴阳   低落   秋季   宁静   情绪   室内   精神   环境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