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涨价了,农民还是不愿意种地

粮食涨价了,农民还是不愿意种地

粮食涨价是缓慢的,因为粮食是基础的基础,一般价格是不能够轻易波动的,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粮食价格,为维持种植粮食的效益,一般都是由政府进行补贴。粮食虽然涨价了,但是农业是低效产业,国内农户的承包地面积少,粮食生产必须是规模种植,才能产生规模效应,就是产量太高,价格再提,那么每年也增加不论多少收入,因此,宁愿外出打工,也不愿意种田地。

粮食涨价了,农民还是不愿意种地


我们村人均承包地不到3亩,而且增人不增地,每个家庭经营的承包地就非常少,就按人均3亩承包地来计算,我们高原山区一年一季,粮食产量低,也只能种植玉米,以平均亩产干玉米500公斤,每公斤干玉米4元,我们这里的玉米比北方地区高,每年收入就是6000元,把间作的芸豆、黄豆、马铃薯、南瓜,秋季种植的油菜等计算在内,也就是不足一万元,扣除生产成本,利润就差了。外出打工,每个月4000元左右,如果在家经营农业也只需要在外打工三个月就可以达到在家经营种植业一年的收入,因此,我们村的农民大多数是不愿意种田地,都纷纷外出打工。

粮食涨价了,农民还是不愿意种地


经营农业必须是规模经营才能获得比较满意的利润,如果土地面积小是没有利润的。我们高寒山区单纯种粮食只能解决温饱,不能富裕,我们这里的气候是夏无酷暑,具有“天然空调”的气候资源优势,蔬菜的上市季节与相近市场错开。6—11月是平原地区蔬菜的淡季,许多地区温度高,不适宜蔬菜的生产,而在云贵高原的气候条件适合蔬菜的生长。反季节蔬菜种植是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产业,因此,高山反季节蔬菜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地位,是种植业中最具活力的经济作物之一。现在我们村成立了农业合作社,主要种植反季节蔬菜,一些早年外出打工并且在外面已经购买房屋的村民将土地流转到合作社,每年获取固定的流转金。我们没有外出打工的老农民就只能将土地入合作社,在合作社打工,每年的收入也不差外出打工的村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云贵高原   北方地区   黄土高原   粮食   种植业   合作社   村民   玉米   气候   蔬菜   利润   收入   农民   规模   地区   农业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