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黎:芳华绝代的海南尤物

提到制作家具的名贵木材,人们最耳熟能详的就是紫檀和黄花黎。其中,黄花黎是单单产自于我国海南的珍贵树种,与紫檀、鸡翅木、铁刀木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木,而且是最为华贵的一种。


黄花黎:芳华绝代的海南尤物

▲黄花黎材质的“天成”宝座,椅子的后靠背板纹理似白石老人,浑然天成。供图/张志扬


早在唐代,黄花黎就曾作为海南的地方贡品进献给朝廷。明清时期,海南黄花黎以行云流水的天然纹理、圆润剔透的上佳质感,引发了文人士大夫的狂热追捧,并最终晋身紫禁城,成就了明清家具的辉煌。近几十年,由于产量稀少,加上商业资本炒作,海南黄花黎的价值上涨了成百上千倍!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东方神木”?

黄花黎:芳华绝代的海南尤物

▲海口市人民公园内的黄花黎,树姿优美,枝叶婆娑,树冠呈伞形,为喜阳光树种。摄影/冉玉杰


此花黎非彼花梨

黄花黎产自于海南岛中低山丘地区。作为一种檀木,黄花黎的心材与边材区别明显,制作家具的部分取自于其树干的心材,而入药的部分多取自其根部的心材。黄花黎自然散发出的辛香,来自于其木质中的油脂;经过蒸馏提炼得到的降香油,能止血散瘀、降脂降压。因此,黄花黎有“降香黄檀”的学名。


在红木的五属八类中,降香黄檀属于黄檀属的香枝木类。人们常误认为黄花黎是广泛存在于我国南方、东南亚、印度及非洲的花梨木中的一种,实际上,这些地方的花梨木包括越柬紫檀即老挝花梨、安达曼紫檀、印度紫檀、大果紫檀即缅甸花梨等,都属于紫檀属,与黄檀属的黄花黎根本不同属。而与海南黄花黎相似的越南“黄花梨”,则属于黄檀属酸枝木,与海南黄花黎同属不同类。因此,人们将其历史称呼海南“黄花梨”改称为“黄花黎”,以示区别。唐代至今,民间从南洋进口了大量上述的外国低档“番花梨”,但它们是无法与华贵的海南黄花黎相提并论的。


黄花黎:芳华绝代的海南尤物

▲明代黄花黎木制作的八仙桌,搭配贵重的瓷器,品位十足。摄影/冉玉杰


海南黄花黎不易成活,且极难成材。作为“木中皇后”,黄花黎木色不漫不宣,纹理隐现有致,木性稳定,虽经百年而不不腐朽、不开裂。将其做成三弯腿,曲度大而不折;因其坚固,又能加工成精细的榫铆。在众多材质中,面对黄花黎这种天生宝器,不是名师不敢开凿,不经熟虑不轻易运斧。


皇家最爱金与紫

在众多名贵木材中,黄花黎与紫檀齐名。黄花黎流金溢彩,紫檀温润如玉。自唐代以来,耀眼的黄色与高贵的紫色逐渐成为至尊的代表,成为皇权的象征。而悬于南溟之中的海南岛,自唐代以后得到开发,黄花黎、紫檀等南海名贵硬木,逐渐为中原熟知和使用。唐代以后各代,或以紫檀或以黄花黎,作为朝堂和内宫木器之首选,看来并非偶然。


黄花黎:芳华绝代的海南尤物

▲黄花黎木材质的“荷叶式六弯腿香几”,六弯腿曲度大而不折。供图/张志扬


明代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工艺的辉煌代表,充分地利用了木质天然具有的美感,从而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身。有明一代,为了满足皇室与上层社会的庞大需求,当时海南岛的黄花黎大料及紫檀等名贵木料被大批砍伐,一捆捆地北运至京师。及至清代所使用的黄花黎、紫檀大都是明代所采伐,因为生长周期长,清初时新生或野生的黄花黎等木料都无法使用。


作为贡品的上等海南黄花黎,如琥珀、如琉璃、如黄金、如重峦、如流水、如行云。大量出现于明朝故宫的黄花黎家具,依据质量不同分为不同等级,以显示礼制之别。胡德生先生在《传统家具与传统观念》中,讲论故宫家具时说到:“皇宫内各宫、各殿、各级机构也要依各自名分使用不同质地的家具。如:故宫内军机处所用的家具,清一色的榆木擦漆家具……皇帝和太后使用的宴桌为黄花黎木纯金云纹包角桌;皇贵妃、贵妃所用为黄花黎铜镀金云纹包角桌;嫔以下所用为黄花黎铁鋄金云纹包角桌。”

黄花黎:芳华绝代的海南尤物

▲黄花黎木制作的扶手椅,色泽光亮,厚重结实。供图/张志扬


到了清代,因为海南黄花黎被前朝过量采伐,当存货消耗完之后,就已陷入无材可用的境地。直到两百多年后,因慈禧修建陵寝“吉地”,海南黄花黎才首次出现在历史文献中。而此前海南花黎只是以“花梨”的称呼为人所知。19世纪的最后两年,慈禧太后为自己修建陵寝的事被提上朝堂。《大清德宗实录》记载了1898年中的三次奏议:庆亲王奕劻等大臣奏请——但显然还是太后的懿旨——让光绪等将原来建筑大殿与东西配殿的“大植”,除“谨用南柏木外,其余拟改用黄花梨木”。“黄花梨”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


慈禧将自己的“万年吉地”用“黄花梨”修建,这或许是她的喜好,或许是金色更能表彰自己将遭受重创的大清国祚延续并“中兴”的功业;更有可能的是,经历两百多年时间,当时的海南又能向朝廷上贡用于能造宫室的黄花黎木材了。


海南东中西:黄黎、红黎与油黎

因为海南黄花黎之前被称为“花梨”“花榈”“花狸”,“黄花梨”一词在《大清德宗实录》之前未见于史载,这一个“黄”字引起了人们诸多猜疑。实际上,它揭示了花梨木料在清中后期市场上的复杂性,以及海南黄花黎产地不同导致了木料之间的差异问题。


黄花黎:芳华绝代的海南尤物

▲黄花黎木“带花板翘头案”,制作于明末。供图/张志扬


1944年,德国学者古斯塔夫•艾克在其《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一书中,将宋代(或更早时代)一直到清初的花梨木家具,根据颜色分为“黄花梨”“老花梨”和“新花梨”。黄花梨多用于明代和清初家具;老花梨在晚清特别是19世纪初的简朴家具中常用,为幽暗的褐黄色;有些“新花梨”则明确属于紫檀木。实际上,新老“花梨”家具多属于民间进口的各种“番花梨”所制,但也有一部分是海南中西部山区所产野生的黄花黎,它们的木纹、色泽、油性与明代基本采尽的海南东部的黄花黎是有所区别的。


黄花黎:芳华绝代的海南尤物

▲屹立于海南中部的五指山,使海南东西部气候差异明显,也造成了东中西部黄花黎的不同特性。摄影/杨秉政


海南岛气候东西差别明显,西部干燥东部湿润,中部有山地相隔,东、中、西部黄花黎的木纹、色彩、油性由此也不相同。产于东部文昌、琼海及吊罗山脉的黄花黎,心材为黄色,密度适中,纹理直而雅,常用作大料,被称为黄黎,是制作明式家具的木材;产自中部琼中、保亭、五指山的黄花黎,为紫红色,纹理较深,油性重而密度大,类同红木,俗称红黎;而产于西部东方市、乐东及其霸王岭、光峰岭山区的黄花黎,为褐色,“鬼脸”多,油脂与密度最大,称为油黎,海南本地黎族人称之为油格。


黄花黎:芳华绝代的海南尤物

▲生长于海南西部山地的油黎,油脂与密度最大,并呈现出极其丰富多变的纹理,如各种“鬼脸”。摄影/冉玉杰


东部所产黄黎易于采伐与运输,在明代已被采伐殆尽。红黎和油黎,特别是油黎生长于山地,木纹深而多曲折,多“鬼脸”“狐斑”,不易采伐,可能是一部分所谓“新老花梨”的来源。这些“花梨”多为民间所采所用。而历史上对海南黄花黎的民间记载也多为紫红色、褐红色,而非代表朝廷与宫室的黄色。如唐代陈藏器写的《本草拾遗》中描述道:“花榈出安南及海南,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明代王佐《新增格古要论》中称“花梨出南番广东,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爱,花粗而色淡者低”;清初谷应泰的《博物要览》中称产于交、广两府用作器具、桌椅的花榈木“色紫红”。历史上的黄花黎以黄黎为最上乘,红黎、油黎为其次;而今天,被收藏家与艺术家们看好的油黎,价值反而比黄黎更高。


黄花黎何时重现芳华?

黄花黎成就了明代家具的辉煌,体现了内涵深阔的东方木器艺术的精华。然而,经历明清两代数百年来的开采,海南黄花濒于绝迹。1987年海南岛降香资源调查时,记录的“全岛有6000 亩降香自然林”,今天也已经不复存在。黄花黎的命运不能不让人忧虑。


黄花黎:芳华绝代的海南尤物

▲海南一位黄花黎收藏者收藏的黄花黎木屏风与桌椅。摄影/冉玉杰


黄花黎如今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出于经济原因,海南、广东等地人工种植黄花黎成为今天地方经济的一个风向。只是,世间风物因地不同,一方水土养一方物,就像海南东部平原丘陵与中西部山地所产黄花黎不同,人工种植的黄花梨与天然生长的也是有别的。人工种植的黄花黎因土地肥沃而生长快、周期短,但这样长出的木材质地松、纹理淡。人们对海南黄花黎天然生长地区的植物群类和土壤进行了科学采样,然而科学的工作只能到此为止,其中的成因是科学难以完满解释的,更加难以模仿。


树木与树人都是百年工程,保护海南这片热带资源的恒心与恒行更为重要。唯有如此,我们的子孙明天才有机会重新拥有黄花黎的绝代芳华。


黄花黎:芳华绝代的海南尤物

▲树木与树人都是百年工程,保护海南这片热带资源的恒心与恒行更为重要。摄影/吴冠炜

- END -

撰文/上官棣 供图/张志扬 等

编辑/杨亚林 图编/周红蕾 审发/廖慕虹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版权归“国家全景地理”及《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所有,如需转载,请与“国家全景地理”联系。

黄花黎:芳华绝代的海南尤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黄花   海南   海南岛   心材   黄檀   降香   花梨   木料   紫檀   芳华   纹理   唐代   明代   尤物   木材   生长   家具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