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场,是怎么回事儿?

在珠海香洲港开往桂山岛的轮船上,刘阿姨向我讲起当年。阿姨原是桂山岛渔民,年轻时耕海打渔,日产万斤。拉拢围网时,常因鱼太多太重,不得不放走一些才能将渔网拉出海面。


“后来,鱼就渐渐不好打了。”刘姨叹息。


海洋牧场,是怎么回事儿?

▲万山牧场海域辽阔,日照充足,长年水温较高,渔业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六大渔场之一。摄影/陈碧信


人类快把近海的鱼吃光了

鱼少了,不好打了,是全球海洋渔业的共同遭遇。海洋中丰富的水产资源可以为人类带来优质的食物蛋白,海水养殖效益又是粮田收益的10倍,于是,向海洋索取食物获得财富,成了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在庞大的食物需求和经济利益驱动下,渔民们渐渐加大捕捞强度,“电、毒、炸”渔等恶性捕捞事件频发。近岸海域中,海洋污染面积不断扩大,鱼量不断减少,再加上海底藻类和微生物也因船底拖网作业的“绝杀”性质而造成生态系统失衡,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变得日益严重。


海洋牧场,是怎么回事儿?

▲桂山岛鱼市,岛上居民世代以打渔为生。摄影/王嘉新


为补充海洋捕捞的渔获量缺口,渔民们开始大量开展海水养殖。但因养殖区多在前海和海湾区域,水浅流缓,水体交换能力差,渔民为追求经济效益过度投放饵料,致使养殖区的水体富营养化,养殖物病害增多,赤潮频发,甚至出现大规模死亡的现象。同时,养殖鱼类因活动范围小,缺乏运动,造成肉质劣化,营养价值降低。更为严重的是近岸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海岛栖息地逐渐退化,物种减少,以及大量塑料垃圾的倾倒,致使一些污染严重的水域完全失去了生物繁殖条件,成了“死亡水域”。


为解决以上种种问题,农业部决定建设海洋牧场,改善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利用科学手段在海洋中专业、集中、合理地增养殖水产品。


厉害!像放羊一样在大海里养鱼

海洋牧场这个名词对很多人来说,还相对陌生。所谓海洋牧场,是“在某一海域内,建设适应水产资源生态的人工生息场,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底播贝类、种植藻场和增殖放流等措施,将生物苗种经中间育成或人工驯化后放流入海,利用海洋的自然生产力和微量投饵育成,采用先进的鱼群控制技术和环境监控技术进行科学管理”,“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海洋水产资源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海上放养。”


海洋牧场,是怎么回事儿?

▲万山岛浮石湾,远处安静的海面下潜藏着许多人工鱼礁。摄影/王嘉新


我国从1979年开始海洋牧场建设,经几十年发展,虽已渐成规模,但与渔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2015年5月,国家决定创建一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选培有潜力的综合性渔场,使它们成为支撑现代渔业的重要推力。11月,农业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名单,广东省万山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以下简称万山牧场)入选,并被界定为资源养护型海洋牧场,自2016年起,农业部每年都划拔资金用于万山牧场的建设。


万山牧场海域包括桂山镇、担杆镇、万山镇和东澳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东邻香港,西接澳门,是珠江三角洲乃至华南腹地出入南海、通向世界的咽喉要道。其海域面积4567.2km2,自然水深10~30米,大小岛屿105个,海岛陆地面积80多平方公里,岛岸线总长289km。


海洋牧场,是怎么回事儿?

▲岛上渔民们在晾晒海鲜,制作海味干货。摄影/王嘉新


万山牧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处,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海域辽阔,日照充足,长年水温较高,有经济价值的鱼类达200多种、贝类68种、虾蟹61种、海藻18种,渔业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六大渔场之一,历史上曾创造了单网起鱼1200担(120000斤)的全国最高纪录,和刘姨描述的情况十分吻合。


但是如前所述,近十多年来万山围网渔汛已不成气候。渔民在近岸的拖网作业中,每网次渔获虽能出现10~20种鱼类,但大多是体长100~200mm的小型鱼类和幼鱼(当地渔民称其为“下杂鱼”),渔业资源衰退非常严重。


在海底,先给鱼儿们建别墅

为了修复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获得可持续的高品质水产资源,万山牧场决定建设人工鱼礁。我国专家学者对人工鱼礁的定义,大多是指“将石块、木箱、渔船等废弃物经过构建改造后沉降到海里,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在其上营建有利于海洋生物栖息的人工生态系统,为鱼类提供繁殖、生长发育、索饵的场所,吸引它们在礁区居住和聚集,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不过,有些国家(如韩国)的人工鱼礁大多采用混凝土制成。


海洋牧场,是怎么回事儿?

▲用混凝土制作而成的人工鱼礁,进入海底之后,将成为鱼儿们的一个个小房子。摄影/杨秉政


专家勘察认定,万山群岛近岸沉积物质量良好,海域场地地形较缓,地层也相对稳定,适宜建造人工鱼礁区。于是,从2001年起,万山建造了6座人工鱼礁,并按照不同功能,先后在东澳、外伶仃、竹洲—横洲、庙湾、小万山、大蜘洲海域内分别投放庇护礁、饵料礁、繁育礁3种礁体共8793个。


繁育型鱼礁为产卵鱼类的正常产卵生殖提供了相对平静的隐蔽场所,并增加鱼卵的附着场所,提高仔鱼的存活率,达到增加资源的目的。饵料型鱼礁的投放则主要基于附着生物、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的数量及丰度。很多物质,无论是木、铁、塑料还是其他物体,投放海里一段时间后表面都会吸附着许多生物。除了能诱集鱼类外,还大大增加了海域的次级生产力,加速了氧与有机物积累和循环。


海洋牧场,是怎么回事儿?

▲准备下入海底的人工鱼礁。摄影/王嘉新


底栖生物历来是底层鱼类的主要饵料,它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与底层鱼类数量的多少密切相关。浮游生物是礁区鱼类、附着生物和底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是海洋中最基础的生产力,是海洋生物链的第一环节。鱼类具有避难的本能,鱼类在幼体阶段,随时都有被吞食的可能,因此鱼类除了摄食,还得时刻注意着栖息避敌环境。庇护型鱼礁为鱼类营造了安全、良好的居室和庇护所,能使大量幼鱼逃过被凶猛鱼类和其他敌害捕食的厄运,从而提高了幼鱼的存活率,使得鱼类资源得以安全、健康繁殖。


人工鱼礁在投放时,会引起海水中的营养盐上下翻动,给附着的生物带来良好的生长环境。而附着在人工鱼礁上的微生物和碎屑,有利于海底的分解微生物繁殖,能加快海洋动植物尸体的降解,从而加快生态系统的循环。此外,在海洋中投放人工鱼礁,还可以阻止船底拖网作业,缓解恶性捕捞对海底的破坏,防止海底出现"荒漠化"。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预报中心的监测结果显示,人工鱼礁投放不久,礁体就有了大量的贝类和微生物附着,礁区附近海域的生态恢复和“聚鱼”效果非常明显。


海洋牧场,是怎么回事儿?

▲海底人工鱼礁,鱼儿们在此栖息、觅食。摄影/罗立


可见,建设人工鱼礁既能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又能提高渔获量,对于海洋牧场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海底种“菜”,海上垂钓

投放人工鱼礁的同时,万山牧场还鼓励和引导渔民清退近岸渔排养殖,并制定了“公司+渔户”的合作方案,带动本地10户渔民在开放式深水区海域进行抗风能力强、产量高的深水网箱养殖。


海洋牧场,是怎么回事儿?

▲东澳岛海洋牧场。从高处俯瞰,一个个圆形网箱如同散落在海面上的银手镯。摄影/陈碧信


除此之外,底播贝类、种植海藻和增殖放流也是万山牧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贝类具有强大的碳汇潜力,它们通过强烈的滤食活动,大量摄食海水中的有机碳,从而减少海洋中的碳含量,加速浮游植物的再生率,并能吸收海洋产生的SO2、H2S等有害气体,净化海洋空气,改善海底生态环境。鉴于此,万山牧场陆续在海底种植了10亩龙须菜,护养了7万斤翡翠贻贝,还在牧场海域内放流了黑鲷鱼苗188.75万尾。


海洋牧场,是怎么回事儿?

▲工作人员在放流小鱼苗。摄影/潘志新


如今,万山牧场已初步形成了以鲍鱼、海参、龙虾、鱼类等产品为主,波纹巴非蛤、沙蚬、东风螺、扇贝等特色产品,以及紫菜、龙须菜等藻类为辅的多品种、高附加值的增养殖业结构。数据显示,万山牧场从2016年开始,渔业资源量每年都产生递增,2018年,渔业产量更是达到8560吨,增长30.1%,渔业产值突破亿元,增长50.6%。


桂山岛的午后,海风劲吹,海浪轻涌。露出水面的一块块防波堤石上,趴着许多晒太阳的螃蟹,看起来很是慵懒和悠闲。坐渔船出海时,一群群晶莹透明的泥鯭从渔船拔开的浪花里飞跃而出,划出一道道银色弧线,在淡蓝色的海面上,这美丽动感的画面着实令人惊艳。桂山渔民出身的船长说,最近还常见到白海豚成双入对地跳出海面嬉闹玩耍呢......虽然,这些海洋生物的活动轨迹并不能说明海水质量已经变优,但的确能反映出,通过海洋牧场的建设,桂山海域的水质在逐步改善。


海洋牧场,是怎么回事儿?

▲海底播种的翡翠贻贝,生长十分旺盛。摄影/洪㓗漳


然而,万山牧场的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渔业资源衰退的趋势却仍未得到根本扭转,渔民的生产生活仍然经受着严重挑战。帮助渔民转产转业,成为万山牧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万山牧场结合自身优越的地理环境,借鉴国际经典模式,开发了具有“万山特色”的邮轮、游艇、帆船、潜水、海钓等多种形式的海岛生态旅游,在万山、桂山、外伶仃以及担杆四个群岛开发渔家乐和网箱钓鱼,举办垂钓大赛、潜水探险、攀岩大赛等游乐活动,以发展休闲渔业。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的国际游艇垂钓区,因多次举办大型国际海钓赛事,早已使得“万山海钓”声名远扬,成了海钓爱好者的“圣地”。为此,万山牧场7个村都组建了游钓休闲渔业公司,以应对日益增长的特色旅游需求。如此一来,之前从事传统捕捞和近岸渔排养殖的渔民,在政府的指引和帮助下渐渐转产转业成功。


海洋牧场,是怎么回事儿?

▲万山牧场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众多游客。图为桂山岛客运码头。摄影/吕毅鹏


在外伶仃岛,担杆镇政府还在仅4.23平方公里的海岛陆地上开办了图书馆和艺术展厅。此外,桂山镇政府还请来广州美术学院的设计专家,帮助渔民将自建自住的石头民宅改造成家庭旅馆。同时,政府鼓励和扶持海岛渔民从事海产品加工,成功培育出万山方姨生晒鱼干、桂山曹白咸鱼及渔家傲白花胶等一批具有本域特色的海产品牌。总体来看,万山牧场的海岛旅游综合收入得到了稳步增长,渔民收入也稳步提高。


保护海洋,人类才能一直有鱼吃

为采写这篇文章,我曾数次与万山海洋开发区的建设者们联络,却因他们投身于各种重要任务之中,几次未能成行。最后,满脸歉意的熊局长在周末晚上的户外任务结束后,才匆匆回到办公室接受采访。


年轻的熊局长站在万山海域地图前,语速迅疾,手势利落,让我感觉采访完后,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些工作,可能是审核人工鱼礁的建设报告,也可能是审查海洋牧场的监管和执法,比如组织协调海监、海事、边防等部门加强巡查;比如确定对水域进行抽样监测的时间区间,通过无线自动监测系统对养殖区水质状况进行监测的方案;比如建立海域污染防治联动工作机制,加强对锚地船舶、渔港渔船的监管,防止船舶乱排油污水;比如制定海上污染应急事故处置工作预案,确保在海域污染事故发生时能快速介入,及时处置。


海洋牧场,是怎么回事儿?

▲万山岛海洋站,工作人员在这里时刻关注和守护着万山海洋牧场。摄影/黎明


虽然如熊局长所说:“万山牧场是由政府主导建设的,所以更注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下,进行合理有节的海洋资源开发。”但是环境保护和治理涉及到方方面面,监管力度再大,仍会出现缺漏。而且,所有的打击、防范和强制手段,都不如我们人类的每个个体真正意识到:海洋的健康、海洋生物的健康,如同我们的呼吸一样重要!


修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好生命源头,是摆在人类面前紧急而迫切的任务,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我们在亲近自然,探知自然秘密,索取自然物资的同时,更要学会尊重自然,爱惜自然,保护自然。唯有如此,人类才能在这颗蓝色星球上继续繁衍生息下去。


海洋牧场,是怎么回事儿?

▲云雾缭绕的万山牧场,能否保持美丽与富饶,取决于人类的态度。摄影/王嘉新


- END -

撰文/王晓慧 摄影/王嘉新 等

编辑/杨亚林 图编/廖慕虹 审发/陈奕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版权归“国家全景地理”及《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所有,如需转载,请与“国家全景地理”联系。

海洋牧场,是怎么回事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牧场   渔获量   海岛   海洋   海钓   贝类   渔民   鱼类   海域   渔业   海底   人类   自然   生物   资源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