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不可言精明老练,虽涉千古悲剧,幕后推手另有他人。 (下)

贾母,又称史太君,也被称为“老祖宗”,是《红楼梦》中的主要角色之一。贾母是贾府的最高权位者,她是贾宝玉的祖母,也是林黛玉的外祖母。

贵不可言精明老练,虽涉千古悲剧,幕后推手另有他人。  (下)

贾母的一生是贵族的代表人物,享尽一生荣华富贵,她极为宠爱宝玉,黛玉来到贾府后,也得到她的关爱。贾母心性豁达,为人心善,对下人和穷人仁慈,有很高的欣赏水平,对戏剧、音乐、生活都有很高的品味。虽然贾母十分精明,但耳目闭塞,还是被身边人糊弄,被误导。宝玉、黛玉的爱情成为悲剧,虽然和贾母有关,但她并不是主要的反对者。在很多方面,贾母更愿意看到黛玉和宝玉在一起,可是,虽然在贾府一言九鼎,她也很难扭转众多反对意见。


* * * * * * * * * - 接前文 - * * * * * * * * *


5,心存善念

贾母心地善良,对别人都会很同情,作为她的至亲,宝玉、黛玉的感情和幸福,她只有更加关心。

作为一个心善的老太太,贾母对素不相识之人也有恻隐之心,能宽待犯错的小道童,别人喊打,她看到也觉得很不忍心,

贾母听说,忙道:“快带了那孩子来,别唬着他。小门小户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惯了的,那里见过这个势派?倘或唬着他,倒怪可怜见儿的,他老子娘岂不疼呢!”说着,便叫贾珍去好生带了来。贾珍只得去拉了那孩子来,那孩子还一手拿着烛剪,跪在地下乱颤。贾母命贾珍拉起来,叫他不用怕,问他几岁了。那孩子总说不出话来。贾母还说:“可怜见儿的。”又向贾珍道:“珍哥带他去罢,给他几个钱买果子吃,别叫人难为了他。”贾珍答应,领出去了。

正因为心善,有良知,贾母行事也公正,不做霸道之事,也很在意贾府的名声。虽然她并不知道,那些晚辈毫不在意,早就把贾府的声誉败坏的不成样子,

贾母道:“又没圆房,没的强占人家有夫之人,名声也不好,不如送给他去。那里寻不出好人来?”

贵不可言精明老练,虽涉千古悲剧,幕后推手另有他人。  (下)

6,敬老平等

听说刘姥姥来到贾府,贾母很高兴,经历了太多荣华富贵,她转而更看重同年人的陪伴。虽然贾府很讲究规矩,但对待刘姥姥,贾母只把她当作一个老伙伴,忽略了她的贫贱。所以,贾母没有瞧不起刘姥姥,虽然地位极高,但不端着架子。贾母的心态极好,在她这个年纪,世俗很多成见已经看淡,更喜欢随性一点。

刘老老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拜了几拜,口里说:“请老寿星安!”贾母也忙欠身问好,又命周瑞家的端过椅子来坐着。那板儿仍是怯人,不知问候。

贵不可言精明老练,虽涉千古悲剧,幕后推手另有他人。  (下)

贾母陪着刘姥姥游园,两人的身份差别完全不在意,虽然她被刘姥姥逗笑,贾母仍担心她有闪失,在贾母的心里,只看到刘姥姥是一个同龄的老人,

贾母笑骂道:“小蹄子们,还不搀起来,只站着笑。”

招待刘姥姥时,贾母也诚心诚意的照顾,把她当作亲戚看待,虽然之间并没有很近的关系。

贾母笑道:“家去我送你一磁坛子,你先趁热吃罢。”

贵不可言精明老练,虽涉千古悲剧,幕后推手另有他人。  (下)

即使地位低下的刘姥姥,贾母也没有丝毫看不起,她并不看重身份,只是敬重刘姥姥的年纪,而且,她并没有把刘姥姥看作任人取笑、戏弄的下等人,抛开了身份地位,就如同两个老人之间平等对待,对刘姥姥优礼有加。

贾母经历了太多风风雨雨,荣华富贵对她来说已经算不了什么。有这样良好的心态,看待宝玉和黛玉的想法,也自然和其他人不同。

7,胸怀豁达

贾母很少有忧愁的时候——贾敏应该受她的影响,也不是多愁善感之人,如果不是幼年失母,黛玉的性格或许也会更像贾母。

贾母心胸开阔而且性格开朗,很能容人容事,她喜欢凤姐,自己喜欢谐谑,凤姐经常和她开玩笑,可以说是没大没小,她也并不在意,在亲近的晚辈面前,并不总端着架子,

贾母笑道:“我倒喜欢他这么着,况且他又不是那真不知高低的孩子。家常没人,娘儿们原该说说笑笑,横竖大礼不错就罢了,没的倒叫他们神鬼似的做什么?”

贵不可言精明老练,虽涉千古悲剧,幕后推手另有他人。  (下)

欣赏一个人,就很喜欢,贾母也从不掩饰对凤姐的喜欢,常常拿她取笑。也是两人性格相近,王熙凤又懂得表现。

贾母亦笑道:“你们听听这嘴。我也算会说的了,怎么说不过这猴儿?你婆婆也不敢强嘴,你就和我啊的。

实际上,论关系,黛玉和贾母更近、更亲,虽然表面上喜欢凤姐,但心里只会更喜欢黛玉。

贾母心态很好,爱开玩笑,除了看重的亲人,对很多事情都不在乎,所以有时也会自嘲,

贾母道:“什么福,不过是老废物罢咧。”

贵不可言精明老练,虽涉千古悲剧,幕后推手另有他人。  (下)

在贾府几乎生活了一辈子,是是非非见得多了,所以对家长里短,贾母非常看得开,

贾母道:“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的住呢?从小儿人人都打这么过。这都是我的不是,叫你多喝了两口酒,又吃起醋来了。”

稀奇古怪的事情见的多了,贾母没有什么事情不能接受,而且,她总能保持乐观的心态。有这么豁达的心胸,宝玉和黛玉之间的感情,贾母也很容易接受。

8,亲疏有别

虽然年纪很大,但贾母心里面仍然非常明白,一点也不糊涂,对亲疏分得很清楚。例如,她非常信任鸳鸯,平时生活也多有依赖,在知道贾赦对鸳鸯的心思后,只是不愿意放手,不愿就这样直接给了贾赦,却一点也没有替鸳鸯考虑将来怎么办。贾母没有去想,过了这几年,等她不在人世,鸳鸯还能有什么依靠。因此,贾母虽然当时回绝了贾赦,不把鸳鸯送给他,但对于鸳鸯的未来安排,她没有说一句话,哪怕是口头上随意说说。以她的精明,并不是想不到或没有办法,而是不想考虑,没有把丫鬟的幸福当回事,即使和她这么亲近的鸳鸯。

贵不可言精明老练,虽涉千古悲剧,幕后推手另有他人。  (下)

甚至可以说,不考虑身后的事情,贾母也很难会为黛玉的将来做安排。在她活着的时候,很难决定宝玉和黛玉的亲事,那么她也明白,等她不在人世了,更难以施加影响,既然如此,不如不说。

9,内心精明,耳目闭塞

贾母毕竟上了年纪,凡事不能亲历亲为,虽然身边的丫鬟和凤姐可以信任,但也只能听到这些人的声音,当她对袭人不满,别人说了几句好话,便又马上改变了看法,很容易被其他人影响,

贾母因说:“袭人怎么不见?他如今也有些拿大了,单支使小女孩儿出来。”

贵不可言精明老练,虽涉千古悲剧,幕后推手另有他人。  (下)

然而,贾府中,并不是每一个都像袭人一样善于做人,都有人帮着她说好话。比如,听了几句对尤二姐的谗言,贾母马上心生厌恶,不考虑真假,虽然她很精明,但还是被糊弄,

贾母听了,便说:“人太生娇俏了,可知心就嫉妒了。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可知是个贱骨头。”因此,渐次便不大喜欢。

晴雯也是如此,贾母对尤二姐不了解,还可以理解,而晴雯是她看着长大,而且一直看好的,听了几句诽语,她便马上相信,几乎算得上是任人摆布

贾母听了,点头道:“这是正理,我也正想着如此。但晴雯这丫头,我看他甚好,言谈针线,都不及他,将来还可以给宝玉使唤的,谁知变了。”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王夫人不喜欢黛玉,虽然贾母健在,但没有什么人敢于在贾母、王夫人面前为黛玉说好话。能在贾母、王夫人面前比较随意说起的,是薛姨妈,但她也不可能真的为宝玉、黛玉之事,在两人面前提起。

没有人为宝玉、黛玉说项,虽然年龄还小,不是很适合提起,但也没有什么人愿意、敢于谈论。反而是金玉良缘提的更多,听的多了,贾母多少也会受影响,即使她之前支持宝玉、黛玉,心里也会动摇。

10,荣华富贵

贾母福寿双全,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她有满堂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重孙女、重孙媳妇孝敬她;有数不完认不清的丫环、婆子、小厮服侍她。特别是掌家的孙媳妇王熙凤千方百计地孝顺她、迎合她,使贾母尽情享乐。贾母的八十寿辰,正日子是八月初三,从七月二十八就开始在荣、宁两府齐开筵宴,直到八月初五,整整七日。热闹豪华,非往日家庆活动所比,显示了这位太夫人的尊荣。

自己深有体会,财富带来的快乐也不过如此,所以,对于财富、家势,贾母看得很淡,也没有比她更有条件有这样的想法。在清虚观对张道士说的话,未尝不是贾母的真心所想,

贾母道:“上回有个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如今也讯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的上,就来告诉我。就是那家子穷,也不过帮他几两银子就完了。只是模样儿,性格儿,难得好的。”

黛玉作为她的亲外孙女,本来就疼爱,而说的这些条件,模样、性格(宝玉喜欢),黛玉也完全匹配,说她潜意识里已经选中了黛玉,也没有问题。

贵不可言精明老练,虽涉千古悲剧,幕后推手另有他人。  (下)

贾母还是一个诗礼簪缨之族的贵夫人。她见多识广,很有修养。她初嫁到贾府时,正是荣国府的鼎盛之时,曾躬逢几次金陵接驾的盛典。她一直是荣府家政的主持人,直到年纪大了,才渐渐地不管事,交给了王夫人、王熙凤。元宵节,贾母点戏,一出《寻梦》、一出《下书》,吩咐只用箫和笙笛。同是贵夫人的薛姨妈甚为惊奇,说:“实在戏也看过几百班,从没见过只用箫管的。”贾母却认为没什么稀奇,只是在个人讲究罢了。

贾母懂才艺,那么同样有才华的黛玉,她只会更加欣赏,能成为亲近的孙媳妇,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11,难以决定

贾宝玉是贾母最为疼爱的孙子,对于贾宝玉的婚事以及今后的配偶对象,贾母自然有很高的要求;而林黛玉很受贾母的喜爱,但是常年累月的身子不好,加上或多或说有人帮衬着“金玉良缘”,贾母很难下定决心。

见到宝琴时,贾母几乎立即决定要定下宝琴和宝玉的亲事,一方面是宝琴的身健康良好,另一方面,她的人品十分出众。那么,宝琴已经许配给别人了,同样具有这两方面的宝钗,贾母就会考虑。而且旁人的意见,对贾母的影响很大,也就是俗话说的“耳根子软”。

贵不可言精明老练,虽涉千古悲剧,幕后推手另有他人。  (下)

虽然不至于像对宝琴那样,马上挑明,但在贾母心里,会权衡选择黛玉还是宝钗。相比而言,有人支持的宝钗,贾母会多考虑一些。

因此,虽然很喜欢黛玉,贾母是有可能选择宝琴;至于宝钗,王夫人很喜欢,贾母也很难完全不听宝玉母亲的意见;林黛玉每日都是病怏怏的,即使疼爱黛玉,贾母也还要考虑宝玉的未来。虽然满心期望宝玉和黛玉能够在一起,大多时候贾母也是这么想的,并且,她也有着自己的主见,然而,有诸多不利的影响因素,加上她年纪大了,易受身边人的影响,贾母也很难下定决心,无法不顾忌反对力量,不可能去挑明支持宝玉和黛玉在一起。

贵不可言精明老练,虽涉千古悲剧,幕后推手另有他人。  (下)

虽然贾母没有明确反对“金玉良缘”,没有为宝玉、黛玉发声,就已经是近似于不支持了,但贾母不像王夫人那样强烈的反对。一方面,王夫人不喜欢黛玉,另一方面她又很希望宝钗能加强自己的势力,王夫人才是最坚定的反对者。

所以,虽然是贾府实际的掌权者,但贾母并非造成宝玉和黛玉爱情悲剧的推手。

贵不可言精明老练,虽涉千古悲剧,幕后推手另有他人。  (下)

从感情来说,贾母极为疼爱黛玉,也关心黛玉的幸福,她自己的外孙女可不能随便嫁了。

从宝玉来说,宝玉想要得到的东西,贾母基本上都不会反对。

从贾母自身的才识来说,她极为看重家世和才学,出自商贾之家的宝钗,她并看不上眼。

但孙子的终身大事,最终还得由王夫人决定,王夫人强烈反对黛玉,极为赏识宝钗,贾母也看得清清楚楚,对此她也无能为力,很难强行改变王夫人的观点。其实,即使贾母让王夫人勉强接受黛玉,以后等她看不到的时候,还不知道会王夫人怎么对待黛玉呢。想到这一点,贾母也会慎重考虑。

所以,既然没有办法改变,贾母也只能接受王夫人的安排,就像对晴雯的处理一样。

有着这些烦心事,贾母仍然能够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心胸是非常的豁达了,她是一个活得十分明白的老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全文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贵不可言精明老练,虽涉千古悲剧,幕后推手另有他人。  (下)

—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刘姥姥   精明   贵不可言   宝玉   孙媳妇   孙子   荣华富贵   老练   豁达   鸳鸯   千古   疼爱   幕后   凤姐   悲剧   年纪   心态   性格   孩子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