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义气,可以休矣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江湖中,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动人心魄,让人久久不能自已。江湖中,除了惊心动魄的冒险,不可或缺的,是可歌可泣的兄弟情义,也就是义气。

作为传说故事,义气自有其独特魅力,可在现实生活中,义气却几乎没有立足之地,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典名著《水浒传》近似教科书般揭露了这个事实。

江湖义气,可以休矣



1,何谓江湖义气

热血为朋友出头,总会遇到守法和重义的选择。往往选择违法,在朋友面前,才更能显得讲义气。然而,这样的选择并非明智,存在太多的弊端。人人都不遵守律法,那么整个社会将失去秩序。而且,与之为伍的朋友,他们的价值观和有正当行业的人不同,这些在江湖中打拼的人,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都不看重,这一点在《水浒传》中得到充分体现。

江湖义气,可以休矣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遇见不平之事,伸手相助,惹出事端,投奔山寨,似乎豪气万丈,年轻人非常容易受到蛊惑,史进就是很好的例子。

但是,在一个有法度的社会,江湖义气总会被视作不法行为,即使很多人在感情上非常支持,觉得那是正义的行为——所以郭解侠名满天下,可造成的坏处更大。

韩非子曰:“侠以武犯禁。”太史公说“然其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成,不受其躯,赴士之阸困,既已存亡死生矣。”

江湖义气,可以休矣

即使郭解个人的修行品行非常好,可那些仰慕他的人,并不能达到同等的水平——远远逊之,他们难免触犯法律,行不轨之事。尚武开放的汉朝都不能接受无约束的任侠仗义,更没有哪个朝代可以容忍目无法纪的豪杰 。快意恩仇看似正义行为,但涉及到冤杀仇报,站在各自的立场,每个人都觉得正当,实际上,冤冤相报何时了。

所以,江湖义气,看上去是充满正义的行为,却很难有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标准。貌似公正,却有失偏颇。而且,人心复杂,怎么分辨朋友是不是真情实意,又有多大可能遇到鲁智深、史进这种实在的朋友?第一,为朋友两肋插刀,就可能破坏社会秩序,对彼此有利,对社会无益;第二,人心隔肚皮,不仅是不谙世事的少年易受影响,没有见识过人心险恶,成年人也会被蛊惑。

2,江湖义气对国家大义,水浒对三国

《水浒传》描写了梁山好汉的兄弟义气,《三国演艺》也描写了刘关张的兄弟义气,两者是否存在可比性?两者之间存在真实的差距,不看不知道,仔细阅读与比较,会发现云泥之别,《三国演义》是云。对大多数梁山好汉,《水浒传》中的义气分文不值!

江湖义气,可以休矣

《水浒传》描写了草莽英雄的江湖义气,而《三国演艺》描写了平民百姓的国家大义。

《水浒传》看似一帮热血兄弟,两肋插刀,为兄弟出头,看了让人血脉贲张,但其实是一些草莽英雄,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做着刀口舔血的勾当,或者报仇雪恨,易被操控。

而《三国演艺》刘关张三人,志同道合,为匡扶汉室而结为异性兄弟,共同为理想打拼,为梦想而努力。

江湖义气,可以休矣

讲江湖义气,与目光短浅之徒为伍,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为国家大义,志向远大,为共同事业奋斗,兄弟齐心协力。

梁山好汉可笑又可悲,个个被义气蒙蔽双眼,跟随面黑心更黑的“孝义黑三郎”,忠心耿耿,却沦为宋江牟利的工具,个个更是落到凄凉惨淡的下场。

江湖义气,可以休矣

桃园结义可敬又可叹,事实也证明了刘皇叔的宽仁厚德,他对百姓仁慈,对臣属宽厚,对兄弟更是情深意重,为兄弟报仇,可谓是放弃了基业;而关云长、张翼德的忠义无双,更是传为美谈。

俗话说“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学了一身本事,要怎么发挥价值?“留得有用身,博取青史名”才是做大事的态度,胸怀大志,不会轻易涉险,更不会把精力和时间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争强斗狠上。不能明白这个道理,眼界就可能限于混混之间的兄弟义气。

江湖义气,可以休矣

国家大义,兄弟义气,应该推崇哪一种,道理不言自明,所以才会留下“桃园结义”的千古佳话。

江湖义气,可以休矣

3,水浒中的义气

水浒中,众多英雄好汉在梁山聚义,也没有得到好的结果。

史进,为义气破家。但史进最早认识的结义兄弟,也有始无终。

江湖义气,可以休矣

假如没有遇到少华山上的几个匪徒,史进未必会离开史家庄;甚至,哪怕朱武没有那么狡猾,没有用苦肉计,史进也不会被他们的义气感动。

之前对史进施苦肉计,朱武说三人‘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等到史进遍寻王进不着,返回少华山,踏实和三人做兄弟,朱武为笼络史进,必然也说过同样的话,而且,按说几年相处下来,几人应该有很深的情谊。但是,知道史进处境危险,长久未见的鲁智深都会急不可耐,史进形影不离的结义兄弟却显得不慌不忙。

我们欲去救他,无计可施。

而且,既然是兄弟,尤其史进之前为救朱武三人而无家可归,可在史进危难时,这三人便束手无策,难免表现的没有尽力。

加入梁山后,讨伐方腊,攻打昱岭关时,史进和其他五人一起出战,一起战死,其中三人是少华山结义兄弟,唯一剩下的朱武,不惊不悲,也没有想着报仇,更没有想到同生共死,冷静的不近人情。

卢俊义大惊,急与军师朱武商议,朱武曰:“此关险峻难攻,令时迁去山中寻路,或有小径透关,方可破。”时迁领命,稍带了乾粮,望深山而来。

假如史进知道最早结义的兄弟甚至没有为他的死掉下一滴眼泪,会不会后悔当初?

《鹿鼎记》里,韦小宝的第一个结义兄弟是茅十八,两人相识虽然不久,但始终对得起彼此之间的义气。难道只有粗莽大汉,才会至始至终坚持义气,但凡有点心眼,都很容易背叛弟兄?

江湖义气,可以休矣

石秀为了维护结义兄弟杨雄,不惜动手杀人。虽然出于兄弟义气杀人,但他也早有打算,无路可去,除非上梁山——这条退路也成为大家共识。石秀根本就想不到要遵守法律,视法纪为儿戏。

清平世界,把人杀了,却去梁山泊入伙。

朱仝,为义气给通缉犯宋江通风报信,后来又偷偷放了雷横,自己吃了官司。朱仝对朋友非常尽心,但他拿着俸禄,却滥用职权,渎职来做人情。这样的官吏,只会为自己人谋利,损害的是大多数人的利益。

江湖义气,可以休矣

朱仝对朋友可谓是仁至义尽,即便如此,朋友又是如何待他?朱仝的心愿是做良民,他帮助过的朋友就没有尊重他的选择。只能说朱仝是误交匪人,尤其是宋江拉他上山当匪徒,又带他下山被招安,在此期间从来不关心对朱仝造成的影响。和这般朋友交往,朱仝实在不明智,他的遭遇,也成了极大的笑话。

水浒中,出于义气为兄弟出头,最后被出卖、背叛的故事林林总总,最终可以归结为两个字:不值。

4,结语

文学作品中,描写江湖义气集大成者,莫过于《水浒传》,偏偏从《水浒传》能看出反面的道理,也是一个有趣的发现。就像一个幡然醒悟的江湖中人,痛悔前非的反思。

在任何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不遵守法纪的江湖义气都不会被允许,而且,从感情和道义来说,兄弟义气也不值得推重,失信和背叛是常有的事情。相反,如同桃园结义那样,为远大志向而共同努力,为此而结下的志同道合的情义,才更值得尊崇。

江湖义气,可以休矣



江湖义气,可以休矣

—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 本文由Celave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义气   水浒传   梁山   桃园   草莽英雄   大口   华山   江湖   法纪   大义   好汉   水浒   兄弟   社会   朋友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