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狡诈,宋江可杀,死有余辜

俗语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头次听到,觉得很有道理,少年热血,易于冲动,学《水浒》里面的英雄好汉,做事更加莽撞;多看几遍,又发现《水浒》里的阴谋诡计,不在《三国》之下;经历更多之后,再回头来看,才发现《水浒》中的人心阴暗,以前觉得是英雄好汉,事实上是狡诈恶徒,意气用事不乏横行霸道、胡作非为、阴险狡诈,其中口蜜腹剑尤以宋江为甚

虚伪狡诈,宋江可杀,死有余辜

讲兄弟义气,算不上坏事,朋友之间是要看重感情;可是,如果被人利用,然后当作弃子丢掉,就太过不值。宋江就是利用兄弟的高手,如果自己不是宋江,就要提防身边的“宋江”。如果不能早日认清并远离,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虚伪狡诈,宋江可杀,死有余辜



宋江,江湖人称“及时雨”,又号“呼保义”;并且他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宋江在江湖上名声很好,很多地方豪杰未见其人,但闻其声,知道是宋江后,往往倒头便拜。然而,宋江在人前展现出的英雄形象是假相,貌似重情重义,实际阴险毒辣,通读《水浒》便可发现这点。

1,居心叵测

宋江是郓城县押司,不大不小的职位。在这个位置上,宋江已经做到誉满天下,大名传遍社会底层,到了亮出名号就能让草莽礼敬跪拜的夸张程度。

什么是押司?确切地说,押司根本就不是官,而是吏。押司就是衙门里的书吏,也就是书写文书的人员。他们代表官府同百姓打交道,按照规矩,每干一件稍微涉及钱财的案子,或者是要他们出面的政府事务,都可以从中得到好处,算是手续费,押司可以自己拿到手里。

虚伪狡诈,宋江可杀,死有余辜

单论宋江的誉满天下,仔细想想,会发现有几点匪夷所思的事情,不禁会对宋江的居心产生疑问。

第一,宋江仗义疏财——且不论他的财产是怎么积累的,通过这种方式,江湖人称“及时雨”,宋江获得好大名声,他的名声是怎么传播出去的?相比其他好汉的行为,存心可疑。比如鲁智深千里护送相识几天的林冲,若不是野猪林跳出来救护,林冲都不知道鲁智深一路伴行,对比鲁智深的不欲人知和宋江的大事张扬,高下立判

第二,即使名声在外,假如表里如一,也能够让人心服口服。可之后宋江的言行,无一不表露了他的野心,名声对宋江是成就大业的辅助。宋江是有选择的帮助别人,一开始就存有目的,要结交各路好汉;他不是急公好义之人,不是好善去帮助别人,就是为了收买人心,为己所用。

第三,身为押司,宋江也属于公职人员。晁盖聚众劫生辰纲事发后,宋江把官府已知情的消息告知晁盖让他早一步逃走免受追捕。抛开事件的正义性来说,晁盖等人的确违反了法规,而且晁盖打劫生辰纲的目的是劫取不义之财,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是劫富济贫之举。如果是为正义的事业,可以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或是“打入敌人内部的人民英雄”,但对宋江而言,都不适用,宋江是拿着官府的薪水,包庇要抓拿的罪犯,常说“食君之禄 忠君之事”,宋江却不顾职责,用自己的权力做人情,玩忽职守。甚至,有很大的可能,宋江之所以能在江湖上声名远扬,就是利用官府赋予的权势,帮助江湖好汉。即使他有几分用意,是要帮助朋友,但从事实来看,实际上是渎职,可以说他是“不忠”

从宋江的抱负,以及他对众人的影响来看,自一开始,宋江就打着收买人心的主意,但江湖莽汉就吃这一套,宋江实在是居心叵测。

2,利用朋友

在结交好汉时,宋江便有私心,朋友对他来说,不是兄弟,而是有利用价值的棋子。

虚伪狡诈,宋江可杀,死有余辜

对待晁盖便是这样。宋江上梁山后,口口声声尊晁盖为兄,真正到了争权夺利的时候,兄弟情义早抛在脑后。宋江口里说着为晁盖着想,不可轻动,每次带兵打仗,都阻拦晁盖,自己领兵出征。更早的古人都知道带兵可以树立威望,由此后来投奔梁山的兄弟,多只知道宋江,不知晁天王,晁盖也是轻信了宋江。而且,等到宋江真正掌权时,也不再提“山寨之主,不可轻动”。正因为胸怀大志,善用权谋,宋江才会处处多算一步。

虚伪狡诈,宋江可杀,死有余辜

几百年前的瓦岗寨,已有同样的故事。瓦岗军首领翟让非常器重李密,凡事皆言听计从,最终反被李密所杀。权势当前,完全不顾兄弟情义,李密如此,宋江也不例外。

最过分的,是对待李逵。

《论语.季氏》中有对朋友的说法,"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戴宗和李逵熟识,介绍给宋江时,也说了李逵的缺点。戴宗未必把李逵当作多好的朋友,倒也算了,可李逵把宋江当作结义兄长,宋江又是如何待他?

虚伪狡诈,宋江可杀,死有余辜

如果是益友,会时常告诫李逵,帮助他改掉缺点,引他向善,做一些正事。宋江的所作所为,只能算是损友。

虚伪狡诈,宋江可杀,死有余辜

李逵对宋江忠心耿耿,充当忠实的打手,宋江并不把李逵真心当作兄弟。李逵回乡去取母亲,知道李逵做事莽撞,宋江也不派精细人陪同;经常喝骂李逵黑厮,不懂规矩,既然说是兄弟,宋江又不教以道理。对宋江来说, 粗鲁莽撞的李逵更好利用。甚至到临死关头,宋江也没有放过李逵,要拖他垫背。即使这样,李逵仍无怨言,死后也要跟随宋江。

虚伪狡诈,宋江可杀,死有余辜

除了让人痛恨宋江的无耻,感叹李逵的愚昧,又能如何?只能说李逵有眼无珠,不辨忠奸。

你把他当大哥,他把你当傻瓜。

受《水浒》义气的影响,涉世未深的青年,遇到热情友好的社会大哥,心悦诚服,很有可能便落到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的下场。

3,草菅人命

在宋江看来,为了成就大业,旁人的性命算不得什么。

为了赚取霹雳火秦明上山,宋江定出毒计,派人假扮秦明去攻打青州,许多城外的无辜民众被杀。

到得城外看时,原来旧有数百人家,却都被火烧做白地,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记其数。

虚伪狡诈,宋江可杀,死有余辜

而青州知府信以为真,秦明的妻子也被杀。

单单这一次,便害了多少性命,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人,可在宋江的心里一文不值,没有一点心理障碍影响他做出残忍的决定。

古人云:“兄弟如手足 妻子如衣服”,或许秦明也知道这句话,所以即使性烈如他,也克制住了自己脾气,没有为冤死的妻子报仇,还欣然和凶手认了兄弟,相敬相爱。

秦明不报仇也就算了,那些枉杀的平民,谁为他们伸冤?就这样,还有百姓把宋江等人当作英雄好汉,却不知这些英雄好汉把他们视作猪羊。

虚伪狡诈,宋江可杀,死有余辜

在拉朱仝上山时,宋江同样表现出残忍好杀的本性。沧州知府的儿子,年仅四岁,也成了无辜的牺牲品。有一个广泛接受的观点,孩子都是无辜的。即使是切骨之仇,向仇人一家报复时,往往也会放过幼小的儿童,这才更符合人们对良知的认知,也出现了“斩草除根”这种说法,说明哪怕是怒火攻心的复仇者,心里也会犹豫不能伤及无辜。宋江非常冷静,没有一点犹豫和动摇。

这样的杀戮不是屈指可数,宋江多次主导的战斗往往伤及大量无辜,对这些百姓来说,经历了腥风血雨,他们不会把这些夺去亲人性命的凶徒视为英雄好汉。

4,结语

梁山好汉个个英雄豪杰,可是实际上很多人无恶不作,尤其是宋江,表现得急公好义,其实表面讲仁义,实质卑鄙奸诈:为个人目的,利用朋友,没有义;做事从不顾及无辜百姓性命,说他们杀入如麻,也不为过,没有仁。

遇到心黑阴险的宋江,就是错交损友,最典型的下场,就是至死不悔的李逵。

朋友之间的情谊,应是“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或者“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或是“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比不上桃园结义,也不要被小人利用,所以自己不是宋江,就远离宋江。

从《水浒传》来看,宋江就是阴险小人,或许真实历史上的宋江是另一种情况,留待将来讨论。

虚伪狡诈,宋江可杀,死有余辜



虚伪狡诈,宋江可杀,死有余辜

—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 本文由Celave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李逵   损友   青州   梁山   死有余辜   英雄好汉   人心   官府   狡诈   好汉   水浒   性命   名声   无辜   虚伪   兄弟   江湖   朋友   游戏   宋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