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虎这座信念之桥,来得恰逢其时


01



管虎又双叒啜出战争片了,没错,提前上映的《金刚川》,一部聚焦抗美援朝的热血佳作。其实相比于单论战争片执导手法,我更愿意把《八佰》和《金刚川》定义为管氏修桥史。《八佰》的桥连接的是四行仓库和对岸租界,讲述的是八百壮士的悲惨命运和不屈战意的传承,算得上是一座生命之桥。《金刚川》的桥,是顶着美军一次次轰炸,承载着决胜意志和军魂的存在,不仅是三位导演向历史递出的一份致敬,还是一座建立在生命之上,以信念和意志为蓝图构建的复合式铁血桥梁。


管虎这座信念之桥,来得恰逢其时

《金刚川》剧照


如果要问《金刚川》最大的惊喜是什么,我觉得既不是卡司也不是电影工业的进步,而是以下两点:其一,是管虎的小人物倔强+郭帆的大局意思+路阳的接地气侠义,这三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混合出的复式多巴胺。其二,是三位导演给出的叙事框架,分段式插叙。这个早在《追凶者也》里已经被曹保平证明了张力的手法。如果说这个叙事框架在曹保平那里是牛刀小试,勾勒小人物的脾性雕琢人性多面的同时,给人性打了一道诙谐的底色。那么在《金刚川》中,它拔高的是架桥过河这一故事的空间性,以更为扎实的叙事修正了在《八佰》中的不足。


管虎这座信念之桥,来得恰逢其时

《金刚川》剧照


以桥为线索,以人性和意志的交织作为理解管虎的修桥理念,在我看来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其实说信念这回事,从《老炮儿》到《八佰》和《金刚川》,从来就不缺,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对立和坚守并存。《老炮儿》借小飞对张学军的惺惺相惜之情和两者的代沟,阐述的是一代老炮儿对自身立命哲学的坚守和对恶势力的不屈抵抗。《八佰》是从历史的缝隙中找残军那永不磨灭的战意和血性,以八百壮士的意志对抗日军的残暴,并借此唤醒尘封的记忆。


管虎这座信念之桥,来得恰逢其时

《金刚川》剧照


而《金刚川》则有些意外,不仅仅是靠意料之中的爆发和燃点来为志愿军军魂正名,还把美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傲慢偏见和西部牛仔式英雄主义,混合着血浆配以精心打造的慢镜头特写,对这份和虚伪外表并存的美式文化不咸不淡的撒了一把盐,这一手法比之《八佰》中的战前会面桥段,显然更值得玩味。联想到从上半年到现在,我国外交部发言人针对来自美方的一次次挑衅言论,给出的机智且不失风采的应答。《金刚川》的这一手法在我看来别有一番意味。


管虎这座信念之桥,来得恰逢其时

《金刚川》剧照


02



管虎大约是个重度三国爱好者吧,算上《八佰》里零零总总的片段,到了《金刚川》已经是第二回借三国文化祭出人文脉络来增加作品厚度了。“半世飘零半戎生,风打灯笼照残灯……”,《八佰》中的这一唱段配合赵云长坂坡单骑救少主的皮影戏,衔接欧豪形象的赵云,用隐喻蒙太奇手法来了次投石问路。当然这对于管虎来说显然不过瘾,影片后半段又借姜武之口唱了段《定军山》,一前一后算是把人文脉络做了个前后呼应。


管虎这座信念之桥,来得恰逢其时

《八佰》剧照


《金刚川》则更绝,前有吴京拿名字梗和张译开了把莽撞人的玩笑,后有张译上演缺胳膊少腿的壮士吸引火力桥段,直接和美军飞行员对轰,刨去一眼可见的血脉贲张,炮手牺牲自我为大部队过桥争取时间,配上凝重氛围和用鲜血混合生命营造出的十足辛辣,最后借张译之口吼出“万古流芳莽撞人”,无疑是一次更具深度的开发,毕竟管虎的野心也不是区区一个蒙太奇手法能诠释到位的。


管虎这座信念之桥,来得恰逢其时

《金刚川》剧照


《金刚川》在创作层面的另一优点是意识形态,比起意识形态明显值得商榷的《八佰》,本片则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自洽。那就是对信仰的诠释,这一重要支撑点同样需要雨露均沾。让我略感诧异的是,在描写美军一侧的篇幅里,居然是靠《新约·启示录》的内容来完成对美军精神总和的界定,伴随着飞行员的独白,影片所展现的不仅是飞行员从震撼到溃败的心态变化,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信仰形成的激烈碰撞,且不论这一手法有多成功,对于主旋律题材在意识层面的转变都是浓重的一笔。


管虎这座信念之桥,来得恰逢其时

《金刚川》剧照


“第一位天使吹响号角的时候,冰雹和火搀杂着血从天上倾盆而下。地的三分之一、树木的三分之一和一切的青草都被烧毁了。第二位天使吹号的时候,一座好像燃烧的大山被丢进海里。海洋的三分之一变成了血, 海中的活物死了三分之一,船只也被毁了三分之一。第三位天使吹号的时候,有一颗好像火炬般燃烧着的巨星从天上坠落在三分之一的江河溪流和水泉里。”伴随着这段出自《新约·启示录》的记载,与之对应的则是美军对桥梁的一次次轰炸。这一桥段所要表达的,远非视效的震撼和观感的冲击,而是以最直观的手法勾勒美军的意识形态——自诩上帝的伪善外表下,那虚伪狰狞的面目。


管虎这座信念之桥,来得恰逢其时

《金刚川》剧照


03



要讲金刚川这段历史,不得不提当年的著名英雄张振智,张振智是志愿军工兵第3团3营9连连长,这位张连长所肩负的使命就是架桥,不过当时架桥的要求要比影片中更煎熬,在金刚川岩里渡口架一座载重桥,上级给的期限是8天。



管虎这座信念之桥,来得恰逢其时

金刚川地图


摆在张连长面前的首要任务无疑是伐木,棘手的难题也接踵而至,美军立刻将当地山林锁定为轰炸目标,对于志愿军来说无论是伐木架桥还是就地隐蔽,难度都陡然提升。究竟是先伐木还是先隐蔽?这样一道难题摆在了张连长面前,张连长力排众议坚持先隐蔽大部队以保存实力,而伐木的任务则是巧借美军之手来解决。



管虎这座信念之桥,来得恰逢其时

金城战役地图


凭借这一明智选择,收集木材的任务很快完成了,当木排捆扎完毕,志愿军便在夜色的掩护下从水路运至岩里渡口,7天7夜之后,载重桥在志愿军的通力协作中如期完工。然而嗅觉敏锐的美军也已发现这一情况,24架黑寡妇轰炸机呼啸而至,2小时内投弹700余枚,将原本7孔的桥体炸得只剩2个孔,这无疑是一记重创。



管虎这座信念之桥,来得恰逢其时

历史资料图


与此同时金城前线的战事也格外焦灼,883.7高地上,部队的弹药即将告罄,如果补给跟不上,后果不堪设想。此时摆在张连长面前的任务只有一个:加急运送一批弹药。张连长当机立断,带头下河组织全连二次架桥。说来也是真玄,桥竟然提前15分钟架设完毕。



管虎这座信念之桥,来得恰逢其时

志愿军缴获的武器


历史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虽没有电影的视效和观感来的震撼,但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永远是一份需要怀着敬畏去解读的命理。或是惨痛教训,或是牺牲和代价,永远发人深省且值得回忆,不是要打上什么烙印,而是要提醒国人时刻警醒,今天的美好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代价换来的。


管虎这座信念之桥,来得恰逢其时

《金刚川》场照


《金刚川》或许注定不是一部能令大多数人折服的作品,但作为一部提振行业发展,衔接档期的头部作品来说,它是生逢其时的存在,从致敬历史和唤醒记忆的层面来说,幸不辱命。


管虎这座信念之桥,来得恰逢其时

《金刚川》场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金城   蒙太奇   新约   志愿军   桥段   连长   壮士   其时   飞行员   意识形态   剧照   美军   层面   手法   意志   信念   历史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