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购房的农民,有多少是为儿子买婚房的?

近日,一篇题为《困在县城的婚房人,中国城市化最大“接盘侠”?》的文章,引发了大众关注。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一个非常核心的观点:


在进城购房的农户家庭中,为儿子购置婚房构成了一条最重要的理由。


进城购房的农民,有多少是为儿子买婚房的?


01 结婚一定要在城里买房?


当代的年轻人普遍有焦虑症,高房价、婚姻、工作、教育、医疗、养老等一系列问题,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归根到底,还是时代发展得太快了。


高楼大厦取代了低矮平房,阡陌交通串联起了大江南北,与此同时,贫富差距也在这一期间被逐渐拉大。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里,各个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俨然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而那些由钢筋水泥搭建起来的房屋,则见证了这一段颇为传奇的历史。


2001年,中国当代最知名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写了篇小说,题为《中国太阳》——在这个故事里,从西北农村来的主角误入北京一个售楼处,售楼小姐告诉他,三室一厅的房子每平米3500元,总价值38万元。


这个价格让主角心里一凉,倒吸了一口冷气。


好在售楼小姐告诉他,房子可以分期付款,每月1500元到2000元,这才让主角感到了一丝的温暖。


这个故事在刘慈欣名声大噪后,被重翻出来解读。而这一段剧情,也让大众不由得感慨:即使是大刘这个量级的科幻作者,在面对北京的房价时,也还是缺乏了点想象力。


放到现在,一套十八线县城的房子可能都不止这些钱了。


面对一涨再涨的房价,接盘侠总能及时出现——不知何时开始,农村青年要结婚就得先进城买房,这已经成了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


不在城里买房,就意味着落后他人一步。于是,即使在号称人均年薪百万的知乎,也还是会有这样接地气的提问——难道结婚一定要在城里买房吗?


而从问题下方的回答来看,倒是惊人的一致:


买,必须在城里买。


进城购房的农民,有多少是为儿子买婚房的?


婚房进城,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近日,一篇发表于2018年的旧文又被媒体重新进行解读,这篇原名为《从婚房进城看中国城市化的逻辑》的文章,被安上《困在县城的婚房人,中国城市化最大“接盘侠”?》这个新标题之后,变得格外抓人眼球。


在这份基于山东地区县城的田野调查中,提到这群进城购房的农户家庭,他们大多有一个共同特征——至少有一个到了婚龄期的儿子。


2013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团队曾在山东不同乡镇的7个村庄做过同一份问卷调查,从结果来看,2/3的已进城购房的农户家庭将“娶媳妇”列为进城购房的第一理由。


在接受采访时,这些来自山东农村的父母也并不避讳:


“如果不买房,我儿子就娶不到媳妇。”


从山东某县城房管局提供的资料来看,2011年当地新出售的商品房为5709套,其中近40%的购买者来自县域内各乡镇的农户家庭。


02 是什么推动了婚房进城?


婚房进城的幕后推手,比想象的要多。


在《从婚房进城看中国城市化的逻辑》这篇文章中,作者将“农村婚房标准”在近些年的转变,归结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是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让不少在外见过“世面”的农民意识到了资产保值的存在;

二是社会大环境的转变,当下正值婚龄的年轻人在离开学校后都进入非农领域就业;

三是中国婚龄人口性别比的失衡,在相亲市场中,男女双方的处境并不均衡。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婚房进城”便理所应当了起来。


有一些学者认为,婚龄人口性别比失衡,以及打工潮流下女性更倾向于在地域上向“上”流动,导致位于偏远农村地区的男方家庭不得不通过进城购房来改善自身在婚姻要价市场中的地位。


再加上后期的子女教育问题,以及村庄熟人圈子间的攀比心态,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婚房进城。在前些年甚至有过“结婚不买房,愧对丈母娘”这样的说法,也从侧面印证了婚房进城风气之火热。


愧不愧对丈母娘,这点站长不好说,但进城买房对于农户家庭而言,并不轻松。


从目前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农村家庭进城买房需要依赖银行贷款和两代人的分工——比较常见的做法是父母提供首付,剩下的贷款由儿子自行偿还。


在这个过程中,最困难的一步可能是首付款的启动。


现在绝大多数城市的商品房首付款都在3成左右,按照5000元/㎡的价格来计算,购买100㎡的商品房需要15万元左右。


中国农民收入低早已不是秘密。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21元。这是大数据,若是从中位数来看,还要更低一点,为14389元。


进城购房的农民,有多少是为儿子买婚房的?


按照这个人均收入来看,一户农村家庭想要攒齐城市商品房的首付款,实在不容易。而这样辛苦买来的房子,却成为很多媒体眼中的“大盘”——他们将这些为了在县城买房苦苦挣扎的“婚房人”,形容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最大“接盘侠”。


毕竟,在很多大城市人的眼中,县城的房产是一文不值。


县城房产好坏如何,站长暂不评价,只想单纯说一下“婚房进城”这件事。


无论媒体再怎么贬低县城的房子,但该买的人还是会去买,《从婚房进城看中国城市化的逻辑》的作者表示,这种做法,是让农户家庭实现社会身份跃迁的一个渠道,砸锅卖铁也要为儿子进城买个楼,让后代子孙成为“城里人”。


正因如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婚房进城”就像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在文中,作者还引用了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一句话:


“(传统中国文化中)一个人不觉得自己多么重要,要紧的是光宗耀祖,是传宗接代,养育出色的孩子。”


03 结语


有些故事的发展,往往是很有戏剧性的。


2018年,沈腾主演的电影《西虹市首富》上映,主角王多鱼在没钱的时候,一事无成,男扮女装踢女足,庸庸碌碌活了30多年。等到他突然拿到了一笔巨额遗产,人生也陡然间转了弯,无论多荒诞的做法,都能为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是他变聪明了吗?不,只是环境变了。


就像过去的几十年里,房价飞快上涨,财富的差距也在迅速拉大,一套房产往往能带来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财富。在这样的情况下,鼓吹大城市的房产,便成为了正确的风向标。


而缺乏流动性的县城房产,也就变得一文不值。


是房子变差了吗?不,只是世道变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儿子   婚龄   山东   农户   商品房   中国   县城   城里   主角   房子   农民   农村   家庭   作者   房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