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曾经我也是军工大佬

1997年,德国蒂森钢铁与军工企业克虏伯宣布合并。

这两家公司都是钢铁产业中的佼佼者,它们的背景更是声名显赫。

蒂森集团是20世纪西德最大的财团之一,钢铁等重工业是其最重要的业务。其创始人奥古斯丁_蒂森于1890年德国的杜伊斯堡建立了第一个自己的采煤与炼钢企业,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它的业务已覆盖全欧洲,包括煤矿开采、炼钢、机器制造、运输、军火制造等,成为名噪一时的蒂森钢铁大王。

蒂森克虏伯视频完整版

奥古斯丁去世后,他的儿子弗里茨于1926年兼并了多家公司,在德国冶金工业中取得了统治地位。同时,他作为联合公司的监事会主席掌握了巨额股份,成为德国著名的垄断资本家,被称为“鲁尔之王”。

第一次世纪大战后到二战前夕,蒂森所控制的联合钢铁股份公司的煤产量,占德国总体的25%,焦炭产量、生铁产量和钢产量分别占据市场份额的20%、38%和40%。

作为富甲一方的财阀,蒂森集团成为希特勒上台的支持者之一,1932年,弗里茨主持了希特勒同鲁尔地区300名资本家的会面仪式,这也成为德国历史上垄断资本与纳粹勾结的重大事件之一。

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曾经我也是军工大佬


作为纳粹党员和帝国议会的议员,弗里茨在二战期间全力为希特勒服务,战后,盟军一度没收蒂森全部资产,后来又悉数返还。

1953年,蒂森重组,在兼并了多家企业后,再次成为欧洲最大的粗钢生产商,产量排名世界第五。

1983年,蒂森钢铁从集团中剥离出来,开始与克虏伯钢铁公司进行合并谈判,截至到二者合并前的1998年9月,蒂森钢铁的雇员达39000人。

作为蒂森克虏伯的另一个主要成员,克虏伯的家族史,完全可以编撰成书。或许今天,这个名号已不再如雷贯耳,但这曾经是欧洲最响亮的姓氏、最富有的家族、世界上最著名的军火商。


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曾经我也是军工大佬


早在公元16世纪,当时的阿尔登特_克虏伯就开始经商,在其儿子安东接手后,随着欧洲三十年战争的到来,克虏伯家族,这个日后的军火帝国,开始第一次参与到枪械的制造中来。

1811年,克虏伯铸钢厂正式建成,在不满足于民用钢铁的生产后,当时克虏伯公司的掌门人阿尔弗雷德意识到,国家才是最大的客户,武器才是最有吸引力的商品,于是,阿尔弗雷德制造了第一批大炮卖给了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威廉。

1870夏天,全世界都在围观普鲁士和法国的战争。当时,以《泰晤士报》为首的欧洲舆论都普遍认为,这场战争会以法国人攻入莱茵河畔告终。

要知道,当时法兰西帝国的王位上,坐着拿破仑的侄子,他手下有一支征战二三十年之久的军队,而全世界陆军都以法国为榜样。

反观普鲁士这边,莱茵河畔的农民们忙着收割粮食,许多家庭里已经准备好了法国的三色旗,只等法军一到就挂上屋顶。

后面的故事大家在历史书中都了解过一二,普法战争几乎变成普鲁士单方面的杀戮,几个月后,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登基,宣布加冕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德国从此诞生。

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曾经我也是军工大佬

而后来史学家们分析这场战争德国获胜的因素时,都不可避免的提到了——克虏伯大炮。从此,克虏伯公司被海量订单淹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工厂。李鸿章就曾向克虏伯订购过6793门各种口径的大炮。

从普法战争到阿尔弗雷德去世的16年里,全世界15次战争中,克虏伯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在这之后,鲁道夫_狄泽尔发明了内燃机,西热姆_马克沁发明了机关枪,阿尔弗雷德_诺贝尔则发明了硝酸甘油炸药。他们都把自己的专利全卖给或租给克虏伯使用,战争的形态也因此改变。

不过,接下来的两次世界大战,却让克虏伯暴露出致命缺陷。

1918年,克虏伯代表德国作出一站结束前的最后反扑,拉出了人类历史上最为罕见的武器——巴黎大炮。这门炮重150吨,身管长达37米,它可以将炮弹射入26英里高的电离层和120公里外的巴黎,无法拦截,无法预测。

但是,这门听上去威力无比的巨炮需要60名士兵共同操作。只能给巴黎人造成恐慌,却无实战意义的大炮,也成为日耳曼民族极端直男癌的最佳体现,他们极度推崇阳刚之气。进而相信某种充满神话意味的巨型图腾。

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曾经我也是军工大佬

一战的失利,让克虏伯多家工厂被毁,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克虏伯再次成为德国战争机器的动力核心,逼迫几十万名来自苏联、斯拉夫地区的战俘劳工昼夜不停,将来自各占领区的铬铁、锰、铁屑、铝与铜转变成德军手中的武器。

二战结束后,克虏伯迎来“众神的黄昏”,克虏伯几乎全部的重工业设备被有计划地整体拆迁搬移至盟国境内作为战争赔偿——锅炉送往乌克兰,铸铁熔炉送到英国,大炮和切削镗床被送往法国,万吨水压机划归南斯拉夫,甚至连墙砖也被拆下,送往荷兰。

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曾经我也是军工大佬

不过当北韩的150辆T34坦克越过三八线的那一刻起,西方决心让德国重新恢复元气。被判处十二年徒刑的小阿尔弗雷德_克虏伯被提前释放出狱。

不出10年,克虏伯帝国重新崛起。到60年代初,年营业额达到15亿美元,跻身欧洲十大企业之列,其经营范围包括造船、成套设备、桥梁建筑、化工、纺织、塑料、水处理、炼油和核反应堆等。不过,克虏伯的复兴也暗藏危机。

当时,盟国要求纳粹德国时期七家钢铁厂退出煤钢生意,作为家族继承人,高傲的小阿尔弗雷德为了表示反对,甚至把自己的办公室设在喧闹的大街上。他表示,我的曾祖父曾在这里工作,以钢铁起家,我必须坚守他的毕生心血。

结果,与时代硬怼的克虏伯公司只能靠贷款发展,而贷款的利息是固定的,高昂的。在五十年代中期西德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短期贷款的年息曾高达16%。一旦经济不景气,资金链很容易吃紧乃至断裂。

当1967年初联邦德国的经济危机达到顶点时,克虏伯已经欠下263家银行和保险公司12亿美元的债务。虽然它上一年盈利1500万美元,但需要支付的利息高达7500万美元。

1967年,4月1日,克虏伯宣布改组为股份制公司,重新做回了家族最初的老本行——餐具农具生产,然而在1966年之后的欧洲经济危机重创下的煤钢行业已是夕阳产业,克虏伯再无回天之术,联邦德国向他伸出援手后,小阿尔弗雷德在三个月后去世,死因不明,他的儿子接受了每年从公司领取100万的条件,放弃了克虏伯的继承权,后来,他死于艾滋病,没有留下子嗣。至此,克虏伯帝国宣布终结。

1991年,它与德国赫施钢铁公司合并,1997年,又与蒂森合并,蒂森克虏伯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克虏伯大炮、古斯塔夫重炮、世界最大的轮斗式挖掘机、20世界60年代时下潜深度达11000米深的潜艇、直径100米的望远镜,作为一家服务于法西斯的军工企业,克虏伯罪行累累,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克虏伯公司生产武器所积累的科技水平,也为其日后在民用领域大放光彩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合并后的蒂森克虏伯拥有多个业务,作为一家德国企业,它秉承了一贯的低调作风,对品牌宣传并不重视。

尽管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这家德企就已将触角伸向了尚处于清朝时期的中国,却直到去年7月才在中国成立了品牌部门。

2016年,蒂森克虏伯参与巴拿马运河的扩建项目,提供了14部创新型电梯,由于该项目极其复杂,蒂森克虏伯电梯团队需要充分考虑每一个技术细节。

例如,所有电梯部件都必须防爆,确保在最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也可以正常使用。在巴拿马,运河建设是首个采用此安全功能的工程项目。

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曾经我也是军工大佬

失去了军工业务和走在去钢铁化道路上的蒂森克虏伯也于2016年同年推出了全新的LOGO。

统一换标仍被蒂森克虏伯赋予了重大使命。相关人员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方式,让外界知道我们不仅有钢铁、电梯,还有很多其他业务,希望人们听到蒂森克虏伯,就像听到GE、西门子、东芝这些公司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德国   奥古斯丁   鲁尔   联邦德国   普鲁士   希特勒   大佬   帝国   法国   欧洲   大炮   军工   巨头   钢铁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