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手机芯片领域真正的霸主,全球芯片厂家马首是瞻

PC时代,基于intel构架与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设备是不可撼动的主流产品。然而近年来,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PC产业衰退,智能手机的崛起,让成立了25年的ARM公司成为手机芯片领域的绝对统治者。那么,ARM的天下,又将由谁来颠覆呢?

其实很多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都深知intel与AMD这两大PC端芯片巨头的强大,却不知道自己手里从未做过任何广告的ARM芯片,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要强于intel。1978年12月5日,物理学家赫尔曼_豪泽和工程师克里斯_库里,在英国剑桥创办了CPU公司(Cambridge Processing Unit),这个名叫CPU的公司,最初做的事情和CPU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他们的第一笔业务,是帮助开发一款老少皆宜的电子娱乐设备——老虎机。后来为了划清界限,公司改名为Acom计算机公司。

ARM:手机芯片领域真正的霸主,全球芯片厂家马首是瞻

1982年,BBC播放纪录片《强大的微处理》,个人电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时,英国工业部决定大力投资计算机教育,并将目光锁定在了英国公司里。这个计划非常宏大,电脑一旦采购,将进入英国的每一间教室。于是,Acom幸运中标,负责生产BBC贴牌的BBC micro电脑。

这种临时采用了MOS 6502处理器的电脑一经问世后,迅速引爆市场,大赚860万英镑,因此,Acom也被称为“英国苹果”。其实在生产电脑之初,他们打算使用摩托罗拉的芯片,但是当时一台500英镑的电脑,摩托罗拉的芯片就要100英镑的成本,令这个初创的公司难以承受。随即,他们向Intel提出采购协议,希望能拿到286芯片的授权。

1983年的英特尔,公司员工过万,8026、286处理器早已名扬天下,当Acom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提出合作时,英特尔高层断然拒绝。无奈之下,Acom走向自主研发,令intel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被自己拒绝过的小公司,会在未来成为自己的噩梦。

ARM:手机芯片领域真正的霸主,全球芯片厂家马首是瞻



当时,Acom公司的研发人员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找到了一个关于新型处理器的研究——简化指令集,恰好可以满足他们的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来自剑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Sophie Wilson和Steve Furber最终完成了微处理器的设计。Acom做出了基于Risc精简指令集的第一代处理器Acorn RISC Machine,却被intel同年推出的386无情吊打。唯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ARM的芯片功耗很低,比386足足低了20倍,更适合移动端使用。

1984年,马来西亚工厂产能不足,Acom30万Electron订单被迫停产,消费者瞬间大量流失,25台后续生产出的Acom电脑全部烂在仓库里。无奈之下,Acom只能出售股份,曾经的英国苹果,脸上只有一个大写的惨字。

1990年,苹果为了打造世界上第一款掌上电脑,把目光瞄准了低成本,低功耗的Arm芯片。它出资150万英镑收购了Acom公司42.3%的股份后,芯片厂商VLSI也出资25万英镑,再加上原公司的12名工程师和150万英镑知识产权,重组改名为ARM的Acom,开始了新的征程。这里的ARM,也与之前的Acorn RISC Machine不同,而是Advanced RISC Machines的缩写。

ARM:手机芯片领域真正的霸主,全球芯片厂家马首是瞻

距离剑桥8英里的麦田中的谷仓,成为了ARM公司新的办公地址。据说,里面的会议桌,是当时的CEO和别人打赌赢回来的。虽然条件很寒酸,但是对于早已寄人篱下多年的ARM员工来说,这里已经足够舒适了。况且,他们自知抱上了苹果的大腿,冥冥之中前途不可限量,眼前的苟且只是过眼云烟,麦田里的守望者,总会看到黎明后的璀璨未来。

虽然重组后的几年里,ARM都业绩平平,但是,他们也更改了自己的产品策略,那就是不再生产芯片,以授权的方式,把自己的设计方案转让给其他芯片公司。这里需要画重点的是,ARM的授权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处理器、POP和架构授权。第一种授权,对方只能根据自己的产品调整功率、功耗。POP则是由ARM为合作厂商提供一个优化版的处理器,方便其根据自身特点生产出性能上有保证的处理器。而架构授权,则是ARM授权厂商使用自己的架构设计处理器,高通的krait和苹果的swift架构,都来源于此。

靠着“partenrship”商业模式,授权费和版税成为ARM的主要收入来源,这种大大降低了自身研发风险的模式,让业界形成一个以ARM为核心的生态圈。

ARM:手机芯片领域真正的霸主,全球芯片厂家马首是瞻

1991年,ARM将产品授权给英国GEC Plessey半导体公司。1993年,ARM将产品授权给Cirrus Logic和德州仪器。与德州仪器的合作,给ARM公司带来了重要的突破。而且,也给ARM公司树立了声誉,此后,越来越多的公司与ARM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就包括三星、夏普等日韩半导体巨头。

我们已经知道,苹果买下ARM是为了研发掌上电脑牛顿的,可是当ARM推出了适用于牛顿的ARM 610后,这个苹果公司颇为看重的产品,总共只卖出14万台。也就是在此情况下,乔布斯重回苹果,砍掉了牛顿这个产品。

此刻的ARM,人心惶惶,不过当诺基亚在1993年把ARM芯片用在自家手机6110后,人们惊呼,ARM芯片竟然如此适合手机。就这样,ARM和诺基亚一起,冲上了云霄。

1998年,在移动设备领域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ARM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上市,与此同时,最大股东苹果却千疮百孔。当时面对微软不得不低声下气的的乔布斯突然想到,公司还持有ARM42.5%的股票。于是,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那个在1990年把寄人篱下的ARM带回家的苹果,于10年后靠着出售ARM的股票活了下去。2003,苹果售出了最后一部分ARM股票,换来2.95亿美元,终于抵消掉了当年的财务亏空。

ARM:手机芯片领域真正的霸主,全球芯片厂家马首是瞻

鉴于对ARM架构的熟悉,苹果在日后推出的IPOD等产品,都采用了ARM芯片。2007年,或许是苹果公司最经典的手机Iphone4上市,它使用了三星制造的由ARM设计的芯片,次年,谷歌推出安卓系统,也基于ARM框架。至此,ARM在业内的霸主地位已不言而喻,2008年出货量达100亿。

更为让业内震惊的是,2011年,微软宣布下一版windows系统将支持ARM处理器,这是计算机工业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Intel处理器的主导地位将发生动摇。在听到消息的同时,不知当年拒绝了ARM的Intel高层会作何感想。

要知道,ARM能有今天的一切,与他们选择了和Intel完全相反的道路息息相关。当然,做低功耗、低成本的移动端芯片也是因为Intel在PC端的垄断被逼无奈,只做单个产品盈利微薄的技术授权也是因为没有成本制造芯片,但是选择轻资产、开放式的共赢模式,让他们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好时代。

ARM:手机芯片领域真正的霸主,全球芯片厂家马首是瞻

2014年,ARM出货500亿片的成就达成。2016年,这个数字刷到了750亿。现在全球95%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用的都是基于ARM架构的芯片。还有数码相机、打印机、物联网……ARM已经无处不在。

九局下半,是体育名词,指一场棒球赛常规时间由主队进攻的最后一个半局,表示挽回局势的最后机会。在棒球场上,“九局下半”的魅力就在于,让看似不可能的一切保留着至少理论上的可能。他们曾是寄人篱下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一穷二白,如今,他们是半导体行业的排头兵,令全球芯片厂商紧紧跟随着它的步伐。逆袭,或许这就是ARM身上最为闪亮的标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三星   苹果公司   剑桥   芯片   英特尔   马首是瞻   寄人篱下   英国   英镑   霸主   架构   处理器   手机芯片   厂家   厂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