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火锅企业那么多,为什么就海底捞能做成行业标杆企业

时间倒退到三十多年前,那时的张勇还是四川省简阳县的一名初中生,因学习成绩不突出,在初中毕业后,被父母强制性地要求进入能包分配的技校学电焊,18岁技校毕业后,直接就在四川国营拖拉机厂当工人,可惜当初在技校只是混日子,结果基本的电焊工作都不会做。

一心想着做大事的张勇和伙伴打算到成都去,却在长途汽车上被人用假金表忽悠走了1200元钱,这算是张勇从商的第一课。

虽然很沮丧,但年轻人最大的本钱就是复原力强。为“做大事”在成都街上溜达的张勇,留意到四川人非常喜欢吃火锅,他感觉商机来了。于是,张勇便在简阳租了街边店面做串串小火锅,店名也很响亮“小辣椒”。

整个店里只有三个员工(张勇女友、好友施永宏及其女友),锅碗瓢盆和桌椅板凳还都是从家里带来的。虽然听上去很寒酸,但小生意做得很红火,净赚一万多。此时的张勇却开始心猿意马了,想开个正规的火锅店。

1994年,张勇和施永宏及两人的妻子共同凑了8000元四人以各占25%股份的形式在四川简阳开了自己的第一家火锅店,取名“海底捞”(四人打麻将时,偶然想到的),为了把生意做好,他自学炒火锅料。

边学边炒的火锅料味道自然不会太好,但客人对海底捞的评价仍很高,张勇心里明白是自己热情的服务感动了顾客,所以弥补了味道上的不足,张勇决定将服务做到极致,比如下雨天提供雨伞、等餐时提供水果点心等,要知道这在当时很多餐厅都做不到的。

所以,后来有人说,“海底捞的客人都是一桌一桌抓来的”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张勇的带领下,几年内,海底捞凭借新鲜美味的原料和体贴入微的服务,在简阳声名鹊起,连当地的企业家、领导干部都是他的常客,这也为张勇后来的人脉关系打下了基础。

随着海底捞规模的扩大,张勇又生出了别的心思:在外地开分店。

考虑到西安饮食的多元化有利火锅发展,以及有人愿意与海底捞合作开店,1999年,张勇把海底捞开始走向全国的第一站选在了西安。同年4月,位于西安市雁塔区大雁塔北广场的西安首家店正式营业。

虽然开始因为合作方的原因,西安的海底捞分店经营不善,但好在张勇及时调整管理方式,让合作方撤资,又有手下大将杨小丽坐镇,不久,分店的生意就红火起来了,产品还在其次,食客们最喜欢的还是海底捞无微不至的服务。

此后,海底捞又在西安开了3家分店。海底捞真正打响名气,可以说是一次偶然。2003年,受非典的影响,海底捞的到店就餐顾客极少。

因此,海底捞决定推出火锅外卖服务,为了送餐方便,将传统的煤气罐换成电磁炉,第一天送餐后,第二天上门取回设备。此事被《焦点访谈》栏目作为“非典”期间餐饮行业的创新进行了专题报道。

海底捞也由此赚足了眼球,它的名号在西安开始家喻户晓。非典过后,海底捞的客人比之前多了数倍。

2004年海底捞在简阳、西安、郑州共布局6家店,眼看海底捞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张勇和三位合伙人商议让海底捞进军北京,此提议被其他三人反对。

市面上火锅企业那么多,为什么就海底捞能做成行业标杆企业

据统计,北京当时有4000多家火锅店,这些店中,除了我国本土的北京涮羊肉、内蒙古肥羊、港式海鲜、广东打边炉、重庆四川麻辣、贵州酸鱼、串串火锅等,还有韩国、日本、印度、泰国的异国火锅,火锅行业竞争太激烈。当然,除此之外,北京寸土寸金,租金太高也是合伙人持反对意见的另一原因。

但在张勇看来,竞争越激烈,潜藏的商机越大,可其他三人始终不同意自己的提议,张勇这时才深切感受到家族式企业的弊端所在,为了把海底捞做成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张勇辞退了妻子舒萍和好友施永宏的妻子李海燕,打破家族企业模式,由此,施永宏孤身一人只能同意张勇的意见,这次调整也算是为日后张勇开疆扩土清除了内部的“拦路虎”。

2004年7月,海底捞在北京的第一家分店(大慧寺店)营业。虽然一开始新店并没有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但是,凭借着变态的服务,海底捞在几个月内成了‘吃货’和同行们关注的焦点。各大媒体争相对其采访报道。

3年后,张勇夫妇以原始出资额,从施永宏手中买下了18%的股份,这成为海底捞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虽然听上去不近人情,但在张勇看来,一个公司有大股东才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和同期其它火锅品牌相比,海底捞发展速度并不快,由于经营理念不同,海底捞采取直营连锁的重资产模式,这种模式导致前期扩张速度较慢。当时主打“不蘸料火锅”的小肥羊火锅,采用加盟连锁模式经营。早在2004年时,小肥羊全国门店就有721家,营收排全国餐饮第二,名副其实的本土火锅龙头地位。

而此时的张勇则是选择稳步扩张门店,悄无声息投资整个火锅产业链的上下游,做到供应链的标准化。包括食材供应、底料供应、人力资源、物流配送、装修、甚至后来的监控、收银点餐系统等,。

2011年他把每一环节都成立公司独立运作,完全对外开放,不仅为海底捞餐厅提供服务,也向其它餐厅提供食材、底料供应等所有服务。成了一个中间商,打通供需两端,向众多餐厅获取订单后拿到上游原材料议价权。

其中,海底捞底料供应商颐海国际的大股东,就是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而颐海国际早在2016年7月13日于香港上市。

十多年来,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海底捞)已发展成为在北京、上海、西安、郑州、天津、南京、青岛、杭州、无锡、广州等全国15个城市拥有71家直营店,2015年开拓中国台湾市场,2017年进驻中国香港地区。

海底捞的首家海外门店在2012年于新加坡正式营业,开展了海底捞全球化的第一步。此后,美国、韩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越南、日本等地都能看到海底捞的分店。

据海底捞2019年中期财报显示,海底捞上半年收入116.95亿元,同比增长59.3%;净利润9.11亿元,去年同期6.46亿元,同比增长41%。海底捞方面认为营收增长主要由于2018年下半年及2019年上半年新开259间餐厅所致。

市面上火锅企业那么多,为什么就海底捞能做成行业标杆企业

而张勇在2019年9月,也荣登福布斯新加坡富豪榜,并以138亿美元(约192亿新元)身家(净资产)登上新加坡首富之位。10月,张勇夫妇以1200亿元财富一举跃入胡润百富榜前十,排名榜单第九位,财富较去年上涨118%。

很多人以为海底捞的核心竞争力是极致的服务,但对于餐饮行业,只有服务还远远不够,让顾客再次光顾的第一位要素永远是口味和品质,在保证口味和菜品质量的基础上,为其提供最佳服务。

就在外界对海底捞赞不绝口的时候,海底捞踩到雷了。

作为餐饮行业的领先者,虽然一向受消费者追捧,但是曾发生的“卫生事件”却一度把海底捞拉下了神坛。2017年8月25日上午10点55分,《法制晚报》发表了《记者历时4个月暗访海底捞:老鼠爬进食品柜 火锅漏勺掏下水道》的报道,引起了巨大的社会舆论。

一瞬间,《凤凰网》、《北青网》、《网易》、《新浪》等十几家媒体都相继转载发布了“海底捞的食品安全问题”,随即海底捞出面道歉,并宣布两家门店闭店整顿,但消费者们对此却莫衷一是,同年10月,海底捞太阳宫店恢复营业。两年后,海底捞更是荣登2019《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显然,此事件并未撼动海底捞在饮食界的霸主地位。

二十多年来,从当初的街边火锅店到现在的上市公司,海底捞的成长堪称一部“传奇”,也难怪百胜、乐视、华为等知名企业纷纷向海底捞“取经”。不过,“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企业经营的底线,而海底捞未来能走多久,还取决于它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简阳   海底   火锅   新加坡   火锅店   郑州   西安   标杆   技校   日本   非典   市面   分店   北京   餐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