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都飞起了,奇瑞还在路上折返,国产王者要加速了

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成为奇瑞控股、奇瑞汽车的新股东。其实早在2018年,奇瑞就发布声明说要增资扩股,但历经四次延期后宣告流拍。

兜兜转转一年,奇瑞终于混改成功。而在混改成功之前,这个曾经的中国汽车头部品牌已经在市场和资金的瓶颈中挣扎了好多年。从2013年,告别中国汽车品牌销量第一的位置后,奇瑞就在汽车市场愈行愈远。

根据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奇瑞汽车亏损13.74亿元,同比扩大92%;资产总额830.8亿元,负债总额622.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5%,已经挣扎在了生死线上。如今混改成功后的奇瑞,能否被激发出新的潜力,获得新的增长空间呢?

出身穷苦的奇瑞起初是个有“背景”的好学生。1995年,当时经济欠发达的安徽芜湖计划建立自己的汽车产业。但先后与三九集团(没错,就是我们知道的那个制药集团)、一汽的合作都没有成功。没钱、没技术、没人才的芜湖领导想到了先挖人。在一次参观一汽集团的时候,他们发现了一个叫尹同跃的芜湖老乡。

尹同跃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专业,毕业后在一汽工作了12年,曾任一汽的车间主任,在一汽小有名气。发现这个有地缘关系的人才后,芜湖领导软磨硬泡,邀请尹同耀回芜湖主持汽车项目。

1997年,奇瑞的前身安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成立了。这一年,除了尹同跃之外,还有另一个人也投身到了民族汽车工业中,这个人就是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后来两者的发展也有共同之处,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虽然成立了公司,但是他们并没有自己的品牌名称。先后想出的“成功”“九华”等名字都被否定了。最终,他们给品牌命名为“奇瑞”,据说当初有老干部因为奇瑞音同大军阀段祺瑞的名字容易让人混淆而强烈反对。

不过,最后还是定下了奇瑞这个名字,后来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奇瑞品牌就这样诞生了。公司、名字的事情搞定了,接下来奇瑞面对的才是真正的挑战。由于没有制造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奇瑞自主造车的愿望也就成了一纸空谈。

为此,奇瑞开始与许多国外生产发动机的厂商接洽,但得到的结果并不理想。后来虽然从英国收购了一条二手福特发动机生产线,但由于英国人整日磨洋工,拖延工期,忍受不了的奇瑞人决定自己完成组装。

1999年4月,奇瑞生产的第一台发动机下线并点火成功。8个月后,奇瑞的第一台汽车——奇瑞风云下线。风云车身来自西雅图TOLEDO,与捷达同平台。

但却比当时的老三样——捷达、桑塔纳和富康便宜了近三分之一,很好的填补了低端三厢车市场的空白。这一台车,也是八年后奇瑞100万辆车下线这个庞大数字的起点。

车虽然生产出来了,但是没有汽车产品认证,从法律上讲也就无法在全国进行销售。为此奇瑞想到加入三大汽车集团,从而获得轿车生产许可证,但向一汽和东风发出的加为好友请求,都被拒绝了。最终,奇瑞委曲求全的加入了上汽。

只是这场联姻却完全是一场不平等条约,奇瑞不仅将注册资本的20%无偿交给了上汽,还被上汽规定了“不投资、不参与管理、不承担风险、不分红”的“四不”原则,好在奇瑞最终如愿获得了期盼已久的“7字头”轿车生产目录,公司也更名为上汽奇瑞。

拿到轿车生产许可证后,奇瑞风云的产销量开始猛增,2000年奇瑞生产的汽车加在一起不过2000台左右,到了2001年,奇瑞第三万台汽车已经下线,也就是说,2001年这一年时间,奇瑞生产汽车超过2.8万台,是前一年的14倍。

而奇瑞的销售额也达到了惊人的20多亿,除去所有成本后,仍然盈利13亿元人民币。用尹同跃的话说:「这个数字把他们自己都吓了一跳,他们这才知道,造车原来这么赚钱!」看着奇瑞赚到盆满钵满,上汽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变,表示想要增持股份,但此前受尽冷遇的奇瑞拒绝了。失去了合作的基础,两家企业于2003年正式宣布分道扬镳。

2003年也是奇瑞从翻身做主到走向辉煌的一年。这一年,奇瑞QQ、奇瑞旗云和东方之子三款经典车型陆续推出,其中奇瑞QQ凭借呆萌的外观和3万块钱的高性价比,瞬间火遍大江南北,成为奇瑞在21世纪头十年最热卖的车型。

时间进入到2005年,当时国内的汽车市场已经开始逐渐成熟,城市掀起了一股SUV风潮,奇瑞的第一款SUV瑞虎也下线了。虽然奇瑞对瑞虎寄予厚望,但在那个SUV泛滥的年代,在长城哈佛、陆丰X6这些自主品牌的冲击下,优势并不突出的奇瑞瑞虎销量一直不温不火。

之后,奇瑞又推出了奇瑞A5系列,这款车搭载了奇瑞自主研发的ACTECO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可达到119马力与129马力,且外观时尚,价格便宜,性价比很高,但销量却依然平平。

2007年8月,奇瑞迎来了建厂以来第100万量车,从1到100万辆,奇瑞用了93个月,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汽车行业发展之最。第二年,被视为奇瑞新时期颠覆之作的奇瑞A3上市,年轻时尚的风格给消费者带来惊喜,月均销量在2000台以上。

成功推出A3后,奇瑞决定实行一个大胆的计划,在2009年推出四大品牌,除将奇瑞变为品牌名称外,还新增了开瑞、瑞麒、威麟三个品牌。完成多品牌部署后,奇瑞开始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先后在巴西、罗马尼亚、马来西亚等许多国家设立经销网点和工厂。

与此同时,奇瑞在国内推出新车的步伐也并未停止,陆续推出了奇瑞E5、瑞虎3、瑞麒G3等新车型。尽管奇瑞的发展看上去很美,但仍未能改变它在人们心中低端、廉价的形象。想要尽快摆脱这种形象的奇瑞开始进行高端化尝试,2011年,奇瑞汽车和以色列集团联合推出观致汽车。

次年,奇瑞又与捷豹路虎联合,宣布成立合资公司。但截至2018年三季度,观致汽车连续第31个季度亏损,累计亏损达到了124亿元。2018年,奇瑞汽车再次推出捷途和星途两个独立的品牌。捷途品牌旗下首款SUV车型上市当月就获得了将近8000辆的完美成绩,而后销量更是稳步上升,但星途的发展却困难重重。

现在看来,从2009年推出多品牌战略开始,奇瑞的生命轨迹似乎就在逐步下滑。无独有偶,前面我们提到的吉利汽车也曾和奇瑞选择了一样的多品牌道路,两者也都在2013年前后宣布放弃多品牌,回归一个品牌的战略。

不过吉利的转型更为彻底,除了将三个子品牌帝豪、全球鹰、英伦全部归一外,还开始发布精品车战略。反观奇瑞这边,在2014年又重走回老路,成立凯翼汽车,结果又是铩羽而归。从那之后,曾经被奇瑞甩在身后的吉利迎来爆发。截止2019年上半年,奇瑞销量为28.45万辆,吉利销量为65.17万辆,两者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作为曾经的自主品牌一哥,奇瑞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比如1999年,奇瑞研发出了我国第一台自主发动机;2001年,首批奇瑞汽车出口叙利亚,成为最早向海外出口汽车的自主品牌。奇瑞还是第一个和国外设计工作室合作,开发原创外观的自主品牌,A3便是宾尼法利纳的作品,在那个以抄袭为主的国产车时代,奇瑞的车型最有新意和大胆。

今年是奇瑞成立22周年,与那些动辄拥有百年历史的车企相比,奇瑞还很年轻。也正因为年轻,所以未来还有更多的可能。我们期待混改后的奇瑞能翻开新篇章,再度崛起,将中国自主品牌推向世界更多的地方。我们也相信,奇瑞还将一路前行,再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吉利   飞起   捷达   芜湖   安徽   销量   中国   王者   发动机   车型   轿车   外观   路上   自主   名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